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见 | 0评论 | 3247查看 | 2017-10-27 09:21:00
9月26日,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在京召开,纪念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26日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两周年,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应邀参加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并主持论坛“全球共识”板块环节。论坛间隙,接受记者专访。以下为对话内容。
记者:请问杨书记,如何正确理解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倡议和理念?
杨昆: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行动。然而世界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市场发展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存在巨大的鸿沟,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倡议的提出,对填平鸿沟提出了新办法、新思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切实激发、调动能源以及相关领域行动起来,实现升温控制目标,最终将实现人人有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从能源的变革趋势来看,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的提出契合电能替代、清洁替代两大方向,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结构已经是大家公认的发展趋势,电在生产端会越来越清洁,在消费端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因此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的落实需要大电网支撑。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然会导致电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这是电网本身特性决定的,从有交流电网以后,一直是这样的趋势,从来没有逆转过。因为统一的电网覆盖范围越大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越高,负荷差、时间差、季节差、价格差等不同区域的差异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当中实现优化。
当前,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形式如火如荼,风能、太阳能的装机都已经是全球第一,特别是在能源互联网的推动下,分布式能源、区域微网、国内互联、洲际互联、全球互联将稳步进行,太阳能、风能在全球范围内会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发。比如以撒哈拉沙漠的太阳能资源来计算,如果不能送到欧洲去,仅仅依靠当地消纳难以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的。但他的资源禀赋放在那里,太阳能的成本非常低,即使用特高压电网技术将清洁的电力送到欧洲,依旧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性,能够和欧洲当地的天然气电力、核电竞争。
记者: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电力行业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核心应该是什么呢?
杨昆:首先我们要做好国内电网的建设,目前我们区域电网的互联,确实还有些薄弱环节,要加强互联的薄弱环节,使形成特高压交流电网的主体框架,这个对于新能源的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大规模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另外,现在我们在进一步提高电网的稳定水平,保证大电网的安全性。
做好国内的互联之后,我们需要区域互联当中寻求一些新的突破,现在在一些地区,比如南亚、西亚甚至非洲,我们有可能会短期内取得一些突破。区域互联一旦实现突破,将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效果,吸引更多的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加入进来共同推进倡议的落地。
简而言之,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首先国内要做好,我们通过打造坚强的统一电网,打实基础,夯实能力,然后才能坚实地走出去,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
记者: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提出两年时间,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研究院所,大家形成合力去推动理念的传播、时间的落地,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政府、协会、企业以及研究机构,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力?
杨昆:应该说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提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合作组织成立也只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在刘主席的带领下,跃马扬鞭、披荆斩棘,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而且都是带有突破性的,过去前人都没做过的,所以确实让大家深受感动、深受鼓舞,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的召开,众多嘉宾受刘主席的精神感召,从不同国家来到这里,侧面反映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的传播工作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得到广泛认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也跟着刘主席跑过几个地方,很多人都是从一开始的不认可到逐渐认同再到共同行动。
这次论坛上,大家提了很多好的想法,而且是一拍即合,很兴奋,激情高昂。这些成员是全球能源互联网进一步传播、进一步落地生根的基本力量,未来在合作组织的带领下,还会有更多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势头会越来越好。
要做的事情很多,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落地,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本身设计经济性、技术上的分析比较,还有政府对电网安全性的考虑,对地缘政治的考虑,因此需要我们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一起,借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影响,加强与各地区的沟通,加强与各个成员之间的理解信任,打造和谐的环境。
在技术上,我们要着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尽快推动有中国实践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国际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去。
此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陌生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人文环境,需要依靠当地相应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也需要国内相应的一些机构、组织的支持和配合,所以在全球能源互联互通之前,要先做到人文相通,进而达到政治上的相互认可和信任。
记者:未来您对合作组织的发展有什么期许?
杨昆:当前势头大好,大家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应该更加确信,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我们应对能源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系列重大问题的一个有力抓手,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沿着目前的方向,重点地区重点突破,形成示范引领,持续推进,一定会有一个光明而灿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