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阜康多能互补项目光热工程吸热塔成功封顶
发布者:xylona |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 0评论 | 308查看 | 2025-08-21 09:36:33    

8月19日,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中10万千瓦光热工程的核心设施——吸热塔筒壁顺利完成封顶


1.jpg

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10万千瓦光热工程吸热塔封顶。记者移志向摄


这座当前高度达189米的吸热塔,在后续加装吸热器、熔盐管道、储气罐等集热系统关键装置后,总高度将达到236米。“吸热塔是光热项目的‘心脏’,我们围绕它配置了15697面定日镜,呈类圆形交错布置,从高空俯瞰宛如一朵巨型向日葵。”鲁能阜康市10万千瓦光热项目负责人谢建伟介绍,每一面定日镜都能精准追踪太阳位置,将太阳光反射聚集到吸热器上,通过加热吸热器内流动的熔盐,再利用高温熔盐与水的热交换产生高温蒸汽,最终驱动汽轮机组发出清洁电能。


据了解,该10万千瓦光热工程共需安装定日镜超1.5万面,截至目前已完成1.1万面的生产与安装任务,占总安装量的70%。作为总投资约60亿元的重点项目,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创新采用“配套储能推进路径”模式,同步建设9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和1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均上网电量可达16.75亿千瓦时。


2.jpg

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10万千瓦光热工程吸热塔封顶。工人们正在安装设备。记者移志向摄


“项目通过‘光热+光伏’的多能互补模式,白天可利用光伏弃电加热熔盐转化为热能储存,夜间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24小时稳定供电。”谢建伟表示,这种模式能有效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为“双碳”目标达成与新疆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中国绿发首个百万千瓦级荒漠治理项目,该工程还首创“板上聚光发电、板下生态修复”的荒漠治理新模式。在镜场阴影区域种植耐旱牧草,构建起“光热发电-牧草种植-畜牧放牧”的三位一体生态链。既保障了牧草生长空间,又通过科学设计减少牲畜碰撞设备的风险;同时通过加高立柱,提升了设备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稳定性,最终形成荒漠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协同发展的综合效益模式。


3.jpg

该项目通过15697面定日镜将太阳能反射汇聚到吸热器,吸热器将其转化为工作流体的高温热能。记者移志向摄


谢建伟透露,项目建成投运后,仅10万千瓦光热项目每年发电量就可达1.2亿千瓦时,等效节约标煤4万吨,能满足约8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借助“光热+光伏”的多能互补优势,项目将持续稳定输出清洁电力,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重要力量。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