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000米的青海共和高原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光伏光热项目建设一线迎风招展。中电建共和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以“党建+暖心”为抓手,将职工关怀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随着厂前区职工宿舍楼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这座“高原上的温暖家园”不仅成为项目攻坚的“前沿阵地”,更成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厂前区开工
党建领航,把“暖心工程”写在高原上
作为青海省重点新能源项目,中电建共和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于2024年3月9日开始动土建设厂前区宿舍楼,针对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施工环境艰苦等特点,项目部联合承建单位成立“党员攻坚队”,以“建精品工程,先筑温馨家园”为理念,全力推进建设职工宿舍楼。
“我们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建房子,既要抗得住风沙,更要暖得了人心。”项目负责人要求承建单位要围绕职工最关心的供暖、供氧、居住环境等问题反复优化设计方案,确保宿舍楼在保暖节能、生活便利等方面达到高原建筑高标准。
匠心筑巢,打造“有家温度”的职工家园
2024年6月14日,厂前区主体结构封顶当日,一场特殊的“党员责任区”挂牌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项目部的党员们立下“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军令状,确保宿舍楼建设全程可控。经过11个月的紧张施工,2025年5月16日,70间职工宿舍楼正式交付使用,项目职工现已陆续搬进新的宿舍楼。
“没想到在高原上能住得这么舒服,热水器、洗衣机一应俱全,公司真是把关怀送到了我们心坎里。”入住职工感慨道。走进宿舍楼,暖意扑面而来,宿舍楼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外墙保温系统,配备24小时热水和电暖气,即使夜晚室外零下,室内温度也会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房间内标配衣柜、书桌、独立卫浴等生活设施。
家园聚力,激活项目建设“红色引擎”
“过去职工住在临时板房,下班后活动空间有限;现在有了温馨的宿舍和后期丰富的文化设施,大家的归属感更强了,工作劲头也就更足了。”项目生产准备负责人介绍道,如今,站在宿舍楼顶远眺,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热塔直指苍穹。这座“党建+暖心”的职工家园,正见证着中国电建建设者们在高原上书写“绿色能源”与“红色担当”的双重答卷。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这座“党建+暖心”的职工家园,是甘肃分公司以“职工群众为中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鲜活实践,让职工在高原上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