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市企业财报发布 映射中国光伏业困局
来源:人民网 | 0评论 | 3970查看 | 2012-07-04 15:26:00    
  中国几个世界级光伏企业的一季度财报出来了,好像商量过似地都不忘说上一句:今年没有扩产计划。记得去年一季度财报出台时说的却是另一个意思:要做到世界排名第几。那时,专业网站隔三差五就有新的产能排行表出台。今年也有,排列的却是谁亏损的少。说光伏产业难,路人皆知,有多难,为什么难,要难多久却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更令人焦急的是,一有重大消息,或政策出台,或企业倒台,既有证券公司投资分析出台,不时也有对产业缺少深度了解,只对消息进行联想的文字,二级市场反应倒也迅速,是否赚钱却是另一回事。理性的股票投资,是建立在对产业、企业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说到光伏产业,如果不考虑大盘走势,一年之内,犹如一枝风雨中的玫瑰,投资者只宜观赏,不宜触摸。

  光伏产业的调整比大多数人想的要深。不久前网上报道,有位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官说:中国光伏产业并不存在供大于求问题,只是因为欧洲市场缩小了。“一碗豆腐,豆腐一碗”,怎么说都可以,就是别说这个产业没问题,否则实体、虚拟经济的投资人依此话进行正向操作一定亏钱。这个市场是严重的供求失衡的市场。先看供给方,按照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2011年初的说法,全球光伏组件的产能已然70GW;再看需求方,2011年全球光伏电站安装量,业内采用率最多的数据是27.5GW左右。从以往市场经济发展实证看,比例失衡超过20%的供求关系是一定有问题的。当前全球光伏产品是供大于求2.55倍,并且有产业链产品10GW以上的现实库存。这些是在占全球市场近80%的欧洲非但没有缩小,还在增加的前提下发生的,即使欧洲市场不缩小,全球光伏市场也是绝对过剩不是相对过剩。预测一下今年的供求关系吧,抛开去年8月份前疯狂投资今年变为现实的产能不算,供给仍旧维持70GW;过去的市场风向标德国和意大利,去年需求量是17GW,今年应有下调,但是中国和美国定会补上这个差额。特别是中国,去年是2.5GW左右,今年应是5-6GW,即2012年的需求量应以27.5为中轴上下有限变化,有所增加是大概率。总之,这个产业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改,深度调整的强烈需求无可回避。

  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形势会使光伏产业发展难上加难。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的政府和企业投入,在全球经济形势还在讨论是否会“二次探底”和现实极为严峻的“欧债危机”大背景下,拿出大把的钱救光伏产业于水火之中是不成立的。或按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经济萎缩的时候,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提振市场需求,鉴于光伏的能源行业特性,加大对此投资不失为宽松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好手段之一。2009年中国的“4万亿”,加上其他原因,确实让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虚胖”了一下,但这一次这种可能性为零。

      先说中国,前两天发改委一位高官已经明确:不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再说美国,虽然“量化宽松”,但去年底以来,有政府5亿多美金支持的光伏企业solyndra的破产,加上页岩气的意外发展,对扶持光伏早已是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最后再看举足轻重的欧洲市场,“欧债危机”的深度和长度远未有结论,在欧盟各国各说各话,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是否提供给希腊而锱铢必较的时候,不但难以听到对光伏扶持之声,倒是纷纷推出减少补贴的法案。总之,不少业内人士,企盼重温2009年光伏市场因流动性宽松而短期暴涨的历史只能是一厢情愿。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振的形势下,除了中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外,各种可能的救市因素面对光伏产业,恐怕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光伏产业调整的时间比大多数人想的要长。既然严重供大于求,必然就有深度调整,调整时间少则一年。此次中国光伏产业调整,先期一定是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为主,后期才是以优秀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增量变化为主。先说企业数量调整。光伏属能源行业,根据能源企业必然规模化的事实,则中国已有的500家光伏企业,经过这一调整,胜出50家只多不少。为什么说调整时间要长?数量的大幅减少需要时间,在中国这样数量的减少更需要时间。去年中期以来,全球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平均下调50%以上,市场急剧变化,先有以solyndra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企业宣布进入破产程序,后有以全球最大光伏企业之一的Q-cell为代表的德国企业接二连三的宣布进入破产程序,以至有人在问曾是全球第一生产大国的德国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会否全军覆没。相对这种对市场调整应有的反应和速度,愈发显得市场占当今全球份额50%以上,产能占70%的中国光伏企业表现“异常”:公开消息只有“浙江协成”一家多晶硅原料生产企业进入破产的法律程序。

    企业家的面子、国有银行的坏账处理办法、地方政府的形象等非市场化因素,在严重阻碍着光伏产业的市场化调整步伐,在延滞行业调整的时间;再说价格走势。以原料多晶硅为例,已经接近底部,每公斤20-23美金早已在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成本线以下。市场本可以此为基础展开调整,但是,因为有严重的非市场因素存在,使得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还应下调,市场需要多个“英利”这样的“搅局者”,强迫无竞争力企业出局。有国际专业机构分析称,今年组件价格比去年还将下调29%。只有大批缺少竞争力企业出局了,先进技术、规模效应、品牌影响和售后服务等要素在产品竞争中的优势才能凸显,中国的光伏企业竞争才能进入正常市场状态。总之,本轮调整应分两个阶段:先是挑战极限的价格发挥挤出效应,是企业数量调整为主阶段;后是价格调整的主导作用让位于技术提高,是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竞争阶段。只有到那个时候,当股票市场投资者发现光伏企业技术进步信息不断的时候,这个行业值得关注、长期投资的时代就到来了。

  分析光伏产业,有两个重要前提一定不能忽略:一是这是一个政策扶持的市场,要紧密关注扶持政策的变化;二是当前虽然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危机,但光伏市场的需求并未缩小,甚至还在稳步放大,关键要看这个市场归入了哪家企业的囊中,并且是否赚钱。分析今年中国的光伏企业业绩,肯定是让股票市场投资者失望的结果。“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几百家未上市企业是争取生存希望的问题,上市企业是争取亏损得更少的问题。境内外已上市企业短期内不应有生存之虞,会有三类情况并存:一类是理论上应该破产的企业,但是“已经大到不能破产”,可以关注其新闻;一类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在增加,利润却在大幅下降,可以不去关注;最后一类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增加的同时,保持微利水平,可以稍加注意。总之,今年光伏企业实现理想收益的应该没有,故投资价值有限。如果一定要寻找机会,两个方面的信息可以特别注意:凸显技术、成本优势并且规模量产的企业和重大的企业兼并消息,后一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