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分享——吸热塔筒身连续浇筑施工工艺应用与技术创新
发布者:xylona | 来源:CSPPLAZA | 0评论 | 327查看 | 2025-08-06 17:39:29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光热大会暨CSPPLAZA年会在浙江杭州盛大召开,上海希斯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斯芮)总经理李迎出席会议并作《吸热塔筒身连续浇筑施工工艺应用与技术创新》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连续浇筑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


李迎159.png


希斯芮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是上股交挂牌企业(股票代码:300452),公司下辖希斯芮烟囱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希斯芮环境设备工程(连云港)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公司参编完成GB/T50051《烟囱工程技术标准》、《混凝土烟囱图集》等,参与研发的SDS光热塔结构设计软件自2023年推出以来,已应用在多个项目。


1

连续浇筑(CONTINUOUS CASTING)


连续浇筑设备是一种利用液压微距连续提升、模板多维度实时可调、激光多点定位实时测控等相结合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先进成套设备,专业用于高耸构筑物等。设备由模板系统、液压系统、操作平台和测控系统四部分组成,是当前国际领先的施工工法和新质生产力施工设备,施工质量有质的提升,施工周期显著缩短。


李迎613.png

李迎614.png


据李迎介绍,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性好:人料分离,施工面与物料面分离,作业面实现全方位防护;


(2)效率高:人员、钢筋、混凝土均在塔内独立垂直运输,受环境影响小;


(3)精度高:激光实时监测,自动化微距收分,垂直度误差小,埋件定位准确;


(4)工期短:连续运行,日提升高度约在3-5米,大幅缩短工期;


(5)质量稳定:无施工缝,结构整体性好。


2

连续浇筑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介绍


光热塔筒体施工难点


李迎表示,光热塔筒体施工时主要具有以下难点:


(1)有效施工时间短,年度有效施工期约7个月;


(2)建设场地多处于大风区域,对施工过程及工程稳定性构成挑战;


(3)部分项目位于高海拔地带,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受影响;


(4)塔身垂直精度要求高;


(5)预埋件定位精准度要求高。


据统计,2018-2024年国内高海拔吸热塔项目因施工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率超40%,返工成本增加25%,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应用案例


(1)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鄯善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


李迎1072.png

李迎1074.png


(2)中国电建若羌县10万千瓦光热(储能)+90万千瓦光伏示范项目


李迎1111.png

李迎1113.png


3

技术创新


安全性高,抗风险能力强


据李迎介绍,传统工艺仅有两层平台,其中一层为堆料及操作平台,一层为下挂平台,主要进行外观修复。而连续浇筑工艺采用双层辐射主梁以及三层作业平台,一层为材料转运层,一层为浇筑与钢铁绑架层,一层为修复层。整体自重超国内传统工艺设备2倍,结构稳固性与安全性大幅提升。


李迎1318.png李迎1319.png


与传统工艺相比,另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设备是通过门架支撑在双倍的支撑杆上,支撑杆支撑在基础(地面)上,支撑杆安装千斤顶(千斤顶为双向齿牙单向压伸装置),千斤顶通过油压微距提升。此外,支撑杆的外壁设有保护套管,保护套管长度1815mm,可直接深入到终凝后的混凝土中,以加强支撑杆的稳定性,实现设备自重及运行荷载作用在基础(地面)或下方已经有足够强度的筒壁上。间接作用在混凝土壁,完全避免了整体性安全隐患。


李迎1495.png

连续浇筑系统剖面图


不仅如此,设备运用升降机与绞车组合运输,实现人料分离,以此来提高运输效率,增强安全保障;塔筒内壁设置一台人员专用施工升降机,确保人、钢筋、混凝土在塔内垂直运输,且各自独立;操作层无缝隙,采用立体全封闭的安全围护,避免了高空坠物隐患。


李迎1674.png

绞车提升系统现场应用


李迎1675.png

塔内升降机布置示意图


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精度高


(1)数控微距提升——施工精准度更高


连续浇筑采用新型2.5cm级液压微距控制系统,系统配备双齿牙止滑装置及同步限位装置,设置为每15分钟提升一次,每次提升高度为2.5cm,此系统可根据混凝土凝结时间调整每次提升时间。


李迎1849.png


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连续微距提升,精准控制提升距离与频率,避免了因液压千斤顶的损坏及不同步等故障对筒身施工质量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激光定位系统——施工精度显著跃升


在吸热塔0m十字形布置4台固定垂直激光仪,对应的在连续浇筑设备上有4个固定靶点,实时通过检查激光点的位置,用于检查垂直度是否有偏差,以及设备是否发生偏心及扭转。


李迎2033.png


(3)液压设备提升及收分系统,数控操作——精准控制升级


通过1.2cm级水平千斤顶进行模板收缩。通过数字化控制千斤顶收缩(水平)千斤顶每次收缩1.2cm。此系统同时配备同步及限位装置。


李迎2132.png

水平千斤顶示意图


(4)圆度、壁厚、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等细节控制——施工精度升级


①圆度调整:配置专有的圆度调控装置,依据模拟数据转动圆轴刻度,控制圆度。运行中实时精准控制,确保筒身成型数据与设计圆度一致。


李迎2240.png

施工人员调整圆轴


②壁厚调整:配置专有的壁厚调控装置,通过模拟壁厚数据,转动壁厚调整轴刻度,运行中实时精准控制,确保筒身壁厚数据与设计厚度一致。


李迎2316.png

施工人员调整厚壁


③钢筋保护层:系统配备固定式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及移动式保护层控制装置,此装置在门架及内外模板中间各放(安装)置2组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厚度一致吸热塔筒壁滑模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持装置。


李迎2433.png

一种适用于吸热塔筒壁滑模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持装置


④预埋件:连续浇筑采用创新型“#型钢筋卡扣固定+锚板钻孔排气“式埋件安装技术,此技术替代传统绑扎,通过机械卡扣增强预埋件锚固稳定性并在通过锚板孔洞排气,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的气堵问题,提升密实度,解决了因混凝土冲击、振捣、模板挤压摩擦等施工过程中导致的埋件移位问题极大的提高了预埋件的一次安装合格率。


李迎2611.png

预埋件#型钢筋卡扣固定示意图


李迎2628.png

若羌现场实测筒身垂直度对比


4

科技成果


李迎汇报了最近几年希斯芮取得的科技成果【详见下图】


李迎2681.png

李迎2683.png

李迎2685.png


李迎2687.png

获得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集团级工法


李迎2705.png

获得中电建协会QC小组成果三等奖


5

应用总结及社会效益


据李迎介绍,该项目在若羌县10万千瓦光热(储能)+90万千瓦光伏示范项目及国电投善七克台100MW光热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实现了高海拔极端环境下施工连续性保障、垂直度误差<3mm/50m的精准控制及预埋件安装一次合格率>95%,显著缩短工期50%以上。


除此之外,连续浇筑技术一方面推动了光热发电吸热塔施工技术革新:突破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连续施工技术瓶颈,填补了国际高海拔光热电站高效建造的技术空白,为全球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提升了行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先进的微距连续提升控制系统、激光精准纠偏等核心技术,开辟了国内高精度施工的先河,克服了国内传统工艺设备缺乏自适应调节能力,无法根据混凝土状态(如初凝时间)动态调整爬升速度、施工精度依赖工人经验,难以满足超高层或异形筒体施工需求的问题。


最后,李迎总结道,连续浇筑系统在有效施工期短、强风频发的光热电站吸热塔工程施工地区及国内环境良好区域均可应用。相较于传统工艺,它在安全性、施工效率、浇筑精度以及整体稳定性方面均实现了大幅跃升安全性、效率、精度、稳定性较传统工艺均有质的提升。


李迎3222.png

光热塔项目业绩


李迎3233.png

其他类高耸构筑物业绩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