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源评论 | 0评论 | 5674查看 | 2013-11-15 09:54:00
“真揭短、真亮丑、真批评”“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这是时下流传在领导干部中最多的感慨。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解决党内矛盾的一柄利器,往往在危机时刻,能起到立竿见影、力挽狂澜的作用。在延安时期,我们用它解决了宗派问题,达成了空前团结;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我们用它解决了党内生活问题,迎来了改革开放。
然而,这柄利器,绝不仅仅是解决党内问题的杀手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它都能起到披荆斩棘、治病救人的功用。特别是针对眼下处在危难时期的中国新能源行业,我们理应用好它,来纠正思想、端正态度、寻求发展。
沦失的政策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有中国这么复杂。它们各自为政,又互相交叉,它们初衷良好,但后遗症却影响巨大。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最突出问题表现为:产业规划的不合理、规划内容的不细致、内容执行的不到位。以光伏产业为例,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多部委密集出台了多达14部有关太阳能光伏的规划,可这些规划大多只设定目标,如:国务院通过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都将中国2015年的光伏装机容量设定为21吉瓦,但都没有具体规划每年的装机容量、新增装机地区,以及分布式和并网式的比重。
“十二五”期间,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规划有3部,其中由工信部出台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科技部推出的《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很多发展目标相差甚大,如2015年的上网电价目标,前者是低于0.8元/千瓦时,后者则是低于0.9元/千瓦时。
同样的政策沦失在风电产业更为明显。在诸多风电产业规划中,其目标大多只有产能目标,没有利用目标,很少涉及产业链的平衡问题,没有考虑电网消纳问题。其中,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目标更是没有任何关联。
此外,国家层面风电的实际装机容量远远超出规划的目标,这种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例如:河北地区目前已投产、核准和取得路条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490万千瓦,大大超过规划中2015年达到1013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导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对风电发展来说成为一纸空文。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则是:补贴的泛滥直接激发了地方政府的“冲动”,抑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以风电产业为例,当增值税转型后,尽管地方政府不能享受到增值税带来的收益,但风电项目的招商引资还是能为当地增加GDP和就业机会等好处,因此其对项目审批更加放松,风电产能过剩就不可避免了。
同样,这些补贴政策表面上看是支持风电产业降低成本,实际上却演变为支持进口产品。特别是对于进口部件产品不但退还关税,连“进口环节增值税”也给予退税处理,而国产部件却要负担增值税。这种将国产与进口的大功率风电机组关键部件产品置于不同的税赋环境的做法,不但违背了内外公平税赋原则,对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动力也带来了巨大伤害。
迷失的产业
“2013年,全行业和全产业链都无法盈利,这让中国新能源业内的所有人都无所适从。”世界风电巨头维斯塔斯中国区副总裁徐侃如是说。
中国新能源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的投机心理,造成了产能的大量过剩,从而形成了全行业对于产业发展的集体“误判”。 结果正如国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员所言,“中国的光伏世界第一,风电世界第一,但都只是装机容量,而付出的代价则是国家大量补贴,投资和制造企业大量亏损,可以讲,中国搞新能源效率是世界最低的。”
中国新能源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风电场的“弃风”与光伏发电行业的零部件产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以风电行业为例,虽然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截至今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6160万千瓦,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风电装机容量,但由于部分地区风电开发规划、建设时序不断调整,风电项目规模和进度远远超过规划,使得电网消纳能力仍赶不上风电装机增量。同时,部分地区核准风电项目时,重接入轻消纳,且消纳方向不明确。在蒙东地区,从2009年4月1日至6月12日,平均每两天出现一次限风的情况,根据电监会《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2011年,“三北”地区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07小时,同比减少266小时;弃风电量达1123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6%,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另一大迷失则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与配套技术的重复研发或引进。在中国,无论是开发哪种新能源,其核心技术都是通过引进、购买或转让的方式得到。技术专利也大多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设备制造产业核心技术匮乏,关键设备、零部件依赖进口。同时,某些新能源配套技术,重复引进和研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政府角度,重复资助了一些科研项目;从企业角度,不同的企业重复购买相同的技术和专利,或是一个企业重复申请类似的课题。
在光伏领域,中国多晶硅行业经过多年努力,在技术层面有了重大突破,打破了此前由美、德、日等国垄断生产的局面。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与污染问题,致使中国不得不大量进口原料。仅以2010年为例,中国光伏企业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和技术转让费就不少于30亿美元,与中国对美国20亿美元出口额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的例子,在风电领域一样存在。相比10年前,中国风电装备的技术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现在国产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然而,中国企业却还没有掌握风电的核心技术,据目前可见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向国外购买的风电技术专利、生产许可、技术咨询服务费用总计4.5亿美元。此外,在风电技术设备或技术研发时,还出现了不同企业引进或研发同一种技术的情形。以1.5兆瓦风机为例,至少有10家国内企业采用了国外的技术,有3家是自主研发,还有3家引进了沈阳工业大学的技术。
蹶失的企业
如果对比华锐风电与尚德电力,这两家中国风电和光伏产业曾经的“双雄”,你会发现他们的命运轨迹惊人相似。同样的高速增长,令其迅速成为行业巨头;同样的涉足资本市场,让其收获高额回报并享誉全球;同样的市场错判,致其库存高企、亏损严重、丑闻频发;同样的管理失衡,使其名落孙山、黯然褪去。
对此,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感慨道:“这一代新能源企业家缺少自我反思,他们拥有所有中国企业家的优秀品质,也存在所有中国企业家的劣根性,他们不爱分享,利益独占,喜好称王称霸,共同导致了今天的败局。”
反思过往,中国的新能源企业普遍缺乏发展战略,在当地政府、市场和资本的合力之下,它们往往迷失了方向,多线作战分散了企业的资源。以曾陷入总额高达250亿元的债务危局的太阳能巨头江西赛维LDK为例,其在2006年至2012年,先后有十多笔巨额战略投资,不仅没有为企业带来利好,反而成为其发展的巨大包袱。
与表面风光相对应,在技术研发层面,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却又喜好做跟随者。在风电行业,中国的整机制造商往往扮演“组装”而不是“设计制造”的角色,且一直处于跟风国际先进水平的状态。当我们正在研制1.5兆瓦风电机组时,该机组已成为国际主流机型;当我们2011年把7兆瓦机型的相关技术作为科研项目申报时,三菱重工欧洲公司已经推出了7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SeaAngel,正式宣布进军海上风电产业。
忠言是良药,媚语是病源。批评可能会有辣味,但越辣反而越有味;批评可能会撕破脸面、伤及情面,但能触及思想、严肃态度。如同一个患了病的人,需要的不是“吃糖”,而是“吃药”。“吃糖”只能误人害人,“吃药”才能排毒治病。要知道,进步的动力来自较真碰硬、来自反躬自省、来自灵魂洗礼。只有敢于自我批评,才能排泄精神上的一切渣滓;只有接受他人批评,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因此,对待批评,不能抵制,而应视为一种提醒、一剂良药,从而在揭短中补短,在亮丑中正容。
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