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集团前史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 0评论 | 8075查看 | 2015-02-28 10:40:00    
  1993年,30岁的浙江大学教授褚健受命创办浙大工业自动化公司,此为中控集团前身。

  “其实,从浙大工业自动化公司起,褚健便是自筹资金。”中控集团法律顾问沈田丰说, “公司起步则是依靠褚健借来的20万元。”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证监会推动高科技企业上市,浙江大学将三块优质资产:中控、半导体厂和快威科技合并成浙大海纳,当年便上市成功。

  上市后,由于浙大海纳管理层决定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半导体产业,忽视了中控的自动化及快威科技的电子系统两大领域。快威科技和中控自动化很快便开始“自谋出路”。

  2002年,浙大海纳董事会通过决议,退出其在中控的股份,浙江大学亦决定将90%的海纳控股权转让于民营企业飞天集团。

  此后,“快威”这块曾经响亮的招牌“开始逐渐淡出人们视野”。飞天集团则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掏空”浙大海纳等上市公司案。

  “中控随后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环感慨不已:从“自由组合、自主决策、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到实现真正的“产学研结合”,“中控”都是典范。

  领域内“唯一”

  自动化控制系统渗透各个领域,是大型工业工程的“大脑”。

  中控集团总设计师黄文君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道:“在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生产过程中,各种重要指标如温度、厚度、速度、压力等,均依赖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节和监测。”

  自动化控制系统则不仅须“24小时全天运行”,而且“不能出现故障”,技术要求及售后保障极为严苛,所以“国外根本不相信中国可以自主研发成功”。

  石定环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全球工业中央控制系统长期被美国通用、霍尼韦尔、德国西门子、日本横河(电机)等跨国公司垄断,就中国市场而言,“几乎是霍尼韦尔的天下”。

  以SUPCON (Super Control)命名的“中控”,野心勃勃。“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但褚健的目标却十分明确——成为中国的霍尼韦尔。”中控集团副总裁施一明说。

  1990年代开始,国家便投入上亿元资金开展工业中央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研究。“但由于当时科研院所体制的束缚,没有一家达到产业化目标。”石定环回忆道,在国家加大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环境下,直到2005年前后,才形成3家在此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浙江中控集团、上海新华集团以及北京和利时集团。

  这3家企业均由科研人员创办,中控集团为留日回国的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博士褚健创办,新华集团为中国火电控制领域专家李培植创办,和利时集团则为海归博士、自动控制和系统辨识学者王常力创办。

  2004年,美国通用电气收购上海新华集团,持股90%。仅仅一年,双方便合作破裂。起因源于2005年新华集团销售额从8亿元急剧下跌至4亿元。至2011年,新华集团年营业额不足3亿元。

  同样在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震惊全国,因事故中的D301、D3115列车均采用和利时集团与日本日立公司合作制造的CTCS-2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导致和利时集团深陷舆论讨伐。

  “当年铁道部门急于缩小事故影响,在未进行充分调查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让和利时集团成为了替罪羔羊。”石定环说。褚健被捕半个月后,和利时集团董事长王常力宣布辞职,“黯然退出”。

  如此一来,中控集团便成为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里完全自主创新并可抗衡国际巨头的“唯一”成果。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中控集团在其延伸领域陆续组建中易和、中控技术、中控信息、中控软件、中控仪表等12家“中控系”公司。

  首个国际标准

  2007年,中控全线突破。年初,中控获得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改造工程”项目的合同,标志着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全面进入高端市场及大型石化项目。

  “很难,压力太大。”施一明对当时情形记忆犹新,中石化曾“警告”中控集团:“若失败,十年之内别想再进入中石化”。

  一年后,中石化武汉分公司自动控制系统成功投运。随后,中石化北海、塔河、安庆、长岭、川维、茂名、扬子、石家庄等分公司相继与中控集团签订大单,而北海石化项目更为“国产自动控制系统首次进入千万吨级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的联合装置”。

  早在2005年底,中控集团制定的工业通信网络标准EPA(Ethernet for PlantAutomation)便正式被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为国际标准,实现中国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约1.6万项国际标准中,国外机构的制定占比为99.8%,即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足2‰。

  “可以说,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已经没有中控做不成的项目。”曾负责中控集团海外业务拓展的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海斌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不仅如此,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外,中控集团在伊朗、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及非洲国家也取得不俗业绩。

  此外,俞海斌统计,目前中控集团在国内控制系统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0%,使“霍尼韦尔在我国市场的报价降低了1/3”。

  对于中控集团的能力,或许跨国行业巨头——霍尼韦尔看得更为明晰。《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相关部门、专家及中控高层获知,早于2005年,霍尼韦尔便对中控集团表达了收购事宜。

  虽然霍尼韦尔答复《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未有过此意向”,且“作为竞争对手,也不便评价中控集团”,但俞海斌却能清楚记得:“当时霍尼韦尔各主要高管是直接包机过来与我们谈判的,很重视。”

  不过“褚健拒绝了霍尼韦尔出价1亿美元的股权收购提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说。

  “原因很简单。”了解中控相关情况的泰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经理黄惟洪认为,新华集团与通用电气合作失败的教训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多问题,而中控的目标一直很明确:“不做国外代理,只做自主品牌”。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