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4487查看 | 2015-07-29 11:31:00
本世纪初以来,智能电网的理念逐步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萌发,并逐渐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以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电网的内涵、构架、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总体而言,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及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就智能电网的概念来说,全球仍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分析国际、国内种种智能电网的定义可以发现,智能电网定义不统一甚至差别较大,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智能电网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同,由于国情、发展阶段、资源分布及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各国智能电网在发展的目的、重点、步骤等方面有区别。二是对智能电网包含的范围认识不同,如智能电网是配电网还是包含了发电端和用户侧的整个电力系统。三是对智能电网以什么样的技术来支撑认识不同。
仅从发展智能电网的目的来看,各国有明显区别。中国科学技术部《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英法德等国家着重发展泛欧洲电网互联,意大利着重发展智能表计及互动化的配电网,而丹麦则着重发展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日本智能电网的核心是建设与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开发相适应的电网,解决国土面积狭小、能源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韩国的智能电网研究重点放在智能绿色城市建设上;澳大利亚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工作集中在智能表计的实施及其相关的需求侧管理方面。而英国《卫报》网站2015年6月22日撰文称:对于欧洲来说,能源效率是关键,智能电网是推广低碳技术和实现经济脱碳化的一个平台。对拉丁美洲而言,建造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在于抑制窃电行为。对中国而言,智能电网更大的意义在于打造一个能够与巨大电力需求相匹配的坚强电网。而对美国和日本来说,建造智能电网主要为了加强电网的适应能力以便在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持电力的稳定供应。可见,智能电网的目的不同是大家公认的事实,针对各自不同国情发展智能电网也是大家的共识。
2015年7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号),提出了中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可以说,这是中国自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先后提出智能电网发展计划,到2010年3月“加强智能电网建设”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再到2012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部发布的《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以来,全面、系统阐述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权威性、政策性文件。《意见》使中国智能电网建设主要由企业推进、各领域分散探索、局部发展以及技术与政策间不平衡,向有序、协调、规范性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电力技术发展和相互间的融合必然影响国际合作;智能电网标准的国际化也将使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协调发展的趋势。中国正处在智能电网规划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凝聚国内共识、形成合力,探求智能电网与“互联网+智慧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关系,加强与世界同行的交流、创新,有必要从本质上进一步厘清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的不同定义(描述)分析
采用规范的文字表达方式定义智能电网。百度百科对“定义”的定义和解释是:定义(Definition):是透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被定义的事务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还有,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种差+属”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GB/T15237.1-2000术语工作 词汇 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3.3.1 中的对“定义”的定义:描述一个概念,并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的表述。对“特征( characteristic)”的定义是:“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特征是用来描述概念的。”
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大量对智能电网的定义或描述、解释。下面选用美国、中国政府部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的定义或者描述,归纳分析智能电网的基本属性。美国《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7)》(EISA)中的定义:智能电网指的是现代化的电力网络传输系统,可以监测控制每一个用户及节点,并保证信息及电能在发电厂、设备及其间的任意点双向流动,可以监控、保护并且自动优化与之相连的设备运行,这些设备包括集中和分布式的电源,以及通过输电网和配电网与之相连接的工业用户、楼宇化系统、储能装置、终端用户及其自动调温器、电动汽车、电器及其他家用设备。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意见》中提到: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国家电网公司对坚强智能电网的表述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首先分析“智能”、“电网”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中的“智能”不是指常规的自动化,而是智能化。自动化是相对于由人直接操作而言的,即把人在现场直接操控的一些工作交由机器执行,或者由人在远程指挥完成。即人在自动化中仍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出指令的主体,而自动化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如同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步枪等。智能化是指机器或者系统,根据人设定的目标和条件,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虽然自动化及智能化系统仍然受人控制,但是人的作用由发出指令过渡到设定功能。我国一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有些环节已经不仅限于常规自动化功能,还能够实现在线自诊断,并将诊断结果送往远方主控端。因此,智能化是构成电网系统区域子系统或者整个电网为了实现新的重大功能所具有的智能。这些重大的功能包括能源变革中的电网安全、经济、绿色运行。
其次,智能电网中的“电网”不是指常规的电网而是新型电网。常规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各等级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通常包含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电力网的任务是输送与分配电能,改变电压。而新型电网中,“电网”的概念有所拓展,一是增加了大量不同性质的“储电”方式,包括抽水蓄能发电、新型储电系统或设备,包括对高载电生产厂(如电解铝)通过智能化改造以起到移峰填谷的“储电”作用。二是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使原来的单向电力“用户”成为双向电力“客户”,相应地需要对原有的电网进行硬件改造以满足电网安全的需要。三是电网的概念将延伸到发电端,根据需要包括部分或者全部发电设备。
再次,智能电网是一个整体的新概念,不是“智能”与“电网”的简单叠加。一是不能用“智能”简单定义传统“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