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星:熔盐储能技术在多行业多场景下的投资逻辑和经济模型分析
发布者:xylona | 来源:CSPPLAZA | 0评论 | 223查看 | 2025-08-11 09:56:44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光热大会暨CSPPLAZA年会在浙江杭州盛大召开,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孙武星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熔盐储能技术在多行业多场景下的投资逻辑和经济模型分析》,全面介绍了熔盐储能技术在光热发电、火电灵活性改造、园区供热、余热利用等多场景的运营逻辑、造价、经济模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孙武星214.png

图:孙武星


1

背景和概述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的储能/储热需求日益增长。


孙武星指出,熔盐储热作为显热储热,其核心优势在于与蒸汽参数匹配度高。因为它处于二元盐(290-600摄氏度)和三元盐(150-4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恰好适配超高温、高温蒸汽参数。他表示,蒸汽无法直接存储,而熔盐则是理想媒介,且可通过扩大熔盐罐规模提升储热规模(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储热时间由熔盐罐大小及储量决定(储量越大储热越长)。


此外,孙武星还说明了二元盐与三元盐的区别:二元盐温度更高,主要用于发电(如光热发电、煤气调峰发电等);三元盐多用于供热、工业蒸汽供应。不过具体场景需具体分析,部分工业蒸汽场景也可能更适合用二元盐。


孙武星531.png

二元、三元熔盐特性参数


2

应用场景


据孙武星介绍,常规熔盐储热系统的核心是双罐系统,可实现加热、放热过程解耦,是光热、园区供热、零碳工厂、调峰等场景的核心【运行原理详见下图】


孙武星648.png


他表示,熔盐加热系统应用广泛:光热发电使用的是聚光集热系统;与风电、光伏或是谷电耦合就是熔盐电加热器;电站及园区供热调峰使用的是蒸汽或熔盐电加热器;钢铁厂采用煤气熔盐加热器或余热加热器;在压缩空气储能行业也会通过熔盐高温压缩空气来加热,提升效率。


接下来,孙武星重点介绍了熔盐储能的九个应用场景:


▌场景一:光热发电


目前有两种主要应用场景:一是与风电、光伏耦合。孙武星指出,目前更多的是与风电耦合,因为136号文件发布后光伏项目对业主方来说易亏损;二是独立光热项目。这类项目有独立电价,规模在100-350MW之间,造价1.5万—1.7万元/kW,度电成本0.5~0.75元/kWh,一般会随规模扩大有所下降。


孙武星960.png


▌场景二:火电灵活性改造


主要应用场景:机组带供热深调能力不足、深调脱硝排放问题和顶峰能力不够。目前应用规模为10%~30%(示范项目10%~15%),造价为500~1000元/kWh。


经济模型:深调收益、顶峰收益,调频收益和新增供热能力收益。其中调频收益是关键。


孙武星比较了两种加热方案:


(1)蒸汽加热方案


孙武星1128.png

火电灵活改造-蒸汽加热方案


蒸汽加热以三元盐为主,利用主蒸汽等换热。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系统整体复杂,改造工作量大、深调幅度不足、整体调频能力提升有限、对原有系统影响较大、运行可靠性欠佳。


(2)电加热方案


孙武星1237.png

火电灵活改造-电加热方案


电加热的缺点是效率低;优点是调峰深、灵活性强、供热安全。


孙武星强调,蒸汽加热和电加热两者没有优劣之分,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具体分析。


▌场景三:谷电加热熔盐储能园区供热


孙武星1352.png


主要应用场景:园区供热能力不足,且受燃煤指标限制;江浙、广东等东南沿海城市燃气价格高昂。当前市场项目规模多为50-200t/h。


经济模型:新增供热收益。成本为谷电电价+容量电费。


孙武星分享了正在参与的嘉兴桐乡项目:该项目投资2.5亿,规模为70MW/343MWht熔盐储热。项目的购电电价为0.26元/kwh(不含税),蒸汽售价为321元/t(不含税),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8.9%,资本金投资内部收益率14.56%【未考虑容量费】。


孙武星1582.png


▌场景四:园区供热调峰


孙武星1598.png


主要应用场景:园区负荷稳定性差,存在峰谷波动、锅炉峰值区间供热能力不足等问题。如江浙区域白天负荷高、晚上低,硅料企业入驻后白天供热能力不足。此时可通过熔盐储能将晚上能量平移至白天,能够在不增加机炉规模的情况下提升白天供热能力。当前市场规模主要介于50-200t/h,造价为500-700元/kWh。


经济模型:新增供热收益;提高锅炉效率;降低锅炉低负荷脱硝成本与罚款风险。成本为燃料,项目投资回收期短,3~7年可回收。


▌场景五:钢铁厂煤气调峰


孙武星1827.png


主要应用场景:钢铁企业自备电站不足以覆盖钢铁厂用电,而钢铁企业自备电站汽轮机运行存在余量,可利用该余量新建燃气熔盐储热系统。规模根据汽轮机余量、燃气锅炉最低负荷确定,造价在450-700元/kWh。


经济模型:谷电时间段,煤气熔盐炉运行,将热量存储在熔盐;峰电时间段,熔盐加热蒸汽,对外供蒸汽进行发电,通过上述运行模式,基于峰谷价差套利。项目投资回收期短,4~8年回收(峰谷价差0.6~0.9元/kWh)。


▌场景六:余热利用


主要应用场景:产品存在高温余热,原采用风冷,大量热能浪费。规模根据余热、盐浴温度定,熔盐侧的造价为450~700元/kWh,余热侧根据规模定价。


经济模型:由于热量来自余热,无运行成本;此外,精准控温能提高工艺产品质量与价格竞争力,同时还可耦合煤气调峰发电,公用熔盐储能侧,收益更优。项目投资回收期短,2~7年回收。


▌场景七:独立熔盐储能电站


孙武星2233.png


主要应用场景:大基地、绿色通道的共享储能。以规模为100MW/400MWh熔盐+150MW/300MWh电化学项目为例,造价约为8.5亿元。


经济模型:整体电效率为55~60%,收益主要来自调峰。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需要与电厂谈判。投资回收期8年,内部收益率13%。


▌场景八:孤网绿电熔盐储能供热


孙武星2396.png


主要应用场景:在源、网、荷、储都具备的条件下,通过输送光伏、风电等绿电加热熔盐,替代燃煤/天然气产气。


经济模型:该项目为孤网,替代原有动力站燃煤产气,效率高达90%,造价为500-700元/kWh。其中,蒸汽成本随绿电成本变化,在120~150元/t之间。


▌场景九:压缩空气储能高温回热


孙武星2553.png


运行模式:利用三元盐或四元盐回收高温热,压缩时储热,膨胀时放热。和中温路线技术相比,效率提升3%~5%。整体投资约占项目总投资的5%,同时可以耦合高温供热需求,提高经济性。


3

发展趋势解读


结合上述九个应用场景的实际应用现状,孙武星总结了当前熔盐储热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孙武星2719.png


▌技术优势


(1)高效储能>90%:熔盐储热技术具有较高的储能效率,能够有效地储存和释放热能。


(2)和蒸汽匹配度高:熔盐储热技术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3)安全环保:熔盐储热技术使用无毒、无害的熔盐作为储能介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面临挑战


(1)成本问题:熔盐、电加热器、熔盐储罐、SGS、熔盐阀门投资高。


(2)高温电加热器研发:高温电加热器设备本身在开发过程,还未有得到市场验证,目前低压设备、变压器、开关柜、动力线等繁杂。


(3)电网接入问题:电热方案中所有能量都来自于电,接入系统规模大,需和电网谈判,对电网有一定压力;容量费问题较为突出。


根据国家能源局出台的政策,目前单个光热项目投资十几亿,预计每年3GW;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将完成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4000万千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同时,供热需求增加,却控制燃煤耗量。


综上,孙武星预测,结合熔盐储热技术在火电灵活性改造、园区供热调峰、钢铁厂煤气调峰、余热利用以及孤网绿电储能供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预计到2030年,全球熔盐储热技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中国熔盐储热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4

安全性分析


熔盐储热技术源自塔式光热发电技术,除镜场与熔盐储热技术有所区别外,其余技术完全一致。


据孙武星介绍,目前国内第一批光热项目已经平稳运行5年,无事故发生。国内第一批与第二批光热项目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共有20多个。而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到十四五结束上马项目9GW,约有90个项目,技术均相同。熔盐方面,二元盐、三元盐技术成熟,已经过数十个项目的运行验证。


熔盐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方面,经应急管理部鉴定,光热熔盐所包含的硝酸钾和硝酸钠为无机氧化物,不属爆炸品,建议按照乙类火灾危险性进行储存。【详细鉴定结果见下表】


孙武星3636.png

孙武星3638.png

试验鉴定报告截图


孙武星3659.png

DLT5064-2021太阳能热发电总图运输设计规范截图


随后,孙武星详细介绍了中国联合公司设计的熔盐储热系统:


该系统由光热项目衍生而来,相似度较高,有充分的工程验证。在安全设计上:


(1)冷热熔盐罐连通大气,为常压罐;


(2)熔盐管路中过热器至预热器出口有安全阀,安全阀泄放管接入就近卸盐槽;


(3)熔盐电加热器出口处设有安全阀安全阀泄放管接入就近卸验槽;


(4)汽水侧按常规设置有安全阀;


(5)熔盐系统管路上设有几余的压力温度测点,设有异常联锁报警;


(6)设备有压力检测,超压报警;


(7)熔盐罐集中布置,四周设下沉围堰,若真的发生事故,围堰容积能够容纳所有熔盐泄放量,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较小;


(8)熔盐电加热器、熔盐换热器单独布置,或四周设实体防火墙,若泄漏对周边影响较小(或者两熔盐罐间设置换热器车间,围堰设置于最外侧)。


5

已参与、对接近50个光热/熔盐项目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总部前身是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1953年成立于上海。江泽民同志是二院的创业者之一,曾担任二院第一任电气专业科科长和院工会主席。1970年迁贵州遵义,后返回杭州。目前员工7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占95%以上。公司业务板块多,包含民用、能源、工业等。其中能源板块总人数为1000人。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对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的统计排名中,中联公司排名第8。公司已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00多项,省部级奖1000多项,主编、参编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规范100余项;合计完成14个项目,当前项目前期对接30多项【详见下图】


孙武星4355.png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