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役军下海 光热电站不是忽悠工程
发布者:cspplaza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0评论 | 9403查看 | 2013-05-06 15:50:00    

两个月前,深圳,当57岁的科学家郑役军拿到国家能源局下发的“路条”时,顿时热泪满眶。


这可是一份不同凡响的国家级的“路条”,即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金钒能源甘肃阿克塞太阳能热(简称光热)发电站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


它意味着,深圳的企业将在中国西部建设亚洲第一座高温熔盐光热发电站!


光热,是比光伏技术门槛更高、发电成本更低、环境污染更少的产业,堪称新能源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少数发达国家也刚开始研发建设。


深圳市金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钒),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却能够在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一鸣惊人,成为行业领跑者,原因何在?


民企“揭皇榜”——


左手攻坚钒电池,右手光热发电站


南山区西丽国际E城D栋,金钒的总部。在二楼一间普通而敞亮的办公室,总经理郑役军微笑着迎了出来。


环顾这层千余平米的办公楼,员工各自紧张地忙碌着。“官景栋董事长负责外部金融业务,我带队研发和经营生产。”郑役军告诉记者。公司于2011年成立,注册资本8000多万元,由深圳市核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图门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


图门是英文TWOMAN的谐音,金钒的确就是两个男人的结晶,他半开玩笑地说。两家公司此前分别活跃在核电建设及蓄电池和新能源领域,称得上强强联合。金钒发展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钒电池研发、制造和商业化应用;另一则是太阳能热发电站投资、建设和运营。


两岁年轮,印证的却是黑马奔腾。金钒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钒电池一体化导电板,不仅突破了国际上现有的技术瓶颈,还提升了生产零部件的利用功效;而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上成绩斐然,完成了制造技术的设计及设备生产,攻克了研发难点,先后取得了45项国家专利。“有人说,我们是民营企业揭了皇榜。”


作为现阶段最高端的储能技术,钒电池发展势头强劲,国外研究机构于1984年开始研究并已步入商业化阶段,因投资成本过高未进行大规模发展。国内亦有数家研究机构和民营企业在2000年先后投入研发,但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


“一个是技术瓶颈,一个是投资成本,两个硬伤使得钒电池未能商业化蓬勃发展。


金钒通过两年的研发实验,目前能量密度比现有钒电池产品增大数倍,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并打破了依赖制造设备进口的壁垒”。郑役军向记者展示了钒电池制造设备的图片及录影,“机器现在看上去还有些土气,随着产业化成熟,会变得完善精良。”


记者在宝安黄田1万余平方米的工厂看到,这里有可能成为全球钒电池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及安装的一体化产业链。这里的钒电池产品已通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和中国赛宝实验室等权威机构的测试和检验,产品已在中国南方电网深圳大鹏变电站试用一年多,年产能达30MW/100MWH,今年全面投产后营业额将达到1亿以上,可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通讯、军用等行业和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开放式创新——


科学家“下海”特区里“发芽”


半个月前,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到金钒调研,鼓励扎根深圳,充分利用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注重技术产业化的商业模式研究。


其实,看似天方夜谭的新能源梦在深圳激情绽放,源于开放式创新,离不开市场导向下的体制创新。


中国为什么不能建一座世界级的光热发电站呢?作为中广核集团太阳能技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光热发电技术是郑役军多年致力研究的方向,不仅在业界学术地位高,还参与建设了中国第一座光伏电站项目。适逢国家推动新能源发展契机,他再也按捺不住了。


然而,这一理想无法在国企实现。“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国企投资审批程序相对繁冗复杂,等到通过时我可能已经退休了;二来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前期科研费很庞大,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投入可能没有成果,国企现有体制难以接受。”


思索再三,55岁的郑役军毅然于2011年辞职,辗转携手董事长官景栋创办了深圳金钒公司。


放弃国企的工作,失掉高额年薪,一头扎进市场的大海,郑役军的冲动首先得到太太的理解和支持,把家中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全力支持科研。


而与官景栋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深圳创新文化的特质。郑役军说,建光热发电站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忽悠工程。由于中国的光热发电核心技术与设备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依靠进口,要有所突破,只能靠自主创新,将关键技术国产化。可这需要巨大的前期科研资金投入,官景栋一声不响地就将5000万“砸”了进来。


“两年来公司账目只出不进,确实存在着巨大风险,连我自己都一度很担心,万一研发失败,这么多钱都打了水漂,怎么办。”他感叹。官景栋却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科研成功了,我们就为国家和人民作了贡献;如果失败了,我们还是给国家和人民作了贡献。”


共同的使命和坚持,让金钒成功了。2012年11月,金钒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申请并获批在甘肃省阿克塞县投资建设亚洲第一座高温熔盐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说到此处,年近六旬的郑役军不禁潸然泪下,“700多个日夜,无数次的研发试验失败经历,金钒一路风雨艰辛,真的太不容易了。”


为何将金钒落户深圳,答案不言而喻。郑役军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着最为成熟有序的市场环境,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模式,年轻城市生机勃勃,这是一片让人满怀梦想的热土。


在梦想的指引下,金钒从2个人发展到近70人的研发及专业设计团队,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梯,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员为相关研究领域领军者,老专家中流砥柱,年轻人敢闯敢拼,形成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两年来金钒还先后与意大利阿基米德太阳能公司、意大利ENEA公司开展多项合作意向,同时与国内东方电气集团、中广核、四川科新等合作,顶天立地,资源整合,加速了成果产业化。


“领跑”新周期——


深圳总部+甘肃基地=能源梦


金钒的战略布局,体现了对产业周期的合理把握。总部设在深圳,基地建设甘肃,发挥两地优势,实现“光热”领跑的梦想。


“公司生产的钒电池,现阶段主要订单客户就是金钒自己。”郑役军笑看着记者疑惑的表情,站起来用手指着一张标有阿克塞太阳能热发电站字样的背景板,说道:“就在这里。”


这是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区域地图。数百公里戈壁连天,寸草难觅。中间位置圈起的5公里范围,就是金钒在今年2月拿到获建“路条”的光热发电站。


“要在这里施工动土,首先就得用到电,可从百余公里外的城区引电进戈壁,耗时至少需2年,根本等不起。如果选择钒电池储存电能,可随时随地应用,高效还环保。”


能源紧缺是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最大制约之一。我国作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需求尤为突出,现阶段将近76%的比重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发展,给国家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生活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究新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十一五”期间,我国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产业布局逐步形成。随着技术革新和科研进步,“十二五”期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又明确表示将发展光热发电。


光热发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的区别在于,后者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关键元件系太阳能电池;光热发电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并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二者相较,光热避免了光伏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有效降低发电成本,不会造成污染,且通过储存集到的热能,还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


2013年2月,金钒派驻项目经理分赴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首台机组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光热发电站,年发电量达3亿度。“阿克塞的太阳能光照资源极为丰富,交通便利;大面积的戈壁荒滩地势平坦,境内有大、小哈尔腾河流过,水资源丰富,是理想的光热电站建设厂址。”


据郑役军介绍,目前金钒已经完成项目选址、水资源调查、地质勘探、工程测绘、可行性研究、投资开发协议、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和采购、技术引进及设备国产化等前期准备工作。受国家能源局委托,该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并已上报到国家能源局审批,预计于今年6月正式动工兴建。在未来5至10年,光热发电成本有望降低到0.6元/度,逐步具备与水电、火电进行竞争的能力。


而在深圳总部,金钒将带动一批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以金钒为核心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业链,利用深圳的经济环境优势,逐步辐射全国以及海外市场。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