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企业对电力现货市场有哪些顾虑?
发布者:lzx | 来源:电网头条 | 0评论 | 4027查看 | 2019-09-11 17:26:36    

8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持续引发热议。甘肃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省份之一,自去年12月27日启动试运行至今已大半年。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的怎么样?各市场主体又有怎样的困惑?电力现货市场是否起到促进新能源消纳、发现价格信号等作用?带着疑问,8月下旬,记者走访了国网甘肃电力调度中心、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及部分参与现货市场的主体,将所见所听所思整理为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调查系列,本文为第二篇。


“我们都希望模拟试运行的时间长一些,进入试结算的时间晚一些。”如果不是亲耳听到甘肃一风电企业负责人这么说,还真不敢相信。


为何风电企业会对“以消纳新能源为导向”的现货市场有所迟疑?甚至自曝“恐惧”?


风电的老伙计火电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今年下半年以来,甘肃火电频频爆出破产、被转让的新闻,幸存的火电企业对电力现货市场寄予了求生的希望。


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火电与风电关系的两面性更加凸显:是竞争对手,也是亲密伙伴。


风与火,他们有困惑,也在努力突围。


困惑


“全电量参与报价,集中优化出清”。目前,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是单边市场,只有发电企业参与报价,风电企业与火电企业都想多发电,但现货市场的盘子有限,出清的规则又是全网购电成本最低。


要拼“出货”,也要拼“价格”,怎样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风与火确实很困惑,也很关切。


以风电为代表的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最大的困惑还在“市场”中。


一则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恐惧。


“虽然现货市场可以二次报价,但还有风险,偏差电量的损失负担太重。”甘肃一风电企业市场部负责人的担忧并不是个例。甘肃电力调度中心计划处负责人深有体会:“新能源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叠加了新能源企业的不安全感。最初参与现货市场报价的新能源企业不算多,后来才逐渐提升到90%以上,但依然有少部分新能源企业不参与市场。”


二则对市场的规则没吃透。


目前,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已经出台了包括整体建设方案、管理、交易、结算、信息披露等在内的“1+7”规则。规则比较完备,但没有能理解规则的人才,新能源企业很尴尬:“没有懂市场、懂电网的人才愿意来大戈壁滩,各个场站还是由运检人员来报价。”“本来运检合一就人员紧张,现在要报价,有点适应不了。就连国网组织的多次培训,几个场站都要派人轮流去,没有一个真正从头到尾都弄懂的。”


三则对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不了解。


“他们连和自己竞争的场站出力都不了解,怎么能报出有优势的价格?”甘肃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但困境在于,新能源场站自己的短期预测准确率就不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场站的情况。甘肃一风电企业负责人承认了这个事实:“我们关注点主要在怎样提高自己预测率上,心思还不在其他风电场上。”另一风电企业市场部负责人也表示:“确实顾不过来。我们现在8个场站都是分别报价,一个企业内都有竞争,更别提关注其他企业。”


三个问题的具体“症状”就是新能源发电企业报价存在困难,或者说还没有形成一套自主的报价策略。


火电企业市场经验比较丰富,“在市场摸爬滚打这些年,对市场规则很理解了。”甘肃一火电企业发展部负责人很自信。自信不代表没有困惑,如何在一个保障新能源消纳的市场规则中生存下去?这代表了甘肃火电企业内心深处的焦虑。


火电扮演的角色,更多在与现货市场相辅相成的辅助服务市场中。新能源富集地区对火电机组的灵活性要求很高。说白了,新能源大发的时候,火电机组压下来,新能源出力偏紧时,火电机组增开增发,新能源上网后造成的电网频率、电压问题,还需要火电来“平复”。


甘肃一火电企业负责人表示,在能源转型的当下,火电企业支持新能源发展,但“目前我们调峰调频的辅助服务费还不足以覆盖成本,调压还没有有偿服务机制,共享调度还存在省间壁垒。我们发电企业和电网一样,承担很多社会责任,但总得活吧。”


此外,风与火也对电网不够理解,特别是对安全的认识不够到位。


新能源企业会疑问:“为什么我们明明报价低,电却送不出去?”火电企业也会质疑电网设备利用率,甚至会觉得电网企业太把安全当回事儿,“是不是拿着安全的旗号来压我们?”这些困惑在电力市场完善的当下,显得盘根错节,但也并不意外。


关键在于如何突围。


突围


今年5月,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先行一步开始试结算;6月,全国首批8家试点的电力现货市场全部模拟试运行;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9月,国网首家开始试结算运行的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开始按日结算。整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都在有序进行。


新事物的成长期会有不少问题,但往往也蕴含巨大机遇。怨天尤人没什么意义,无论火电还是新能源发电企业,重在转变心态,主动出击。


火电企业已经在行动。


一是考核机制更加市场化。


从注重发电小时数到实际的利润收益。曾经为了争“发电小时数”,有的火电厂不惜低于成本价报价,越压越低,恶性循环。“关键还是机制问题。考核的导向不理性。”甘肃一火电企业发展部负责人表示,他们早就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现在考核加权中,利润是最重要的,这对承担不少辅助服务的火电来说也最公平。


但还有部分火电企业由于上一级公司的考核导向,依然在发电小时数与利润间纠结。“有几次报价就反映出这种问题,这种老思维很严重,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有害无利。”甘肃电力调度中心计划处负责人很无奈。


二是新业务的探索,主动参与综合能源服务。


有关人士坦言,火电以往发展过程中投入产出比较低,有挖掘空间,特别是人力、技术、管理要素,质量较高且丰富。长期以来,火电企业位于“生产端”,和用户侧联系的少,电力现货市场给了火电企业与用户更多直接对话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综合能源服务上。目前,一些火电企业陆续开设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试水新业务。“总的来说,让人力要素流动起来,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了,也是最灵活的要素。”甘肃一火电企业发展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能源发电企业作为电源“新贵”,也需自身“以德配位”。


一是做好新能源短期预测的准确性。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中,新能源企业虽然可以“二次报价”,但靠规则加持的优势并非自己的优势,甘肃一风电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对这种优势有所警惕:“我们一切工作都围绕提高准确性,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天气预报;二是及时和厂家沟通,优化数据模型;三是市场调研解哪家服务公司预测准确率高,选择多家公司综合预测。”


二是要克服恐惧市场、依赖政策的心理。


早期风光机组,在投资过热时上马,投入价格高,相关新能源企业对国家补贴有依赖心理,甚至表露“如果退补就考虑退出市场”的情绪。靠人靠天不如靠己,国家补贴本身是为了在在新产业上线上“扶上马并送一程”,但并非长久之计。新能源企业要做好心理建设,等靠要不来光明未来,钻入市场,知彼知己,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战斗力。


三是做好人员的招聘、培训工作。


新能源企业亟待做好报价员的培训工作,固定专人,建立统一的报价机制。以前企业内各个场站由运检人员兼做报价员,一来并不专业,报价的优劣程度无法把控;二来场站分别报价属于企业内部内耗,效率太低;三来甘肃风电场多在荒凉戈壁滩,招徕专业人才有一定难度。“我们目前的招聘计划主要想招懂电网、懂大数据、懂市场的。”甘肃一风电企业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关于企业管理的问题,我们也有建议,只能等集团的决定。”


电力现货市场从成长到成熟需要过程,出现问题也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困突围。


在股市里,赚与赔,多与少,靠的是自身的判断力、分析力和实力。愿赌服输,拒绝“怨妇”心态,是发电企业适应市场的第一步,也是市场能作为有效调节手段的“舆论场”。


健康的电力市场,与市场主体建设,都要经历一段时期。


现货市场中,风火道阻且长。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