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的效益:利用本土资源发展光热技术》。
1
报告重点发现
光热(CSP)发电装机容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五倍,从2010年的1.2吉瓦(GW)增加到2020年的大约6.4吉瓦。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增长轨迹趋于平稳。
通过储能和电网稳定化,CSP可以在帮助依赖进口的国家增强能源安全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符合《巴黎协定》的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CSP装机容量需要达到196.7吉瓦,到2050年达到872.6吉瓦。这种扩张将意味着到2030年累计投资大约6570亿美元,随后2030年至2050年之间将需要额外投资1.83万亿美元。在这一情景下,CSP可能增加多达767,000人的就业岗位,远高于目前的80,000人。
CSP具有显著的就业增长潜力。对价值链主要环节的就业分布评估表明,建立一个具有10小时热能储存能力的100兆瓦CSP电厂大约每天需要116万人天。
劳动力在CSP价值链中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工程、采购和建设(EPC)部门(46%)以及运营和维护(O&M)部门(42%),较少涉及关键组件的制造(9%)。
CSP劳动力的很大一部分(79%)具有低至中等水平的技术技能,这些技能通常可以从任何国家的劳动力中获得,或者通过认证课程或职业培训中心来发展。
前述技能大多也为燃煤电厂运营和建设所需,这为能源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劳动力技能转型契机。这一转型不仅利用工人们现有的专业知识,还促进了工人技能的再培训和提升,以满足CSP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本国缺乏设备制造能力的国家,仍然可以在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尤其是在EPC和O&M部门创造就业机会。
CSP的部署具有巨大的地方价值创造潜力。然而,只有通过能够促进地方产业增长、激发创新并积极推动社区参与的政策,这一潜力才能得以开发。战略性的政策制定可以确保CSP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惠及更多人群,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报告摘编
应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要求我们迅速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转型。这一转型对环境和人类的存续至关重要,同时它也带来了显著的机会,可以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增强人类福祉。
实际上,可再生能源系统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在促进其部署方面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IRENA最近的研究预计,2023年全球约有1620万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涵盖整个可再生能源价值链。除了创造就业机会之外,其社会经济效益还包括在地方和国家层面创造新的经济发展途径、丰富国家劳动力队伍的技能、促进工业发展,以及减轻能源消费对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各国能够获取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差异显著,甚至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用于利用这些能源的技术各具优势与局限,其利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各不相同。在具有丰富直接太阳辐射的地区,聚光太阳能热发电(CST)在这方面具有十分吸引人的价值,因为:(1)它可以轻松高效地与热能储存(TES)结合,适用于多种操作温度;(2)它不仅可以用于发电,还具有在热能生产、各类热化学和光化学过程中应用的多样性;(3)它具备在高温中运作的潜力,有助于加快化学反应并生成太阳能燃料;(4)它对关键、危险或对环境有害的材料的依赖最小;(5)各国可以在具备适度技术和工业能力的情况下实现本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直到最近,CST技术的主要商业应用是CSP。此类技术在2022年雇佣了约80,000名员工;然而,为了实现到205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1.5°C目标,相关政策可能需要到2030年雇佣超过449,000人,到2050年增加至767,000人。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CSP电站全价值链创造的各种工作机会和职位角色。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关建设、运营和拆除此类设施所需的人员和技能的分析。报告还分析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材料和设备需求。报告主要聚焦于用于发电的CSP电站,并不探讨CST系统在热能生产方面的商业应用。
本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对专家的调查和访谈,并辅以文献研究,这些研究帮助整理了来自CSP行业领先企业和专业机构的信息。研究的范围为全球,但分析估算集中在西班牙和南非这两个国家,选取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它们分别为发达的、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及发展中和较少工业化的国家的典型代表。
本报告第一章讨论了该行业的趋势和驱动因素,特别是在部署、投资和成本方面。第二章评估了CSP部署的社会经济效益。第三章分析了在价值链各环节开发CSP项目所需的技能、材料和设备要求。第四章讨论了推动南非和西班牙本地CSP产业发展的因素。最后一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利用现有产业最大化本地CSP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