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太阳能发展的“中国速度”
发布者:wwh | 来源:中国电力报 | 0评论 | 2840查看 | 2018-12-26 16:57:39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40年光辉历程、40年沧海桑田。在过去40年中,我国太阳能产业借改革开放东风,乘全球新能源发展之势,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如今,我国太阳能产业已经快速成长为世界工业之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之一。同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在“飞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温暖和照亮着千家万户。


太阳能产业四十年砥砺前行发展迅猛


1984年,我国第一座离网10千瓦光伏电站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岔乡建成发电,我国太阳能开发建设大幕由此正式拉开。该电站见证着我国太阳能发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


四十年砥砺前行,我国太阳能产业实现迅猛发展的背后与一代又一代太阳能人辛勤的付出和汗水,以及政策的鼎力支持紧密相关。


在改革开放40年太阳能发展过程中,受政策支持的多项重大太阳能光伏工程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早期的“中国光明工程”“西藏阿里光电计划”“送电到乡”等国家计划,以及后来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光伏领跑者计划、光伏扶贫工程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2007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试验研究,示范先行,产业发展程度低,基本没有实现市场化运行,可以称为“铁器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2007~2010年,就是政策推动发展,积蓄能量,可以称为“青铜时代”。200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太阳能发电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这个阶段装机容量每年以100%以上速度增长。到2010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91万千瓦。


第三个阶段是2011~2013年,产业开始规模化发展,可以称为“白银时代”。这个阶段出台了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标杆上网电价,将分布式光伏项目补贴从容量补贴转向电量补贴,并将光伏项目审批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并网项目成为主流,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迅猛。到2013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超过千万千瓦,达到1943万千瓦。


第四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产业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补贴缺口和弃光问题的出现,2014年我国光伏开始实行标杆电价、补贴退坡以及光伏发电年度指导规模管理,加之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与并网时间的挂钩,各地连续几年掀起了光伏抢装潮。在抢装潮的带动下,光伏发电发展由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光照资源大省扩大到中东部十多个省区,中东部户用分布式光伏异军突起,进入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家。多重有利因素叠加,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实现了历史性大发展。


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从2006年底的8万千瓦增长到2017年底的1.3亿千瓦,提前完成2020年1.1亿千瓦的发展规划。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6474.3万千瓦,新增装机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缔造了全球太阳能光伏发展的“中国速度”。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太阳能产业链


善积跬步,方至千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太阳能产业“一穷二白”,为了发展民族产业,我国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开始引进国外电池生产线,相继在浙江、云南、河北等地成立了相关机构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用于国内离网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进入2000年以后,在国内外市场带动下,无锡尚德等一批企业成立,开启了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历程。


到了2005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达到200兆瓦左右,占全球产量的11%,太阳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是,这一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80吨,仅占当年全球太阳能电池耗硅量的0.3%,国内太阳能电池行业所需的多晶硅95%以上需要通过进口解决,这也正是所谓“两头在外”的多晶硅供应在“外”(另一头指太阳能电池成品大部分出口国外),这一不利因素掣肘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


有压力就有动力。为改变“两头在外”的不利局面,当时包括无锡尚德在内的一批太阳能企业领头人充分利用国内的产业配套优势及国内外市场、资本和人才等有利条件,快速发展壮大企业,逐步带动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如今,我国光伏产业已经由“两头在外”的典型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转变成为全产业链全球光伏发展创新制造基地。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24.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6%;硅片产量约为90吉瓦,占全球总产量的83%;电池片产量68吉瓦,占全球总产量的67%;电池组件产量达到74吉瓦,占全球总产量的71%。


随着近几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与组件规模迅速扩大,光伏电池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商业化产品效率平均每年提升约0.3%~0.4%。2018年上半年,我国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其中,天合光电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IBC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5.04%。


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成本显著下降。目前,我国一条100兆瓦电池片生产线的工艺设备的投资下降至5300万元以内,而在10年前,大约需要1.6亿~2亿元。10年来,随着组件价格的不断下降,我国光伏发电造价下降了90%。2018年,我国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整体造价降至6000元/千瓦以下。


随着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及组件价格逐渐下降,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例如,我国第三批光伏应用领跑基地的中标电价较标杆电价平均下降了0.24元/千瓦时,平均降幅为36.7%,最低电价达到0.31元/千瓦时,成为国内第一个低于当地燃煤标杆电价的光伏电站。


另外,近几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热发电产业也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绩。2016年8月20日,我国首座储能光热电站——中控太阳能德令哈1万千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并网发电,该电站的成功投运表明我国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在首台套商业化应用中完全实现国产化;2018年10月10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万千瓦光热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大规模光热技术的国家。


如今,我国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中下游完整太阳能产业链。


光伏“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


从“光伏制造大国”到“光伏制造强国”,从“中国光伏世界造”到“世界光伏中国造”,近几年来我国光伏制造企业一直怀揣这样的理想,奋发向上,拼搏进取,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如今,国内已有相当一批光伏制造企业从最初的“落后者”成为世界的“佼佼者”。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2017年多晶硅产量24.2万吨,是2005年的300倍,全球占比54.8%,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多晶硅企业中我国占6席;2017年电池组件产量75吉瓦,是2005年的375倍,全球占比71.1%,全球排名前十的电池组件企业中我国占8席。


来自行业的数据还显示,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1年全球第一。其中,2017年我国组件累计产量300吉瓦,占全球装机的四分之三。目前,全球超过60%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中国制造。


基于技术、成本、产量优势,近年来,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光伏企业积极优化生产布局,主动“走出去”,在全球成本洼地或市场集中区域建设生产工厂,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和更好接近市场,以此开辟新的贸易通道。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近20家国内光伏企业在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制造工厂,已建成电池和组件产能超过5吉瓦。


此外,我国光伏企业还在海外开发光伏电站,包括开展EPC工程、合作开发光伏电站等。同时,一些国内龙头光伏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快速切入国际市场,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上受到光伏补贴退坡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今年上半年,电池片和组件出口总额66.2亿美元,同比增加24.7%;组件出口量约34吉瓦,已超过2017年全年出口量。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来路,不难发现,我国太阳能产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步步发展壮大,历经风雨与沧桑,经受挫折与磨炼,由稚嫩青涩变为成熟稳重,由默默无闻变为世界知名。展望去程,一代又一代太阳能人将沿着前辈们的奋斗足迹,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