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燃料液态阳光甲醇来了?技术落地可能性几何
发布者:admin | 来源:新京报 | 0评论 | 3495查看 | 2021-12-20 21:16:45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概念股火热。而被称为“终极燃料”的液态阳光甲醇最为耀眼。


12月20日午盘,已7连板的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高新”)报收于12.37元/股,涨幅为8.60%。之前蓝科高新发布股价异常公告,公告称12月8日-17日连续8个交易日,蓝科高新股票收盘价格累计涨幅达100.18%;截至目前,蓝科高新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并表示不涉及氢能源其他领域,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存在不确定性。


实际上,从蓝科高新近几日的公告中可以发现,触发其接连收获涨停板的或是液态阳光加氢站。业内有观点认为,氢能作为零碳能源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路径最佳的能源路径,而液态阳光加氢站被认为为加氢站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是破解我国当前氢能发展中氢气价格昂贵以及加氢站安全等瓶颈问题的建设性方案,可以提供真正廉价的绿氢并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资本已闻风而动,蓝科高新7连板,还有这些概念股大涨


蓝科高新在公告中表示,液态阳光加氢站是公司试制产品,量产尚需时日,其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在该业务领域公司目前没有在手订单,由于市场整体配套设施尚不成熟,不具备市场推广条件;此外,蓝科高新多次澄清坦言不享有相关技术成果,不存在将中氢科技注入的计划。


但蓝科高新的澄清并未让资本冷静下来,蓝科高新股价持续上演连板。实际上,不止是蓝科高新,氢能源板块多只个股皆获市场追捧,包括兰石重装、京城股份、龙泉股份等上市公司接连收获涨停板,呈现出沾氢就涨的局面。


据悉,液态阳光加氢站是蓝科高新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蓝科高新负责装置的产业化制造。


所谓液态阳光加氢站是利用液态阳光甲醇作为氢源的加氢站;而液态阳光甲醇是利用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分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相当于把阳光等可在生能源的能量充到加氢罐里面来利用,这个过程可以形成循环,不排二氧化碳,只是把氢用于加氢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表示,“‘液态阳光’是真正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实现规模化低碳乃至无碳能源的路径。”这或许是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的主要原因,去年1月,全球第一个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正式投入运营,业内认为,这意味着迈出了液态阳光甲醇发展的第一步。


src=http_%2F%2Fnimg.ws.126.net%2F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814%2Fe5740000j00qxt42y000rc000hs00b6g.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2F%2Fnimg.ws.126.jpg


解决了氢能利用的哪些瓶颈问题?无碳、加氢站安全、经济性等


实际上,在今年两会上,李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两份液态阳光甲醇的相关的提案,他认为,液态阳光甲醇和绿色氢能将成为完成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液态阳光技术可规模化解决化石资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李灿在其两会提案中表示,利用“液态阳光”技术可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储存在甲醇中,提供了一条发电-(特)高压输电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运输的新模式,是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各种化学能的枢纽。据悉,去年兰州建成液态阳光合成技术路线试验项目后;今年10月,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在张家口发布液态阳光加氢站应用示范项目。


按照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发布的液态阳光加氢站应用示范项目介绍,液态阳光加氢站设计研发集在线制氢、分离纯化、升压加注及二氧化碳液化回收于一体的液态阳光制氢加氢技术,可日产绿氢50-100公斤,未来制氢产能将提升至吨级。


业内分析称,氢能在实现碳中和路径中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氢能现阶段仍存在一定的瓶颈,而液态阳光技术或将有效解决瓶颈问题。


首先,液态阳光技术制氢可实现无碳、零碳排放。公开信息显示,天然气制氢和石油制氢每制氢一吨分别排放5吨和7吨二氧化碳,煤制氢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对更多,每制一吨氢要排1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而液态阳光技术利用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分解水制氢,同时可回收二氧化碳,实现零碳排放。


其次,从原理上来讲液态阳光技术可解决氢燃料储存、运输、安全问题。常温常压下甲醇是液态燃料,运输方便可长期保存,稳定性更高。在李灿看来,“‘液态阳光’是通过突破高效、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的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制取甲醇,而氢能与甲醇均是稳定可长期储存的能源;甲醇既是理想的化学储氢分子,可帮助解决当前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面临的储运与加注掣肘。”


第三,也是相对关键的一点,液态阳光技术总成本较低。李灿在提案中提到,液态阳光甲醇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绿氢的成本,而绿氢的成本65%以上取决于可再生电力成本;液态阳光加氢站可充分利用废弃能量,同时完全回收二氧化碳。按照业内的预估,液态阳光甲醇制氢路线下的加氢站可以在现有加油站等基础设施上进行改造利用,与现有加氢站相比,包括原材料成本等在内的总成本下降超30%。


尽管优势明显,液态阳光技术目前尚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初级阶段,相关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亟须进一步开展。尽管液态阳光加氢站的总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现阶段未形成规模化,液态阳光甲醇成本目前略高于市售煤化工甲醇。业内认为,随着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电解水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规模化效应的逐步形成,液态阳光甲醇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甲醇燃料电池受关注,技术路线商业化落地仍需较长时间


实际上,这并非是甲醇第一次与汽车工业产生关联。


从2012年起,国家层面就曾先后出台政策推动甲醇汽车的试点,工信部曾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10个城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9年工信部等八部委再次提出: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


但事实上,尽管甲醇汽车已试点推广9年,但仍以陕西、山西、贵州等试点推广为主,并未走向全国市场;目前仅有吉利汽车等少数车企还在进行甲醇汽车的研发。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正式打开甲醇汽车公告申报端口,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围,这也意味着甲醇汽车开始进入新一轮市场推广。


业内有观点认为,甲醇汽车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技术还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短期市场更多是情绪炒作;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曾表示,甲醇存在腐蚀性、低温起动性差等缺点。目前,甲醇汽车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相对于传统甲醇汽车,在氢能风口下,甲醇材料制氢更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曾多次公开表示,绿色甲醇是能量密度高、理想的液体能量储存方式,可以作为能量转换的中枢,液态阳光甲醇可作为绿色氢能载体。与此同时,业内也有部分人士认为甲醇是目前最好的氢制造材料。


但液态阳光甲醇乃至整个甲醇技术路线的落地商业化仍需时日。从效率来看,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分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过程,而有研究显示,太阳能到氢能的能量转化效率不到2%,这是目前液态技术最大的挑战;同时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或需要光热技术,但这也会对整套装置的成本和寿命带来考验。


此外,有车企技术人员表示,目前甲醇燃料技术路线从技术研发、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以及市场化运作的程度来看,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商业化尚需时日。


尽管如此,随着氢能源成为风口,甲醇制氢路线依旧备受关注,也有企业已布局或有布局意向。蓝科高新进行液态阳光加氢站的试制研发,上海博氢新能源等也有甲醇氢燃料电池产业项目的布局;此外,去年爱驰汽车也曾宣布其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工厂落地山西高平市,建成后可实现年产8万台套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海马汽车今年7月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研发氢能汽车过程中不排除甲醇制氢研究路线。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