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光热发电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发布
发布者:admin | 来源:定西市人民政府 | 0评论 | 5446查看 | 2022-01-11 14:32:47    

近日,甘肃省定西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原文如下:


《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2)

一、基础与现状 (2)

二、形势与挑战 (3)

三、机遇与优势 (4)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创新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四、创新布局 (8)

第三章 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动能 (10)

一、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10)

(一)布局基础应用研发机构 (10)

(二)加强现有创新平台建设 (10)

(三)构建新型研发示范平台 (11)

(四)提升科研基地建设水平 (12)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3)

(一)培育集聚一批科技型企业 (13)

(二)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13)

(三)发挥优势企业创新引领作用 (13)

三、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14)

(一)以制度创新支持人尽其才 (14)

(二)以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 (14)

(三)以柔性方式有序引才引智 (15)

第四章 发展区域创新优势技术 (15)

一、提升优势产业绿色技术 (15)

(一)现代种业产业发展技术 (15)

(二)马铃薯全产业链延伸技术 (16)

(三)旱作循环农业高值化技术 (16)

(四)新型建材绿色循环技术 (17)

(五)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技术 (18)

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 (18)

(一)数据信息产业技术 (18)

(二)生物医药产业技术 (19)

(三)新能源产业技术 (20)

三、壮大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20)

(一)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20)

(二)培育通道物流服务业 (21)

(三)发展文化旅游新技术 (21)

四、发展绿色低碳惠民技术 (22)

(一)生态环保技术 (22)

(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 (22)

(三)新型城镇化技术 (23)

(四)人口健康技术 (24)

第五章 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24)

一、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24)

(一)生态文明创新高地 (24)

(二)中医药康养创新高地 (25)

(三)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25)

二、创建西北协同创新试验区 (26)

(一)建立双向创新协同机制 (26)

(二)协同建设产业发展园区 (27)

(三)联合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27)

三、全方位融入全国创新网络 (28)

(一)打造区域内外开放创新合作网络 (28)

(二)强化面向技术与企业的引进合作 (29)

(三)释放校企协同创新成效 (29)

第六章 开启创新创业新局面 (30)

一、优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30)

(一)新建各类特色众创空间 (30)

(二)提升创业孵化生态体系 (30)

(三)探索创新创业孵化新模式 (31)

二、健全科技金融投入体系 (31)

(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1)

(二)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32)

(三)健全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32)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3)

(一)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行动 (33)

(二)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33)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34)

四、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34)

(一)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34)

(二)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35)

(三)加大激励创新制度供给 (35)

(四)健全科技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 (36)

第七章 保障规划实施 (37)

一、坚持党的领导 (37)

二、加强统筹协调 (37)

三、强化评估管理 (38)

四、完善科学决策 (38)

附表:生态科技创新城“十四五”重点创新项目与科技需求 (39)

前    言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定西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的历史关头,紧抓定西加快追赶发展、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逐步缩小与全省发展较快地区差距的重大机遇,建设生态科技创新城,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的具体行动,是加快提升区域科技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生态科技创新城专项规划编制要求,依据《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定政发〔2021〕15号)、《定西市创建生态科技创新城战略研究报告》(定政办发〔2019〕155号)、《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概念性规划》(定政函〔2021〕2号)、《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定政函〔2021〕47号)、《定西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定政办发〔2021〕87号)等文件精神编制。《规划》紧密结合生态科技创新城创新基础与形势,重点阐述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创新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布局、重点创新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为未来五年至十五年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以科技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基础与现状

(一)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研管理绩效、“三评”制度改革等,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面向马铃薯、草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和工业技术发展需求,争取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88项,获得科技专项经费4986万元。巨鹏、圣大方舟、乡草坊、薯香园等企业争取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驱动基金1.79亿元。安定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二)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借势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优势,鼓励企业、科研单位采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针对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领域和行业,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建设创新平台。现有各级各类平台基地66家,其中:国家星创天地2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5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种质资源库1家、众创空间4家、科普基地1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49家。

(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入正轨贯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探索形成特色产业明显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有效支撑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现有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家,建立农机制造、马铃薯淀粉精深加工、脱毒种薯生产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6个,中药材机械收获、马铃薯变性淀粉新工艺等18项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圣大方舟“复合变性淀粉生物质涂料S001-5”和扶正药业“海桂胶囊”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市场技术交易额累计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2%。

(四)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7家。市级科技领军人才33名、科技创新团队32个。取得省、市级科技成果65项,49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累计申请受理专利810件,授权专利49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1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1家。

(五)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宽。引导鼓励区域内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机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技术攻关,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共建创新平台,以激内力与借外力相结合,持续增强科技合作实效。凯凯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组建技术研发中心,研发马铃薯高值化系列产品。市农科院、凯凯公司与俄罗斯、乌克兰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引进马铃薯、小麦优质种质资源,建立省级国合基地1家、引智基地1家、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1家。

二、形势与挑战

(一)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作用较弱。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39.77%,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为0.50%。区域内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创新人才和团队,现有研发平台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从生态科技创新城来看,尽管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科研基础条件较差、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载体平台作用发挥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足、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一差、两弱、三不足”的阶段性特征。

(二)创新政策体制供给仍显不足。科技创新政策供给能力亟需提升。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科技金融发展缓慢,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机制不够完善,一系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情况。

(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缓慢生态科技创新城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现代制药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体系,具备了错位发展的基础态势。但受限于产学研合作缺乏资源整合机制、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平台与创新人才团队匮乏等问题,造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短板,成为制约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硬伤”。

(四)创新资源紧缺加剧区域竞争。兰州周边的白银和临夏等市州都在加快与兰州合作发展。兰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兰州—临夏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兰州与临夏区域协作发展交流座谈会、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区域政策措施的实施推动,将进一步强化兰州与周边地区的全面深度协作,互惠互赢的新局面不断拓展。尽管区域合作中可以错位发展,但在兰州自身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周边地区必然会围绕其有限可转移和外溢的经济要素展开较激烈竞争。

三、机遇与优势

(一)把握战略机遇释放区域价值。主动谋划争取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政策。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对“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潜在发展机遇,区域层面需主动对接抢抓战略机遇,才能实现国家大战略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大机遇。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生态科技创新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发展为定西以生态科技创新城为抓手促进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积极利用陆海新通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发挥兰州-西宁城市群一体化机遇将推动生态科技创新城在兰西城市群区域间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发展;与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协同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和再塑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区域价值,是推动兰定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机遇。

(二)立足发力区域潜在发展优势。区位优势不断强化,生态科技创新城区位优势作用因大兰州都市圈、兰西城市群的发展而凸显,并伴随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建设推进,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近邻效应势必倍增。产业发展初具基础,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现代制药、新能源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拥有甘肃省著名商标8个、新产品5个、名牌产品25项,马铃薯淀粉、中药现代化、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马铃薯与特色果蔬速冻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建有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物流配送、大型购物、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以马铃薯种薯繁育为主的农业科技创新独具特色,在马铃薯、燕麦荞麦、食用豆、胡麻等旱作农业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定西省级高新区等创新基地政策叠加,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安定区工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园区共聚强劲产业效应。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方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三新一高”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主动对接榆中生态科创城,加快融入兰州都市圈和兰西城市群,吸纳创新要素资源,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优化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打造兰定一体化节点重镇和定西城镇化示范高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创新定位

立足提升定西市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围绕科创、文创、创智、创造“四创”内容,主攻农业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孵化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依托市农科院、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等基础资源,协同创新对接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高起点建设西川创新创业主阵地,以“科技产业+”模式打造科技智谷,全面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协同创新试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创新高地,着力培育“现代种业研发区、创新平台聚集区、新型产业孵化区、科技教育融合区、智能制造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培育区”等六个功能区。以“生态兴、人才聚、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定西强”为战略路径,打造定西市创新聚集和引领区,发挥生态科技创新城在安定区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中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撑打造定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创新极、辐射极”。

三、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2021-2025年,围绕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部署一批建设性项目,实现新产业、新技术创新发展,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先发优势作用开始显现,生态环境良好和科技创新成效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西川创新创业谷起步区建设初步完成,协同创新体系作用初步发挥;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与航天集团、兰州市以及榆中生态创新城在健康养身、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广泛合作,围绕中医药、绿色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协同创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支撑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年均达到3.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各级各类创新平台20家。

(二)中远期目标

2026—2035年,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与榆中生态城形成互动、互补协同创新格局,为创新型定西建设提供原始创新动力,成为兰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安定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区。到203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年均达到6.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0家。

专栏1  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主要目标指标

序号

指       标

2025年

2035年

属性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1.5

2.0

预期性

2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0

6.0

预期性

3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年均(亿元)

3.5

6.5

预期性

4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

10

25

约束性

5

新增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家)

20

30

约束性

四、创新布局

围绕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北工、南贸、西科”规划84平方公里的总体功能布局,以西川创新创业谷为主体,辐射带动北川循环经济组团、新老城区组团、景家店组团,布局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商贸、政务、物流等创新职能。以西川起步区为牵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通过“四区一园”联动发展驱动西川“创新创业谷”建设。

一是临站经济园区。结合南川物流产业基础与未来陇海线定西站建设,依托临站经济区,促使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培育壮大智能仓储、物流金融、众包物流等现代物流业以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打造现代城市综合功能新区。

二是农业科创园区。依托市农科院等科研力量,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开展与兰州、国内其他城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建设兰州都市圈“农科城”以及农业国际合作、区域合作中心。

三是科教园区。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科研基础条件,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培育高等院校集聚区。结合科教联动、产研结合、校企共赢,规划布局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创业中心以及教学服务产业。

四是生态产业园区。以工业片区为核心,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引进推广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生态产业示范园区。

五是科学田园。将西川的非城市建设用地适度调整并集中布局规划科学田园,发展农业、乡村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图1 生态科技创新城创新布局

第三章 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动能

一、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一)布局基础应用研发机构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向定西拓展,扩大科研和办学自主权。依托现有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引进国际名校专业学院合作办学,吸引国内高校在定西建立分校,设立高校联合学位。围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能源、商贸物流等产业,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发挥市农科院、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定西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机构作用,推动建立中医药、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布局和资源共享。鼓励技术性学院在定西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专栏2 基础应用研发机构建设重点

1.优势产业创新平台。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等特色优势产业技术需求,依托优势科技企业、定西科技创新研究院、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等创新主体,优化创建定西市中药材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联盟、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马铃薯种子种业创新联盟、马铃薯主食化技术创新中心。

2.高校科技园。支持起步区以校企合作方式建设定西科技园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产业化示范。支持定西职教园区在生态科技创新城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创业中心。

3.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定西市人民医院建设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分中心。

4.定西市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运行定西市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与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甘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定西分院。

5.创新联合体。支持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区域内外科研机构等组建创新联合体。

(二)加强现有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有国家、省级创新基地平台“名片”效应,布局地方科技战略力量,依托区域内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骨干企业,着力推进平台“以升促建”,在特色优势领域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突破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加快推进高新区、创新型县(区)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

专栏3 现有平台创新重点

1.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甘肃定西园区科技特派员星创天地等平台作用,依托市农科院马铃薯、食用豆、燕麦荞麦、胡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开展马铃薯、中药材、草牧、现代种业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

2.省级创新平台。依托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等产业领域现有省级创新平台,争取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提升平台创新服务能力。

3.市级创新平台。依托定西市优势作物品种选育中心、党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创新平台,加大市级财政对作物育种研发的持续支持。

4.成果集成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农业技术部门、相关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标准化、规模化良种良法集成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成果集成示范、转化应用,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

(三)构建新型研发示范平台支持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第一〇一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在兰其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对接,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研发平台,高水平建设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示范园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

专栏4 新型研发平台建设重点

1.中国农科院西北旱作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支持市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西北旱作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筛选、基因测序、品质分析;利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单倍体育种、辐射育种等技术,选育抗旱、优质新品种;集成应用旱作农业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2.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依托市农科院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基础,积极争取进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定西综合试验站。

3.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依托市农科院在辣椒、甘蓝、葱、韭菜、花菜等新品种引进筛选、培育、研发和推广方面的研究基础,争取建立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

4.氢能源产业示范园。以氢能产业孵化区、氢能应用示范区、氢能源成果展示中心、双创大厦、西河生态恢复、航天文化广场等为主,建设规划面积1740亩的定西·氢能产业示范园。

(四)提升科研基地建设水平面向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南繁北育、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氢能源技术创新等科技创新基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基础研究、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发挥专家人才队伍的智力基础,在种质资源创新、突破性品种选育、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专栏5 科研基地建设重点

1.良种繁育基地。支持开展马铃薯、中药材、粮油及小宗粮豆、饲草、蔬菜等作物原种繁育、良种良法及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展示。

2.示范推广基地。支持开展作物规模化种植、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以及分品种、分区域试验示范。

3.南繁北育基地。建设海南省南繁北育基地,开展马铃薯、中药材、粮油、小宗粮豆、饲草、蔬菜等作物的南繁加代工作,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

4.食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依托蓝天、凯凯、薯香园等重点龙头企业,围绕精淀粉及其制品、变性淀粉、全粉及主食产品、高档休闲食品等产品建设食品产业创新基地。

5.氢能源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氢能产业孵化中心、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开展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液氢制备及氢能装备制造等研究示范,助推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应用,为打造“西部地区区域氢能中心”和“全国氢能示范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培育集聚一批科技型企业。围绕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借鉴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园区吸引企业落地的创新举措,制定完善激励创新创业的各类优惠政策,积极承接东中部科技型企业转移,吸引全市其他县区有条件的企业集中入住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快速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科技企业集群,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优势。

(二)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统筹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吸纳科技型企业参与科技项目决策,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组建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共享科研成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跨界融合,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三)发挥优势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发挥各产业领域优势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外溢和带动效应,借助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优势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广泛聚合企业内外资金与信用资源,在行业内打造形成优胜劣汰、融资便利的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发展良好秩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产品研发,鼓励行业协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产品认证、培训等服务。发挥企业家精神在全面创新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家与科研人员合作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三、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一)以制度创新支持人尽其才落实强化科技引领、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举措,建立科技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顺畅流动、合理配置。落实科技人才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选派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对科技人员利用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自主创业或入股办企业,获得国家、省级、市区各类科技奖励给予奖励。支持生态科技创新城优秀科技人才晋升职称,享受相应职称待遇,对科技人才配偶工作调动、子女入学等工作生活需求给予照顾。

(二)以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培养适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立足现有人才队伍实际,培养、用好现有人才,拓宽教育培训渠道,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学历继续教育,参加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学习培训、学术研讨。邀请高层次专家指导开展科研攻关,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培养培训科技人才,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一批高素质科研开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现代经营管理人才、党政管理人才以及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支持选派科技人才到外省、市科研机构、企业科研中心跟岗学习,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三)以柔性方式有序引才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兼职挂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科技人才,本单位没有相应空缺岗位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解决。对入职的博士研究生或急需紧缺的硕士研究生提供住房保障,全职引进的科技人才试用期考核合格和年度考核称职的,由本级财政发放适当生活补贴。通过调入(聘用)方式引进的科技人才,由组织、人社部门按规定落实相关待遇。采取辞职、辞聘来生态科技创新城工作的,由组织、人社部门负责核定原有职称职级,享受同类人才待遇。

第四章 发展区域创新优势技术

一、提升势产业绿色技术

(一)现代种业产业发展技术

在现有农作物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围绕定西“四大产业”“八大体系”种业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市农科院、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爱兰薯业等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开展规模化引进、选育适合地方特点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马铃薯、中药材、粮油及蔬菜、食用菌、牧草等作物种子、种苗质量快速提升,打造定西现代种业支柱产业。

专栏6 现代种业技术创新重点

1.马铃薯育种技术。开展马铃薯野生种和新型栽培种利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质更新换代、土传病害轻简化防治、脱毒种薯高效低成本繁育技术研究。

2.中药材育种技术。应用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物理辐照、航天搭载等现代育种技术,加快中药材育种创新,培育一批道地性强、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中药材新品种。

3.特色农作物育种技术。开展燕麦、蚕豆、豌豆、小扁豆、荞麦、糜子和谷子等小宗粮豆优质新品种引育。引进筛选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羊肚菌等食用菌,青贮玉米、饲用燕麦、谷子和小黑麦等新型优质饲草品种。

4.良种繁育体系完善。建设主要农作物种子种质资源库,开展常温保存、恒温保存、低温保存库等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完善多层次优良品种选育及原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参与良种繁育体系。

(二)马铃薯全产业链延伸技术

以马铃薯产业园和西川片区农业生态科技园建设为重点,支持蓝天、凯凯、恒源清真淀粉、薯香园等优势企业加大种薯升级、变性淀粉开发延链、马铃薯主食化新产品试制、鲜薯贮藏和市场流通体系等技术研发,发展马铃薯全产业链延伸创新,研发马铃薯专用肥、高效有机肥、专用农药等产品,打造集品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组培脱毒快繁、良种基地建设、标准化栽培、加工开发、技术培训服务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链条。

专栏7 马铃薯全产业链延伸技术创新重点

1.马铃薯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织马铃薯育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推广等产业链各相关企事业机构,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精深加工及储运技术。加速选育早熟出口型商品薯品种,高淀粉、低还原糖加工品种和中晚熟高产主食品种,开发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工艺,加强品质控制及生产效益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展农产品储运过程制冷技术,鲜活农产品采后处理、产地贮藏保鲜、物流配送及相应物联网技术应用。

3.马铃薯新产品研发技术。发展全营养粉皮、马铃薯营养大米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各类高附加值马铃薯新产品技术研发。

(三)旱作循环农业高值化技术

以“粮改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农业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为抓手,以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特色牧草、优良畜禽、苗木花卉等为重点,支持市农科院、相关科技型企业,加快构建以良种繁育、种养循环基地、加工企业集群、产销市场、品牌培育等为主的旱作循环农业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旱作循环农业发展高地。

专栏8 旱作循环农业技术创新重点

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开发“秸秆蔬菜”、秸秆高效肥料化利用、牛粪高效繁殖蚯蚓等新技术,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示范,促进资源循环增值利用和多种生产要素循环转化,提升高原夏菜无公害绿色化、高值化发展水平。

2.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支持推广垄膜沟灌、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地膜减量(替代)增效技术,建设墒情监测站,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开发基质筛选、反季节高效栽培等设施种植和健康养殖精细生产等技术与装备。

(四)新型建材绿色循环技术

围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产业,结合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工业园区、厂房和住宅发展建设需求,重点聚焦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墙体材料、玻璃材料等,支持祁连山水泥商砼、鑫赫然建材、腾远建材、北玻玻璃、华宜盛建筑建材、隆昌建筑节能等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推进新型建材业向高技术、新材料、多品种、低成本、低污染方向发展,支撑建筑建材、包装制造等产业链延伸,为建材产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技术支撑。

专栏9 新型建材技术创新重点

1.新型建筑涂料。重点发展淀粉涂料等生物质涂料、生物质水性木器漆、生物质粘合剂、装饰性板材等绿色涂层系统,腻子粉(膏)添加剂、建筑胶浆、印花糊料、有色金属矿粉粘合剂、淀粉基降解材料等生物质基新材料。

2.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研发纤维素、中密度板、绿色建材板、建材膜等新型材料产品升级技术。加快构建水泥泡沫混凝土轻质保温板、保温砌块生产线、轻质墙板装备生产线技术体系。支持发电玻璃、真空玻璃等新材料产业技术。

3.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建材。支持装配式建筑建材、光伏一体化建筑建材和近零能耗建筑建材研发生产。

(五)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技术

主动承接中东部地区、兰州等地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农机装备、通用零部件制造、新能源装备和特种零部件等为重点,支持依托三牛农机、高强度紧固件、定西中建材等生产研发力量,改造提升传统装备产业,大力培育先进装备产业。以智能制造和技术改造为主攻方向,加快装备制造业研发和制造模式创新,提高智能制造和集成应用水平,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专栏10 装备制造技术创新重点

1.农机装备制造技术。重点发展高参数、高可靠性大中型农机装备和中小型丘陵山地农机装备、特色生态小杂粮和中药材种植收获全程机械、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农田废膜回收全程机械及其它农业种植、收获机械生产设备。

2.通用零部件制造技术。重点突破标准高强度紧固件、非标异型件等领域核心技术,支持应用于石油化工、风电、核电、高铁等行业的中、高档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紧固件新产品研发。

3.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品、可移动日光温室以及轨道客车自动塞拉门等新能源装备技术。

4.智能装备制造技术。开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产业化、专业化数控系统和集成应用等智能装备共性关键技术改进与应用示范。

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

(一)数据信息产业技术

围绕网络强国、大数据等国家战略实施,招引阿里巴巴商学院陇中数据港等带动作用大、生态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户科创城。集成绿色宽带、安全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支撑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一批新业态,推广应用一批新模式。

专栏11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重点

1.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建设智能科技生产与组装基地,推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服务、智能通讯设备、物流管理、医疗服务、智能教育、语音识别及图像处理等多方面的应用。

2.农业智能技术。发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智能感知等技术及软硬件产品应用示范,加强无人机智能化、农机自动化技术应用示范;开发面向田间作业的智能技术与产品,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农机装备企业建立对接平台。

3.大数据技术应用。发挥青岛-定西对口合作优势,依托青岛市在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优势,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资源在特色产业、城市治理、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广泛应用。

4.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寻求与阿里巴巴、华为、大唐融合通信等企业在数据储备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方面合作,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发展服务于农业科技的专业化数据采集服务和数据加工分析业务。

(二)生物医药产业技术

抢抓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机遇,重点围绕中药超微饮片、精制饮片和中药提取、化学药物中间体合成、重离子束生物应用等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扶正、金羚、陇脉、聚信等生产研发力量,开展动物血清、中兽药、兽用新制剂等生物制品、生物新药及新型诊断试剂及甘草系列产品研制,构筑以特色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新型药用辅料研制为主体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专栏12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重点

1.绿色防控技术开展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反季节工厂化育苗、当归熟地育苗和当归直播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开展中药材病虫草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2.精深加工与医药产品研发。支持发展中药提纯技术,开发当归、党参、黄(红)芪、黄芩、大黄等道地药材中间提取物(中间体)和配方颗粒及保健食品、功能性日用品,开发药膳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支持肝素钠系列等原料药、动物血清及中兽药新产品研发。

3.中药材仓储和电子商务。开展中药材商品规格、信息编码、仓储物流等行业标准化技术应用,为打造国家级中药材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的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大宗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标准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和质量控制(检验)中心等提供技术服务。

(三)新能源产业技术

围绕建设陇中新能源开发基地契机,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加强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光热发电、太阳能供热制冷、大型先进风电机组、氢能源产业技术、生物质发电供气供热及液体燃料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LED照明等领域,加强新型蓄电池、绿色照明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广余热发电、工业窑炉节能改造及其他节能新技术应用示范。

专栏13 新能源技术创新重点

1.清洁能源技术。围绕风电、光伏、地热供暖、干热岩发电、生物质发电,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突破产业化技术瓶颈。支持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推动风光电储一体化发展。

2.氢能产业技术。支持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第一〇一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全产业链及氢电池、氢电堆等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

三、壮大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一)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支持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研发设计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和生产性技术服务。支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业,提升科技咨询和中介机构服务和保障能力水平,培育科技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

专栏14 科技服务业创新重点

1.现代研发服务。积极培育研发外包服务业,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科学仪器设备设施和信息文献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

2.设计服务。发展工业产品设计、工程与环保设计、特色文创设计、会展设计及民宿旅游设计。开展跨界设计、柔性设计、云设计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3.技术转移服务。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

4.检验检测服务。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

5.科技咨询服务。围绕重大科技需求,发展战略咨询、管理咨询、工程咨询、信息咨询等专业化咨询业务。

(二)培育通道物流服务业

结合南川物流等产业基础与定西车站迁建形成的交通节点优势,发展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在内的“临站经济”,发挥定西电子商务创业园的优势,支持菜东家等重点企业培育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快递服务等商贸物流新业态,加快打造智慧商贸、智慧物流协同发展、辐射陇中的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专栏15 现代物流服务业创新重点

1.电子商务技术。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项目推广应用。发展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电子商务品牌服务、电子商务咨询服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服务。

2.现代物流技术。开展现代物流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包装技术、配送技术、信息技术、物流系统与软件技术、物流仓储设备等集成研发。

3.打造农产品物流大数据平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物流资源和信息主要集中区为载体,搭建全市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农产品物流大数据中心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系统对接。

(三)发展文化旅游新技术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深挖定西文化精髓,加快文化旅游数字化建设水平,促进“文旅+科技”深度融合,在文旅产品数字化、沉浸化、IP化、场景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借助5G、超高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大力培育新业态,助力引领、创造文旅消费新需求。

专栏16 文化旅游数字化创新重点

1.文化旅游数字化升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重点突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集成应用技术。

2.文化旅游新技术融合。支持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媒体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四、发展绿色低碳惠民技术

(一)生态环保技术

以碳达峰碳中和以及能耗“双控”为目标引领,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抓手,通过集成、协同创新,支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生态修复技术、水土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山体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技术应用与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绿色低碳发展。

专栏17 生态环保技术创新重点

1.生态保护与修复。围绕“一主三辅,两轴多点”建设,以山体、河道、绿地等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与预警技术;开发生态脆弱区治理技术,研发应对开发建设区域造成的生态破碎化、黄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开发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

2.水环境保护。加快研发马铃薯加工废水废渣低成本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等应急处置技术。

3.环保产业技术。推动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绿色建筑性能提升与运营优化、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等技术研发。推广综合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技术。

4.智慧环保技术。支持土壤、大气、水等环境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及关键技术装备应用,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在线监管与安全运行系统及关键技术装备应用,生态环境突发事故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研发,高端环境监测仪器、数据分析与服务产品研发。

(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

推广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从源头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重点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资源综合区划、海绵城市等领域技术自主创新及示范应用,努力掌握节能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提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水平。

专栏18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创新重点

1.水资源高效利用。挖掘农业节水潜力,推广先进高效的灌溉技术和设备。支持在地下水探测与评价技术、河道水沙调控研究、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等领域取得突破。

2.海绵城市。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土地利用等条件,选取适宜当地条件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和设施,主要包括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技术选择,雨水收集、储存、净化、灌溉等雨水储存利用技术。

3.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重点开展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膜分离等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产业园区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

4.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创新节地模式,推广节地技术。

(三)新型城镇化技术

以系统工程理念为出发点,把生态环境承载力、历史文脉传承、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加强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等关键技术应用,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等规划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数字社区智能管理服务、便民惠民公共服务、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广等新技术应用,促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创新融合发展。

专栏19 新型城镇化技术创新重点

1.城镇功能提升。突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管网建设的地质勘测技术、城市生态修复和有机更新技术、市政管线建设—探测—维护—修复和运行技术、城镇电气热能源系统和管网优化技术等应用示范。

2.绿色建筑应用。加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近零能耗建筑、建筑新型高效供暖解决方案研究,研发室内环境保障和既有建筑高性能改造技术。

3.公共文化服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重点支持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等领域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4.新型基础设施。结合5G网络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定西市联合大数据中心、未来科技科普馆建设等,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四)人口健康技术

发展以中医药产业和康养为主的人口健康技术,重点部署疾病防控、精准医学、生殖健康、中医康养、药品质量安全、创新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国产化、中医药现代化等关键技术突破。鼓励发展中医养生馆,开发推拿按摩、针刺艾灸、拔罐药浴、温泉洗浴等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和服务。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

专栏20 人口健康技术创新重点

1.重大疾病防治。发展重大传染病、多发病、地方病、慢性病预防控制、临床综合诊断和治疗康复关键技术,鼓励合作开展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区域疾病监测科技网。

2.中医药现代化。支持中医原创理论及中医药现代传承、中医四诊客观化、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临床方案,开发中医药大健康产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3.中医药保健养生。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新型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支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器械器材研发。推进中医治未病技术与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应用技术发展,开发推广中药药膳、健康养生产品。

第五章 拓展创新发展空间

一、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一)生态文明创新高地

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定西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积极融入黄河水源涵养区保护和水土流失区治理,发挥生态科技创新城后发优势,围绕生态修复与绿色低碳发展科技需求,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研究,围绕推动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引洮工程供水、增加生态补水、关川河沿线生态建设等,开展黄土高原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示范、水资源支撑能力建设与示范、河道环境整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收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化等技术研究,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城市生态建设技术创新高地。    

二)中医药康养新高地

围绕打造“中国药都”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西部大健康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区,紧盯健康农业、健康工业、健康服务业三大领域,支持开展中医药技术研发与康养示范,推进中药材良种化、药源基地标准化、土壤有机化、产地初加工标准化等中药产业标准化,打造中医中药、保健养生、药膳食材、文旅休闲、体育健身、现代养老六大健康产业集群,实现医养、药养、食养、游养、住养、水养、文养、体养“八养”融合。支持中药产业、中医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大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过程质量监管,形成全民中医思维和学中医、懂中医、护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打造西部乃至全国中医药康养技术创新发展高地。

(三)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农业生物工程、现代农业装备、智能农业、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创新,重点开展种养加复合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高产优质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研发、先进农业装备设施技术集成与研发,在现代种业、智能农业、现代农业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特色牧草、优良畜禽、苗木花卉等为重点,形成具有较强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示范高地。

二、创建西北协同创新试验区

(一)建立双向创新协同机制

主动对接和融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榆中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结合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发展定位,建立双向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加大开放力度、拓宽开放渠道全新模式。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推动跨区域创新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企业对接、项目共建等方式,实现区域人才、科技、教育、医疗、信息等资源要素共享互通,创新协同、产业协同、政策协同,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创新,助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高地。

(二)协同建设产业发展园区

借鉴兰州产业园区发展经验,推动定西省级高新区联合陇西省级高新区、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能力,打造科技创新技术高地。通过教育培训合作、创新产业链延伸,承接兰州产业转移。利用现有各类创新资源,发展有机农业、健康养生、现代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各具特色的创新载体。加强与兰州产业园区合作,充分利用定西特色产业基础,发挥兰州技术研发优势,协同重点产业全产业链转移和技术研发,推进定西高新区创新发展。

(三)联合打造产业创新平台

重点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种子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鼓励企业与榆中生态创新城、省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建设产业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产出创新性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积极争取在优势产业领域建设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高效运行定西市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加工、新兴产业创新培育技术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三、全方位融入全国创新网络

(一)打造区域内外开放创新合作网络

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牧、种子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工业,支持开展创新合作。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平台共建和成果转化,在作物育种关键技术、绿色栽培耕作模式、产品高值化开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合作,建设示范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强化与榆中生态创新城在科研管理、人才培训、创新机制等方面的交流。深化与青岛市开展东西部科技协作,拓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鼓励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定西理工中专等院校建立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创业中心。发挥引智平台作用,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二)强化面向技术与企业的引进合作

围绕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计划,集成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开发马铃薯主食化、生物制药、食药同源、大健康等消费型产品,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种”等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化和品牌化。以原料基地化、产业规模化、加工精细化为方向,按照“扩大规模、延伸加工、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循环发展”的要求,从产业链整体构建和高端环节入手,支持通过专利购买或技术入股形式,直接引进技术,与本地有潜力企业合作,在生态科技创新城开设分公司或布局新生产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完善本地企业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

(三)释放校企协同创新成效

依托现有科研力量,支持企业、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强与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省内外高等学校的校企合作,针对生态科技创新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重点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发。抢抓国家“新基建”政策机遇,协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发展应用与企业培育引进。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参与定向委托研究,加大科技成果研究初期投入,参与承担研发风险。技术、产业化较成熟的产业,与上游技术研发机构合作,以产学研转化模式在生态科技创新城落地投产。

第六章  开启创新创业新局面

一、优化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一)新建各类特色众创空间

依托市农科院、市水保科研所、市林科所、市畜牧兽医科技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基于现有国家、省、市级研发平台,扶持建立创新孵化中心和创新创业社区,奠定生态科技创新城孵化基础。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整合外围创新资源,在生态科技创新城布局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功能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增加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与兰州以及省内外创新园区合作,在定西建设孵化分中心,或开展“飞地式”孵化,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众创空间,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创业孵化生态体系

探索组建定西-兰州创新创业联盟,整合各类孵化平台、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接兰州市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统筹整合信息、技术、中介服务、金融等资源,打破各孵化器之间同业竞争,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高成长期”需求,以企业孵化为核心,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聘请高校教师、金融机构专家、天使投资人、企业家、律师等组建“双创”认证导师团队,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提供“信息+活动+宣传+孵化+资本+多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打造数据化、链条化、专业化、平台化、共享化的涵盖研发试验、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创业导师等要素的全方位、多层次孵化服务网络。

(三)探索创新创业孵化新模式

坚持模式创新,加强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布局建设专业孵化器,实现孵化器发展模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特色、新兴产业,完善科技创业孵化育成链条,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建设专业型孵化器,利用其优势产业、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条设计、打造孵化服务能力,助力在孵企业快速成长,助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企业孵化“三新”模式,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设立创业孵化基金等方式,支持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打造内生孵化新模式;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天使投资等方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孵化新项目,打造外延孵化新模式;鼓励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开放自身技术和市场平台,通过为进驻企业提供孵化器载体,实现集群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协同孵化新模式。

二、健全科技金融投入体系

(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企业上市服务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依托互联网金融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互联网征信、风险控制、精准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大力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和融资。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发行需求库,对入库企业实行“一对一”定点帮扶的主办银行制度,指导科技企业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品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二)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和盘活财政存量,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支持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增长计划,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激励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设立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纳入生态科技创新城投资和建设体系。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强化对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

(三)健全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明确科技金融支持企业认定范畴,打造市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支持生态科技创新城科技管理部门设立公益性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机构,建立市、城联动服务体系。鼓励将综合服务机构设于生态科技创新城园区,导入科技信贷、创投、风投、担保、风险池、路演、中介等服务模式,形成面向科技创新创业全过程的金融服务链。建立评估引导考核体系,从业务专注度、服务便利度、人员有效性、考核独立性等维度设立基本业务指标,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量化评估,配套风险补偿、贴息奖励等差异化政策予以约束和激励。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行动

围绕重点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集成,重点在马铃薯种薯升级、变性淀粉开发延链、马铃薯主食化新产品试制、马铃薯加工废水废渣处理、道地中药材深加工及新药研发、新型半导体材料开发、碲化镉新技术引进、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及智能化应用、合金材料加工延链、5G新技术应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部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需求的科技型项目和优秀发明专利、优秀科技成果、优秀新产品,鼓励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引入科技成果进行中试转化。

(二)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推进以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鼓励研发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共享平台作用,开展成果汇集发布、技术价值评估、转化效益评价等中介服务。引进国内专业机构或专业团队,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门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信息交流、价值评估、技术交易、专利申请、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布局和科技资源禀赋,依托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定西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区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高质量建设定西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定西现代科技园(产业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其经济总部、研发中心先行落户示范区,形成知识、技术、人才和资本密集的创新资源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用好定西市科技创新转化和科技扶贫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四、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一)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放宽项目申报时限,简化项目中期评估,严格项目结题验收。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减少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推进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工作,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采用定向组织、悬赏揭榜等科研项目组织模式。落实“三评”制度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和质量实效为核心的科技人才评价维度。支持以创造能力、应用推广能力、工艺流程标准开发等为主,突出评价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以科技产出、向企业提供技术为重点,探索高校院所“合同科研”绩效考评,作为财政科研经费支持的依据。

(二)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创新科技资源共享方式,完善科技资源共享绩效管理,加强现有试验样品、文献、大型科学仪器等科研基础设施统筹管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城、特色小镇、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择优建设一批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建设省级以上创新服务平台。探索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试行推广创新券应用,为广大企业提供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检测分析、质量监督检验、标准专利检索等服务,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打造科技创新云平台,完善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科技报告制度。培养一批拥有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工具、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工程师、培训师和咨询师,形成一批创新方法应用的示范试点企业。

(三)加大激励创新制度供给

落实首台(套)订购、用户补贴、普惠性财税和保险等激励政策,减少创新主体对资金资助、税收减免等直接激励方式的依赖,通过创造需求、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等手段引导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探索科技资源“竞争制、因素法、基金化、购买式”改革,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和创新活动“孤岛化”问题,实现科技数据“一网打尽”、创新服务“一步到位”和科技项目经费“全过程、痕迹化、可追溯”管理,促进有限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高效利用。提高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权重,鼓励支持高价值发明专利及转化。探索领军人才项目经理制、新型研发机构“团队控股”,赋予组建研发团队、决定技术路线、支配使用经费充分自主权,建立集管理、研发、转化、生产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四)健全科技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

持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成果应用导向的科技计划体系,突出应用创新类科技资源配置导向,加大企业牵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面向市场的立项机制,紧贴市场需求,设计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坚持“投贷结合、科金联动”,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推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力推进重大项目研发攻关。完善重大难题招投标的科技经费配置制度,遴选重大课题招标;健全政府-企业集成联动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向一线科技创新主体倾斜,通过试点示范,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加大科技投入。下放项目推荐权限,支持生态科技创新城各类创新主体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重点推荐优势项目。

第七章 保障规划实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的核心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生态科技创新城有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科技创新工作责任制,从领导力量、投入保障、政策落实等多方面切入,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围绕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规划各项创新工作落实。

二、加强统筹协调

在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管委会设立科技创新办公室,统筹部署和安排科技创新工作。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规划与省、市、县区科技创新规划的衔接,强化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建立生态科技创新城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创新政策协调审查、调查评价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关键共性问题攻关,加强对创新发展与改革宏观管理和相关重大问题战略研究,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

三、强化评估管理

建立健全动态监测、绩效评估和优化调整机制。围绕重点任务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切实发挥规划对生态科技创新城的科技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加强对规划执行进度的督导评估。建立常态化自评体系,对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对进度缓慢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任务进行跟踪督导。强化公众参与力度,建立必要的公示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适时公布评估报告和及时反馈公众意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与发展方向进行制度化检查评估,根据科技创新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发展战略需要,作出适时优化调整。

四、完善科学决策

在甘肃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相关机构负责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咨询专家共同成立生态科技创新城决策咨询委员会,由科技创新办公室组织科技创新发展年会,研讨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经济社会、产城融合发展等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发展提供政策措施和建议。加强定西市高级专家协会与甘肃省高级专家协会的合作,联合国内外院所、高校,以及行业领军企业,聘请领域知名专家组建产业科技创新智库联盟,为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