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央企混改加速 高质量发展成重组方向
发布者:wwh | 来源:中国经营报微能源 | 0评论 | 2891查看 | 2019-01-07 09:49:03    

2018年12月25日,国家电网发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举措,包括在特高压直流工程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企业分板块整体上市、加快电动汽车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事实上,国家电网的上述举措只是央企混改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多家央企在混改进程中一直动作不断。比如在2018年,中核与中核建完成重组,中盐股份则计划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不少于2家投资方。


公开数据显示,自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央企数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由135家,到了2018年底则降至96家。不过,虽然数量在减少,但央企产生的利润却在连年增加。


混改平稳进行


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以“减税、让利、扩权”为核心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在中央企业中全面展开,此举有效地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的束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随后,国有企业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国资委,这其中每一步都试图让国企更加符合当时时代的发展趋势。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规划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改革路径,提出了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在不久后的国务院会议上,国务院又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再次就国企混改下了动员令。


而在央企混改中,资源整合成为大势所趋。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曾公开表示,国有企业既要大胆“引进来”,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革;也要积极“走出去”,支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实现国有资本与其他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8年12月25日,在谈及能源领域央企混改成效时,国家电网体改办主任杨新法表示:“国家电网目前正在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开创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目前,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增量配电改革、交易机构股份制等领域积极引入保险、大型产业基金以及送受端地方政府所属投资平台等社会资本参股。”


除了国家电网外,“三桶油”的混改也在推进。记者了解到,整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油气输送管网的国家管道公司正在酝酿之中,预计2019年正式落地。


根据油气行业业内人士透露,国家管道公司还将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业之外引入更多的资本,从而构建参股平台。


“如果这样的股权构成能够切实落地,无疑将打破以往油气输送的壁垒。这对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能源的有效分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此外,引入社会资本无疑将使得原本壁垒较高的油气领域变得更加开放。”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向记者如是表示。


重组注重高质量


在混改的同时,央企间的整合重组也在推进。


纵观改革开放40年,央企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过,央企的利润却在逐年上升,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央企重组的方向。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为135家,截止到2018年底,这一数量缩减为96家。数量的变化大多通过优势互补性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来完成。


数量虽然在逐年减少,但央企产生的利润却在连年增加。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在新一轮央企改革中,2003~201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由8.32万亿元增长至54.58万亿元,年均增长14.4%,营业总收入由4.47万亿元增长至26.43万亿元,年均增长13.5%,利润总额由3005.9亿元增长至14410.8亿元,年均增长11.8%。


2003年至2018年,央企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数量由5家增长至49家。


2018年1月,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在此之前,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相继合并重组。


事实上,中核与中核建曾经是一家企业。1999年4月,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浪潮中,国务院批准了5个军工总公司改为企业集团组合的架构,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被拆分为中核和中核建两家公司。


有能源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从业务构成上看。两家企业业务有很大的互补性,此前还曾经是一家公司中分化出来,重组难度相对较小。此外,重组后的中核竞争能力将得到加强,有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竞争。”


谈及央企重组,中核原董事长王寿君形容道,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


事实上,央企重组的调整牵涉到范围非常广泛。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根据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有关精神,未来央企将主要分为三类,即实体产业集团、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未来的央企改革中,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改革的重点。


高管调动频繁


2018年,随着一批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参与工作的央企负责人逐渐到了退休年纪,以及因央企重组导致的人事变动,此外还有因个人原因导致的职位空缺,让能源央企在进入2018年以来高层人事变动不断。


2018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中化原党组副书记、总裁、董事张伟调任中石油总经理。一个多月前,中国石油原总经理章建华履新国家能源局局长职务。中石油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选择张伟就任总经理可能是希望将中国中化的一些好经验带到中石油来。”


2018年11月,舒印彪调离其任职多年的国家电网调任华能集团董事长。接任舒印彪的人员正是曾担任华能集团总工程师的寇伟。


谈及舒印彪调任华能集团董事长,韩晓平表示:“舒印彪在国家电网任职多年,在推动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输配电领域有着很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家电网近些年在改革方面有一些举措。而新任董事长寇伟履新后预计将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从能源央企人事变动中不难发现,融合更多新鲜元素成为此次人事调整的方向。事实上,进入2018年以来,能源央企高层的人事变动还不止这些。


近年来,能源央企以重组为突破口,先后完成了中电投与国核技、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的重组工作。随着这些能源央企的整合,多位央企高管职务也发生了变动。比如,2018年7月28日,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重组半年后,高层进行了人事调整,中核集团原总经理余剑锋出任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核建原总经理顾军出任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这些高管职务除了在央企之间进行调整外,有的则是调任到国家机关部门任职。比如,2018年11月14日,中国石油原总经理章建华就履新国家能源局局长。


此外,央企高管年届退休也是引发此次人事调整的另一个原因。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以来,包括国家电投原董事长王炳华、华能集团原总经理黄永达、中核集团原董事长王寿君、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进行、三峡集团原董事长卢纯等能源央企高管均因达到退休年龄离开原工作岗位。


此外,包括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乔保平、中煤能源董事长李延江、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和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等高管也将在未来1~3年达到退休年龄。


“能源央企会迎来一波高管退休潮。这些管理者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各自领域的突破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一些还有能力担当重任的高管退下来是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损失。”韩晓平向记者表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在为这些企业选择接任者的审慎态度。”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