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朱文廷 |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网 | 4评论 | 6211查看 | 2012-12-26 13:47:00
要谈任何一个具体的产业,首先,还是离不开先看宏观面。2013年,作为新十年的开局之年,我们可以预见的有四点。
一是适度宽松。作为新的开局之年,一切从紧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无论货币、财政的走向,一定会更具体针对,而不再是大而化之。对于自主创新、科技转型、利国利民的朝阳产业,会更有针对性的倾斜;对于那些靠囤积居奇、欺行霸市、蛊惑人心发展起来的畸形产业,则可能会有一些针对性的纠正。
二是开拓。所谓开局,在规模上是很难见速效的,开拓则可以。对于模式的创新、技术的革新,是开局者更愿意看到的。凡是真正具有开拓性的,13年会是你最近遇到的最好的一年;凡是着实平庸的,好自为之吧。
第三点可能看到的人并不多,那就是随着反腐尤其是倡廉的深入,比如最近热议的“轻车简从”,整个行政效率和行政所占据的那部分生产力效率成本会发生量到质的变化,灰色成本、隐性成本的降低将是实体经济的一个长期利好。
第四点不能算是个好消息,那就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肿瘤性风险并没有真正被切除——它也是不可能被手术切除的。办法只有一个,中西医结合!只有更多、更快、更强的生产力发展,才能标本兼治地填补人类用花花绿绿的票子挖出来的超级欲壑。现成的药就有几贴: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集约化大农业、愈加分布互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新能源。
看完宏观,回到具体的产业,思路是从过去看将来。一句话,我们扛过了痛苦的2012,我们憧憬光明的2013!为什么说痛苦的2012呢,就说几个典型事件就足够了。
第一个国家层面正式立项的内蒙光热发电项目,历整整一年之寒暑,依然“近在眼前,远在天边”,0.938元的中标电价,连他自己都扛不住,别说整个行业了。
三亚的某知名光热发电项目,锣鼓喧天地并入了电网,却始终没了下文,成本电价到底做成了多少,真的是只有“谁用谁知道”;天津那个,干脆就“光荣”了。
几个有幸“长”得挺大了的行业大佬(我就不点名啦),都哇啦哇啦两三年了,真让他们建个把10兆瓦级的商业示范电站,得,都哑巴了。倒是两家名不见经传的江浙企业,麻麻利利地就在青藏高原上真枪实弹干了起来。
老外更绝,死扛着离谱的2元多的成本电价水平不肯松口,就像当年几大电信制造业巨头进入中国一样,盼着逼着中国政府给个“冤大头“水平的补贴电价。结果这个没盼来,却是盼到了个”西门子宣布退出太阳能发电行业“这样的尴尬新闻。
对于2013年的憧憬,我想把几个问题带给大家。
第一个问题,怎么与刚才讲的宏观面包括政策面对接?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这么简单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你国家给我什么什么,我就能怎么怎么”的思路了,三亚论坛上我就提过,更好的逻辑可以是“国家给我什么什么,国家就能怎么怎么,因为我们是怎样怎样的,我们的计划(或者叫路线图)是这样这样的…”。这里面还真不能有忽悠,信息时代,谁都忽悠不了谁,就像前几年那个某某说的,“我们的光热发电成本啊——3毛!(比火电都便宜)”,结果还不是光忽悠自己了,也害了整个行业。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第二个问题,行业要大发展,怎么与资本对接?光我们自己有信心是不够的,怎么让“钱”这个大爷也有信心?前面说,明年总的资金面可能不会偏紧,但是经历了“海啸”的资本、金融,包括刚刚经历了自身寒冬的、曾经浮躁的VC/PE界,他们很可能还是”过份“谨慎的,从什么都敢投180度地变成”天天看项目,天天喊找不到好项目。
好吧,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又必须先看这第三个问题——行业自身的问题。任何行业要做大做强,无非两张王牌:模式!技术!我们自己端得起这两张王牌吗?新十年也好,新三十年也好,再光靠“引进消化吸收”这条老路是不行的,高端制造业在回流,低端制造业在外流。作为这个新兴产业里的一员,先锋式的一员,我准备好了,你呢?
最后一个问题,回看每个行业的发展史,同时也都是一个大佬级人物的成长史,一如马云之于电商、柳传志之于PC、任正非之于电信、张瑞敏之于家电…我们未来的马柳任张在哪里?
(作者系上海晶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文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