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胜技术:全力推动“光热储能+”在青海规模化、独立化发展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浙江可胜技术股有限公司 | 0评论 | 311查看 | 2025-05-09 10:20:53    

4月29日,青海省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的招商引资推介会。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作招商引资推介。浙江可胜技术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胜技术)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金建祥作为企业代表发言。


image.png


金建祥对青海省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对可胜技术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可胜技术在青海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他表示,青海省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基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胜技术在青海发展的十五年,正是中国光热产业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发展的生动缩影。从2013年建成中国首座、全球第三座商业化运行的新一代光热电站——青海中控德令哈10MW光热电站,到2018年建成全球首个且唯一发电量超过设计值的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再到2024年取得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储能时间最长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青海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权,可胜技术持续加大在青海的战略投资,赋能青海光热发电及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金建祥表示,可胜技术在光热发电领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海西州特别是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多年来,青海省各级政府秉持高效务实的服务精神与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企业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保障推进项目落地。


image.png


未来,随着海西州千万千瓦光热项目的规划落地,可胜技术将积极开发建设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发电产业链基地,全力推动光热发电在青海规模化、独立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在听取了金建祥的汇报后,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高度肯定了光热发电技术的领先优势与战略价值,并赞许了可胜技术在推动光热发电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重点关注了光热产业成本下降趋势及青海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情况,对当前一批光热项目度电成本已降至0.55元/kWh给予了充分认可,更对未来2~3年内光热发电度电成本有望下降至0.45元/kWh充满着期许,同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青海资源禀赋,持续推进产业协作、项目落地,增强当地发展动能。


延伸阅读:


格尔木3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采用“三塔一机”设计方案,配置14小时熔盐储能系统。该项目将采用可胜技术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及装备,预计年发电量达9.6亿kWh,年节约标准煤约26.3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2万吨。


image.png


可胜技术成立于2010年,是可信赖的熔盐储能光热发电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塔式光热发电与熔盐储能的技术研究、装备研制与工程化应用,深度聚焦光热发电及多能互补发电业务,并积极布局以熔盐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应用领域,致力于通过先进、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绿色清洁能源。


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及工程实践,可胜技术已成功掌握从聚光、集热、储热到发电的全流程塔式光热发电核心技术,并建立起光热发电全产业链,实现了核心装备的产业化、国产化。同时,可胜技术开发了一整套高温熔盐储能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系列涵盖工艺包设计、关键设备集成、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系统调试及运维等专有技术。


截至目前,可胜技术光热业绩装机规模已达1360MW,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吉林等多个省份,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业绩超过1GW的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提供商。


可胜技术成立于2010年,总部坐落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推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可胜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已申请专利417项,参与、牵头国际国家标准33项,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31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技术奖项6次。


截至目前,可胜技术光热项目累计装机1360MW,其中已投运塔式光热项目3个,在建大基地光热项目11个。其中,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发电量超过设计值的塔式熔盐光热电站,连续三年实现达产目标,并获得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设计已达到全球同类技术的最先进(state-of-the-art)水平。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