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阳杨军峰分享中国本土化槽式光热电站建设的关键点
发布者:本网记者cecilia |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网 | 0评论 | 4636查看 | 2017-06-26 12:41:00    
  CSPPLAZA光热发电网讯:“我个人认为我们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从人的角度来说,我们缺少有经验的设计、安装和工程管理人员;第二、从自然、天气气象的角度看,相比国外的光热电站,我们这些项目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风速比较大、冬季高寒、风沙比较大、缺水、结霜这些气候难点;第三、从国内设备供应商来看,他们大都缺乏与光热电站配套的经验和光热电站业绩,在很多关键部件和设备上都有这个问题。”在6月14~16日于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国际光热电站大会暨CSPPLAZA年会2017(CPC2017)上,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热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杨军峰就中国本土化槽式光热电站建设的技术重点作主题发言

  杨军峰认为,国内的光热团队应重视与国外团队的合作,努力向国外的专家与有经验的公司“取经”,并借鉴他们现有的宝贵经验,方可助力自身快速成长。另外,由于中国具有特殊的气候天气条件,因此建设光热电站时会面临形形色色的困难。杨军峰指出,在建设电站时应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关设备的检测、巩固与升级等一系列工作。

  针对光热设备的选择,杨军峰则表示需要统筹兼顾好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谨慎选择好各部件,才能为光热电站的运行带来保障。


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下面刊出的杨军峰的演讲全文(注:本文根据速记和录音资料整理,文章内容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仅供参考):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我代表我们公司中海阳,来分享一下我们在光热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玉门这个项目的建设、管理中的一些体会,并主要立足于开发商技术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国建设槽式光热电站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些问题。

  我的演讲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分析中国光热电站建设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第二,分析技术专家团队应如何构成;第三,工程设计和设备需要适应中国哪些特殊的气候;第四,关键设备的选择;第五,简单介绍下我司目前在光热方面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我们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从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国内缺少有经验的设计、安装和工程管理人员;第二、从自然、天气气象的角度看,相比国外的光热电站,我们这些项目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风速比较大、冬季高寒、风沙比较大、缺水、结霜等气候难点;第三、从国内设备供应商来看,他们大都缺乏与光热电站配套的经验和光热电站业绩,很多关键部件和设备的供应商都有这个问题。

  先看一下人员的问题,可分为几个团队,首先是设计团队,目前中国的设计院普遍缺少建造大型商业电站的经验,从我们做项目的观点来说,我们要求设计院要和国外有经验的设计团队深度配合,这样才能真正把中国的光热电站做好。因为中国的设计院可能对电网、常规岛很熟悉,对国内的法律法规条文也很熟悉,但是对光热电站建设中一些特殊的方面可能存在着虽然很了解但并未真正能把握好的问题,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度”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重视不够,有些问题又可能重视过度,所以就需要累积一定经验。以开车为例,拿到驾驶本并不代表会开车或者保证不会出任何交通事故,因此我们的团队也需要大量的实践与经验积累。再看项目技术管理团队,比如说中海阳自己的光热技术中心目前负责管理玉门这个项目,我们这个团队也是由各专业组成,参加过很多培训并去国外进行过很多考察,与国外专家也有很多交流,但是我们感觉有很多东西还是要向国外的专家与有经验的公司“取经”,所以我们也要踊跃和国外的团队合作,而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谈成了团队配合的情况。

  另外看施工管理团队,我们推荐的组合是中国的电力或者是化工单位配合国外有经验的施工管理团队,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电建公司不行,而是国内可能对光热的一些具体细节把握得还是不够,还需要向国外专家同行们学习,毕竟他们做了几十年的光热电站,有些公司做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已从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要做商业电站,而非测试实验,因此希望把现有的国际上的经验拿来使用。所以我们有一个比较理智的把握,我们要求我们的建设团队一定要与国外有经验的顾问团队配合。

  下面再看一下工程设计和设备需要适应中国哪些特殊气候。首先是众所周知的高风速。槽式集热器最高工作风速约为14米/秒,但是像西北地区在冬季一些天气肯定会超过这个风速,50年极端风速大概为31米多/秒。我们玉门项目的集热器又能否在31米多的风速下存活下来?各个集热器设计都有一个最高存活风速,我们要对其进行校核计算,还要做风洞试验,这需要特别注意。我们的集热器已经安排在中科院做风实验。其它的设备,风速对其影响不是太高,就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但是集热器是必须的。还有冬季的高寒,在特别寒冷的情况下,就需要加强导热油、熔盐、水设施的防凝设计,电伴热、防凝循环要做得可靠、保温,可能要做得更厚,这也是在设计中要注意的。同时在将来的运行中也要有一些预案,如果设施被冻坏也必须要有解决办法,如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这肯定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还有电器控制设备,有些电动箱在高寒的情况下,可能里面电器控制器件已经不能正常启动了,那就需要加一些加温的装置。另外在冬季施工也要注意保障工程质量,我听说广核在冬季做基础的施工,冬季浇筑水泥,水泥能不能在冬季浇出来,能否保证质量,是要进行很好地研究的,并不是在领导与专家在场的时候做一个基础,并通过很好的保障措施确实保障了这一个基础性能,但是要考虑到批量的大规模的安装,可能领导走了,专家走了,那工人们会不会严格执行保证措施?如果不能,那就会带来灾难性的问题,将来设备都安装上了,然后运行到某一天,发现这些基础已经坏了,那么损失是特别灾难性的。冬季施工还要注意人员安全,包括防冻等人身安全。还有大的风沙,像西北,大家知道风沙特别大,那么旋转部件,比如说旋转接头,还有一些泵、阀都有旋转部位,这些部位如何做好防尘,避免密封面被打坏?像室外电控柜也要做好防风沙措施,以免风沙进去造成电器故障。由于风沙影响,反射镜的清洗频次也要增加,去年我们在阿布扎比参加Shams1的电站,因为它的电站建在沙漠里,因此清洗频次特别多,这也是大家要考虑的。咱们西北虽然不是全年风沙大,但风沙来了,应该怎么办?这需要加强清洗。如果风沙在冬季来了,又怎么办?没法用水清洗了,还要考虑怎么用干式的清洗或者耐低温的清洗液,像洗汽车玻璃一样,这个我们也需要研究并提前做一些准备。还有缺水问题,咱们西北地区光资源好的地方普遍缺水,20个示范项目只有广核采用水冷,其它后来报的项目都采用空冷,因此要做好空冷的措施。当然除了空冷之外,其他环节的节水措施也要做好,需要提前多做一些工作。还有反射镜结霜问题,我们在西北有一个试验的项目,到冬季上午十点多,霜还没消失,如果将来我们的电站建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么对发电的影响确实比较大。不管是SAM软件还是其他的软件,以前都没有考虑过的。国外的电站以往还没有遇到这样严重的结霜,我们也问过国外的专家,他们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在这方面中海阳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我们搞了一个专利,就是快速除霜的办法,通过试验,我们发现这个快速除霜办法能把化霜时间压缩到自然化霜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关键设备的选择。我把我们在项目管理中的一些观点分享给大家,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首先是集热器应该如何选择,是选扭矩管的、扭矩框的,还是选开口5米77的类似ET150尺寸,还是UT槽,这需要大家研究一下。我们在选真空管的时候也遇到很头疼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真空管只有一家供应商,我们本来想在关键部件上卡一个最低的业绩标准,比如供给一个50MW电站并安全运行两年的业绩。如果拿业绩标准来衡量则只有一家符合条件,其它的像阿基米德、国内的汇银,龙腾、天瑞星都不满足条件,那么应该怎么办?如果说只有这么一家供应商,那么我们都没有谈价钱的余地,我们就可能要多花很多钱,这个项目建完了,利润可能会少很多,甚至可能不赚钱。那么这个标准怎么设定?应该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