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煤电资源整合的“另一只靴子”,终于在一片争论声中掉落下来,各方悬着的心暂且安放。
据媒体报道,5月20日,国资委下发《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煤电资源区域整合第一批试点首批划转企业名单的通知》,五大发电集团将在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5个试点区域48户煤电企业开始划转工作。
正式文件出台之前,“一省一家”方案已不胫而走,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哗然,众说纷纭,甚嚣尘上,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怼之者谓之,此举无疑是开历史倒车,电力体制改革正处于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关键时刻,如履薄冰。而“一省一家”方案势必形成新的垄断,让电力市场化改革前功尽弃,改革的成果毁于一旦,可谓“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改革前。”
挺之者认为,国资委身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重责,作为电力央企最大的股东方,其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对下属的企业进行优化配置、优势组合。否则,弃之若敝屣,听之、任之、由之在时代变革中悲壮落幕,既是对国有资产不敬,又是对本职工作亵渎。
评论人士注意到,煤电整合并非是国资委一时兴起的即兴之作。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国资委就启动了相关国资重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发展同质化等问题。
电力业界对此前重组的反应之所以波澜不惊,一是因为重组的大多都是别的行业,因而,电力行业权且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是因为涉及电力行业的重组正向效应明显,例如,中国国电和神华集团重组实现煤电一体化运营后,效率提高、经营稳健,效果十分显著,让人难以“挑理儿”。
此次煤电资源整合,与其说令业界担忧的是,“一省一家”方案会让电力改革形成阻力,倒不如说是有识之士对电力体制改革本身忧心忡忡。
尽管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有年,但是,前进的路上充满荆棘,改革中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健全的电力市场体系并未完全形成,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煤电企业有序发展的能力仍不具备。例如,在辅助服务市场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已有部分煤企负屈衔冤地倒卧在“黎明”之前,死不瞑目。因而,“看得见的手”不得不出手相助,力挽颓风。
如果将央企重组这篇“大文章”翻到前几节,则不难看出,“一省一家”煤电资源整合有章可循,无非是此前央企战略性重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专业化整合等方式在煤电领域的又一次试水。
在“一省一家”煤电资源整合方案中,既有打通产业链的整合,又有电源结构优化互补的整合,几乎就是央企集团重组类型的微缩版本。
换句话说,有了前几次央企集团重组的成功案例,这次煤电资源整合可谓轻车熟路、风险几无,何乐而不为?
在“一省一家”方案众议鼎沸的背后,实质是国资改革与电力改革的同步协调问题,以及电力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其实,无论煤电资源如何整合,电力市场都在那里,电力市场的主体——煤电企业也在那里。只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电力市场体系,制定完善科学的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就能见招拆招,煤电垄断何惧之有?煤电又何来垄断之有?
通过煤电资源整合可以看出,国资改革将会进一步触动电力改革,进而推动电力改革,如同一对啮合的齿轮互相作用,带动电力改革向更高层“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