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本网记者Robin |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网 | 0评论 | 4564查看 | 2012-09-07 14:34:00
CSPPLAZA光热发电网报道:2005年,尚德上市成就了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财富神话,次年,43岁的施正荣以22亿美元资产登上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50位,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
那一年,尚德和施正荣成为诸多主流媒体不吝笔墨的渲染对象,其巨大的财富效应通过媒体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引发了太阳能产业的投资狂潮,房地产商、纺织、代工企业甚至于山西的煤老板都大举进军光伏。
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背景下,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无节制地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无边界地放贷,多路企业疯一样地扩张,中国的光伏产业自此步入了跨越式大发展的快车道。
依赖于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光伏产品制造业在缺失核心装备制造技术的背景下以“价”取胜,迅速占领了大片海外市场,诞生了众多耳熟能详的、被媒体大肆推崇的企业和企业家。整个产业看起来一片祥和、前景无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欧债危机随之袭来,海外光伏市场受此冲击,海外厂商纷纷寻求自保。为打压与之形成激烈竞争的中国光伏产品,2012年5月17日,美公布对华光伏双反初裁结果;2012年9月6日,欧盟一纸对华反倾销文书再度重击中国光伏企业。中国的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自此将画上一个句号。而新的篇章从何时掀起,尚未可知。
短短几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盛极而衰的起伏跌宕。作为光伏同门的光热发电,目前尚处大规模发展的前夜。反思中国光伏的发展历程,对光热发电未来的发展应有所借鉴。
我国光伏产业核心技术缺失、装备依赖进口使其处处受制于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依靠购买海外的先进设备来快速发展光伏制造业,如今贸易战一打响,中国却仍对这些设备十分依赖,则结果可想而知。而中国的光热发电目前还处于研发示范阶段,还未到大规模的产业化阶段,全球的光热发电市场目前也还很小,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好内功。目前,光热发电行业应以研发和示范为主,掌握核心竞争力,避免以后出现因核心技术缺失而受制于人的情况。”
核心技术的突破应在多方地共同推动下完成,国家主管部门应给予资金扶持光热发电的技术攻关项目,地方政府应把扶持的重点转移到企业的自主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建设上来,而非大肆支持企业建设低端产能,企业自身应着眼于长期,以技术作为发展之本。
相对于光伏来说,光热发电涉及到的技术环节更多,也更加复杂。国外厂商也尚未完全掌握低成本光热发电的所有核心技术,但国外对光热发电在政策方面、科研支持方面给予了较好的支持,促进了光热发电的技术产业化。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这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学习的。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一样是政策驱动型产业,我国政府应拥有更长远的眼光,彻底放弃“唯GDP论”,从培育这一新兴产业的角度做起,引导光热发电产业一步步做强做大。只有这样,才能让光热发电产业在未来不至于陷入光伏今天的被动境地。
另外,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光伏经不起美欧双反打击的重要原因在于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别人手里攥着,一旦市场被高额“双反”征税封锁,我国光伏企业大量的产能无处变现,灭顶之灾随之而来。对于光热发电的市场开发,我们应引以为鉴。国家主管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应适时启动国内光热发电市场、并有计划地均衡发展。这也需要政府的决策更具智慧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