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SPPLAZA平台会员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内蒙院”)消息,截至8月27日,由内蒙院承担监理工作的西藏开投安多县100MW光热电站项目吸热塔部分已完成31.4%,主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96%,熔盐储罐部分冷罐与热罐分别完成30%和60%,镜场定日镜安装已完成10.2%,总体施工按部就班,稳中有序。
回首过往历历在目,进驻项目现场,要先过“缺氧”这一关。4月12日,首批5人监理组飞抵拉萨后再火车6小时辗转抵达现场。海拔表瞬间飙升,氧气含量骤降至平原的45%。“刚下车就‘跪’了”,机务专业监理工程师姜耀华苦笑着回忆,当晚全员出现高反,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疼、咳嗽和眩晕,体温计集体“报警”。自此,吸氧成了像刷牙一样的日常,止咳糖浆和退烧药也成了生活必需品。
5月,当内地城市已经开始开空调、吃西瓜,海拔5000米的西藏开投安多县100MW光热电站监理项目现场仍被白雪封山。这里,工作刚刚启动,断氧、断电、断网轮番来袭,头痛与高烧成为“见面礼”。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监理团队,在“连呼吸都收费”的云端,用专业与意志守护国家新能源战略政策落地。
设计监理检查现场施工
6月15日中午,太阳终于冲破云层,金色的光柱打在钢塔上,映出监理组的剪影——他们穿着鼓鼓囊囊的羽绒服,像一群笨拙的企鹅,却用最精确的数据和最倔强的坚持,在世界屋脊点亮第一束光。那一刻,雪原无声,阳光作证:5000米之上,100兆瓦的希望正在发芽。
5月的项目现场环境
6月的日历翻过,山脚的雪线却纹丝不动。现场的工作人员集体在供氧房内办公,还要随时面临停电断氧的窘境。“断电断氧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头闷闷沉沉的,根本没办法正常开展工作。”土建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张捷说,“有时候实在撑不住了,大家就去自费买两瓶氧气先吸着,把现场的图纸进度赶出来。”
项目施工现场
设计监理检查现场施工
站在项目现场的屋顶上眺望,一排排定日镜在雪原上排成巨大的银色矩阵,像一片沉默的向日葵,追逐着稀薄阳光里每一卡热量。项目设总赵宇明指着塔顶说:“那里将竖起的吸热塔,每年把69亿千瓦时清洁电送进藏中电网,替代207万吨标煤,相当于为地球种下6900万棵树。”他的声音却沉稳而笃定:“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这就是我们给高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