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技术方、供应商多方共话多维度降低光热发电成本
发布者:wwh |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网 | 0评论 | 2504查看 | 2018-10-19 16:54:03    

CSPPLAZA光热发电网讯:10月12日,在青海省德令哈市隆重召开的2018第三届·德令哈光热大会上,围绕“多维度推动光热发电的成本下降”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场小组讨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孙培军主持了本轮小组对话。


参与本轮小组对话的嘉宾有:


海西州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  陈元

河北省能源局副局长、张家口市政府党组成员  杨文生

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  宋彦勤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建祥

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监  窦怀新

中电工程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  田增华

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红祥


孙培军: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本轮小组讨论的主题是“多维度推动光热发电的成本下降”。近几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以前我们国内没有建成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但是通过示范项目的推动,我国在德令哈建成了首个规模化、商业化光热电站。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个人认为,我们目前需要积极推动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注意后期的运营维护。同时,如何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下降,也是重要的环节。


大家可以看到,“十三五”时期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出形势非常明朗,在后期电力发展过程中,太阳能热发电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它发电形式进行竞争,竞争的关键在于成本。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分三个核心议题:一是如何尽可能削减光热发电的非技术成本,二是如何应对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三是技术创新推动成本削减,同时带来技术风险,如何取舍?


谈及非技术成本的下降,我想请海西州发改委副主任陈元先生来分享一下海西州在这方面的经验,因为我国首个试验及商业化、规模化光热电站均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建成,这样奠定了德令哈市在光热发电产业中的领跑者地位。所以,我想请陈主任分享一下,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引这些光热发电企业落户海西州?另外,从你个人经验来看,在投资方面,企业如何跟政府合作以快速推动光热项目落地?


陈元: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其实主要是基于咱们说对产业的整体发展的推进,政府做了一些非技术层面的工作,但是从这些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想促进成本下降,但是非技术成本其实主要针对税收、土地费用,税收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了,不可能再有大幅度的下降。


就土地成本或场址选择而言,我们以规划先行为指导,最初是以园区规划的模式,即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光伏和风电项目的布局,获得了很多经验,包括光伏领跑者基地等都为我们规划光热园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经验。比如,我们最早规划光热园区时,仅规划了一个区域和容量,但是现在我们要考量光热园区的资源状况,考虑DNI数值、风速、坡度等因素,所以规划也越来越详细,以此降低企业入驻园区项目的成本。


孙培军:谢谢!海西州、德令哈市政府在推动光热发电发展方面做了很多超前规划,对于企业入驻海西州起到了先导作用。那么,张家口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在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下降方面,有哪些经验?


杨文生:2015年7月,国务院同意设立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就在张家口市。在获得国务院批复以后,国家发改委很快印发了示范区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些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按照规划发展目标,要求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55%电力消费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全部的城市公共交通和40%城镇居民生活用电以及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电都要来自可再生能源;40%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建成国际领先的低碳专区。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总装机量是1.349GW,其中有4个项目落户张家口。目前,除了中信张北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取消开发资格以外,其它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中阳察北项目已开工,达华尚义项目也正在做论证工作。在国家公布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前,兆阳光热这家公司已经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建设了15MW菲涅耳光热发电工程,起到了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


接下来,我想谈谈在削减非技术成本方面的想法。首先,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当中,明确提出了今年要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电价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要平均降低10%,目前河北省已经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完成了降低15%的目标。对新能源产业来说,非技术成本的降低是更为迫切的。因此,要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土地税收等非技术因素,而这是当前导致新能源建设项目成本比较高的关键因素。


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特别是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从电网建设、市场化交易、土地利用与融资及设备运输等方面减轻新能源企业投资负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土地利用、税费方面进行减免,当然税费的减免主要还是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空间很小,但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操作空间。


第二,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光热发电项目,目前还没有单独出台相关政策。我们也在努力想办法,特别是政府组织企业和金融机构,经常召开一些对接会,听取企业困难,然后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做好融资,特别是一些发电项目,通过与央企或国企共同合作,能够从银行得到利息比较低的贷款。


第三,加快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放管服方面,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缩短项目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流程。目前还在做这些工作,尽管不是很理想,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项目审批环节是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这项工作也是尽力确保这个项目能够早开工、早建成、早运营、早发电、多发电。


第四,全力支持和保障光电项目的并网发电和电力输出。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非常顺利,预计2020年上半年能够全部完工。另外,其它输电工程的建设将为光热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生产的电力输出提供保障。我们千方百计努力提高本地的消纳能力,通过推广应用电供暖工程和绿色交通等措施,努力地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谢谢!


孙培军:谢谢,杨局长很系统地给大家介绍了张家口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规划,也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在推动太阳能热发电非技术成本削减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项目管理、项目备案、融资平台搭建、土地费用等方方面面,所以这个分享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


杨局长在分享中提到融资问题,实际上融资成本对电力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宋彦勤先生,据我们了解,世界银行对太阳能热发电也有一些低息的支持性金融政策,所以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想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银行给予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哪些金融支持政策;第二个问题,您建议如何推动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下降,谢谢!


宋彦勤:谢谢会议组织者邀请我参加本次光热大会,光热大会我已经参加过好几次了,但是到德令哈来还是第一次。我想简单讲三个方面:一是到德令哈的体会,二是主持人给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三是世界银行在这方面能够做哪些工作,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或者是说在中国能够帮助企业做点什么?


首先,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会议的时候,我一看地图和转机的路线,觉得这次参会人数不会太多,结果上午开幕看到台下坐了许多人。虽然首批20个示范项目到2018年年底只有个别项目能够成功运行,可以说光热发电还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但是有这么多人来参会,说明大家还是对这个行业抱有十足的信心。另外,我也觉得在成功开展几个示范项目的基础上,电力企业联合会等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全方位的总结经验、制订标准,为今后一段时间光热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来打基础。所以我觉得光热发展是有基础的,并且政府部门也应该是比较重视了。


另外,我谈谈个人的体会,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自己是蒙古族,所以来到德令哈(属于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觉得很亲切。前段时间也跟电规院接触过,希望用投资和赠款的渠道来支持海西州光热产业的发展。后来,他们说这个地方是重要军事基地,所以利用外资来做项目可能不大合适,所以这个想法后来就没再往下推动。


接下来,我想回应一下主持人提的问题。大家都在说融资,尤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融资一直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实际上世行是一个比较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我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在前面的几次会议上介绍过,世行的贷款利率比较低,还贷期长,也可以利用我们的网络把国际上的一些开展光热发电项目的经验(包括项目开发、管理和运行)分享给国内项目相关方,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有一个限制因素,世行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它唯一的贷款人是主权贷款,唯一的贷款人是财政部,一般来讲,财政部是不会把贷款直接给民营企业的,但是通过其它的处理办法,比如通过一些商业银行的转贷,加一些管理费,加一些点是可以给到民营企业的。即便加了一些管理费,还是比一般商业贷款的利率要低很多。所以对于这种大规模的项目投资,特别是对资本比较敏感的项目,还是值得一试的。我们也在探讨,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通过商业银行的中间转贷能不能来支持光热项目的发展。


前一段时间,大家关心世行或者是你关心光伏和储能这个项目的,可能听到世行行长做了一个宣言,最近一段时间,世行要拿出1亿美元带动跟世行相关的一些机构,包括国际金融公司等等的,配套4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发展中国家(包括中等收入国家),来推动化学电池储能的发展。我们也配合行长的要求,前一段时间到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些有储能发展和利用比较好的省份做了一次调研,考察了包括铅酸、铅碳和锂电池的应用企业,给我们的感觉是,储能行业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大家可能从不同的渠道、媒体了解到一些相关内容。通过调研以后,我们这种感触就更深,不光是这些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的企业正在积极做准备,大规模的投入,从用户侧反推到电网公司、发电企业,也都在雄心勃勃地做各种不同的准备。


大家知道,国网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重庆等公司都在大规模部署电网侧储能,在每一个变电站旁边,都要配置至少20%的储能。然后用户侧也在大规模地积极准备储能。太阳能光伏加储能,尤其是大规模布局储能以后,技术进步、提高质量,然后规模化、降低成本,直接给光热发展带来影响。现在来看,大家成本差不多,光热的成本在9毛5上下,太阳能光伏如果去补贴,很快,尤其是领跑者项目,太阳能光伏成本是3毛多、4毛,现在锂电池新的电池的度电成本是在7毛左右,加起来也是一块钱左右,可以说两者处于同一竞争水平。


如果锂电池成本能够迅速下降,或者说目前一些企业在积极地用铅酸电池来做,而铅酸电池回收率在99%以上,所以大家担心的污染问题,基本上也不存在。光伏可以说是成熟技术,尤其是铅酸电池也是成熟技术,两个成熟技术加一块,加上它的规模化和市场利用空间、政策支持,它对光热的影响是很直接的,也是很大的。所以看到这两个、三个光热示范项目成功运行,我感到很欣喜,同时看到光伏加储能的发展态势对光热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站在这个行业角度来讲,它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


所以大家还是得有紧迫感,在两个、三个成功的示范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总结经验,努力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水平,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使成本能够迅速下降,与太阳能光伏加储能处在相当的竞争水平,这样咱们这个行业才有希望。


因为世行一直跟踪和支持光热发展,对于中国的光热项目来说,我们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这么多年,想搞成一个示范项目,也一直没有做成。但是,我们愿意一直这样单相思下去,如果贷款支持项目做不成,我们也希望在政策研究、能力建设、培训等方面来做一些工作,而且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


虽然世界上已经有二三十年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开发经验,但是多数都是在比较温暖的地区,这种在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开发光热项目,中国基本上是第一家,是比较特殊的。如果项目能够成功运行,在其它同样的地理环境和纬度国家开发项目,中国就有相当的优势,咱们的技术转让、设备出口、工程承包都会有机会,我们世行也愿意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希望中国企业、相关单位在未来能够为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尤其是光热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大家如果对我刚才提到的几个方面感兴趣,请在会后和我们联系,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孙培军:谢谢!信息量很大,我感觉到两方面信息,一个是好的方面,一个是坏的方面(也不能说坏),可以说给太阳能热发电带来了非常直接的压力。如果光热发电电价在2021年左右降到9毛5,跟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加储能这样的发电形式竞争,结果会如何?刚刚金总也分享了一下,这个不能单一而论。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方面来讲,成本压力确实成为太阳能热发电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然,世界银行一直在想办法支持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若是在您提到的储能项目当中,把太阳能热发电加进去,世界银行的一厢情愿将变成大家的踊跃参与了。


另外,世界银行的大门是打开的,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虽然没有直接的支持政策,但实际是可以探讨的,包括一些软能力的建设培训,包括地方政府,实际上是可以打包的,放在一块跟世界银行沟通,以此申请一些资金支持。


在光热发电方面,中控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金总也伴随着中控,亲历项目立项到项目推动,从试验电站到规模化商业化电站的建成。我们知道,技术创新对于成本下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技术创新和风险肯定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想请金总分享一下,从您的角度来看,怎么来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金建祥:从本质上讲,我还是一个搞技术的人,对技术创新肯定是非常关注的。我的身份还是浙大的一名老师,大学老师毫无疑问对技术更加偏爱。这个公司运营很多年,也致力于低成本的清洁能源。从表面上,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可以说,既要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如果仅依靠一种技术路线,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一直靠这种技术路线来谋求发展,我认为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开发新技术,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才能够支撑这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不面对现实问题,一味求新求异,我们都清楚,其实新技术的风险是很大的,投资也很大,能够真正发挥它的经济价值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比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无论在光热领域还是其它领域,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有很多人都在研究,谁敢说这样一个好的新技术,三年五年就能够实现产业化,就能够对我们现有的产业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不太可能。


所以,新的技术对社会生活有大的影响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许十年之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能够真正在工程领域得到成熟的应用,最近几年恐怕不能有太多的指望。但是指望不到,并不等于说就放弃跟踪、放弃投资、放弃研究。所以,我们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使现有技术路线真正能够发挥它的经济价值,同时又不断面向未来,通过新技术的研发,使新技术更加成熟,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最终使光热发电的度电成本能够低于煤电。


下午的报告当中,我也跟各位汇报了,我认为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塔式光热技术做到9毛5分钱恐怕是个极限了,低于这个价钱恐怕不得不要靠新的技术,新的技术恐怕还是需要七八年时间甚至十年时间。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技术的使用,都会大幅度提升光电转化效率,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上,通过优化能够提升5%、10%,这是我们可以指望的。


成本的下降主要靠效率的提升,几年内也是可以降到6毛5分钱的。6毛5分钱的电价作为调峰电源是有竞争力的,跟光伏相竞争也是有竞争力的。如果不做工作,既不能降低成本也不能提高效率,维持1块1毛5的电价是自寻死路,是没有出路的。


对于眼前的情况,我们做两个方面工作,在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我们还要花费相当一部分的财力、精力、人力来研究技术,只有踏踏实实地把眼前的工作做好了,对未来有足够的投入,我相信这个行业是会有未来的,我们追求廉价的清洁能源是有可能实现的,谢谢!


孙培军:感谢金总的分享。金总是从技术创新方面分享了他的一些非常深层次的思考,尤其在未来中国电力市场的竞争格局当中,如何考虑光热发电的技术创新与目前如何降低成本,应该给在座的各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下一个嘉宾是常州龙腾的窦总,龙腾应该说是覆盖了产品制造、技术和项目开发。从您的角度来看,现在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也许给你们的成本带来了压力,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窦怀新:这是一个蛮大的话题,龙腾的主业是制造,当然我们在开发这两个项目的过程当中,确实也经历了成本不断下降的过程。首先,在拿到项目以后,大宗材料,包括钢材、熔盐价格都在大规模上涨。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所有首批示范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都会碰到的问题,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也不可避免,另外,税收和土地成本等都是硬性的,是绕不过去的。


在项目开发前期,涉及的勘察设计等费用也是相对比较高的,毕竟是首批项目,大家的成本也都比较高。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钢材、熔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与原先我们做可研时相比,收益是有所变化的,但是大体上不会变,怎么办呢?我们只能通过内部消化,调整方向,比如像我们是做产品制造的,我们原先做的时候可能会预留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利润,比如像集热管,我们做了十几年了,刚刚开始有销售,初期的可能会有些,但是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们有时候也没办法,只能去通过牺牲自己一部分的利益,尽量去协调产业链上所有的参与方,大家共同努力把成本降下来。


其实,降成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光伏或者风电,都会给我们带来压力。未来光热的方向在哪里?它可以往哪个方向走,我觉得就像龙腾,我们是做装备制造业的,只能通过大规模制造,更大规模地组织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把成本降下来。我们各个参与者都要配合,比如像设计的,第一个是怎么做的,第二、第三个也会有参考,逐渐使成本得以降低。


孙培军:下面我想有请中电工程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田总,咱们公司是做系统集成的,系统工程是把控整个设计全局的,我想问一个问题,因为你是把控技术全局的,肯定知道每一个细节,就降低光热发电成本而言,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点?


田增华:我认为如果想降低太阳能热发电电站的整体投资,应该有两个方向。首先,在系统集成方面,我们要进行精细计算,选择更为经济、更为合理的方案,比如有些设备的容量是不是可以降低,余量是不是可以降低一些,不要取这么大。包括如何选择更为合理的设计工况,这对成本降低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在系统或者方案的优化设计方面,我们在一些项目上已经采用了一些优化设计手段,对于工程量的节省,工程造价的降低,已经起到了一些帮助,比如在玉门龙腾项目上,我们对镜场技术进行了优化,使镜场的土建费用有较大的降低。在常规岛系统里,我们不能完全遵守火电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比如一些厂房的有效合并,一些功能相近的厂房的合并,这样减少一些厂房的设置。结合光热发电采用的汽轮机,我们可以不完全按照原来火力发电厂那样去做,也能降低整个厂房高度,节省项目投资。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讲,槽式集热器要求的坡度在1%到1.5%之间,若场平要做到这样,有可能增加场平工程量。现在也有在研发3%的坡度,这样可以增大坡度,减少场平工程量。包括窦总刚才也提到,使用更大开口的传热集热器也可降低成本。


最后,在整体系统方案的配置方面,比如,迪拜700MW项目采用三槽一塔的方案,这种不同技术方案的耦合,对于成本的降低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中控10MW项目采用水塔和熔盐塔混合的方式,也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所以,从系统配置方面来说,优化配置也能够降低造价。


孙培军:海西华汇是做配套产品的,下面请金总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在推动成本下降方面有哪些想法?


金红祥:我们这个工厂是做装备制造的,几年前就和中控开始合作了。刚才提到钢铁涨价,我想说一点,前一段时间,钢材涨价以后,我们进行技术创新,例如用机器人焊接,把产量提起来。


孙培军:原材料涨价通过你们的技术以创新,能不能还能使它的成本下降?


金红祥:是的,因为产量增加了,人工费用少了,而且质量提高了。


孙培军:即使原材料涨价,通过技术创新,我们的供应商也能够使他的成本下降。


金红祥:对,我们现在就是自动化程度高了。


孙培军:谢谢金总的分享,给咱们一个信心,即使说原材料涨价,我们的成本也能下降,这个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信息。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