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储科技陆俊丞:熔盐储能技术创新,引领风光大基地高效消纳与电网稳定
发布者:xylona | 来源:绿储科技 | 0评论 | 206查看 | 2025-08-15 09:30:43    

7月25日,中国产业促进会“锚定清洁能源高地,推进新型能源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藏拉萨圆满召开,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西藏大学提供支持。


1.jpg


会上,绿储科技渠道总监陆俊丞发表题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的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熔盐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应用实践及技术突破,展现了绿储科技在长时储能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产业化实力。


新型电力系统遇挑战,熔盐储能成关键支撑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达20%,2030年达25%。截至2024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达19.6%,“十四五”末有望超额完成目标。


然而,新型电力系统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风电、光伏装机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预计超40亿千瓦,占比66%),但其间歇性、波动性导致电力平衡难度加大;二是灵活性电源不足且分布不均,2025年风电光伏装机已超火电,调峰压力凸显;三是新能源发电缺乏常规电源的转动惯量与调频调压能力,影响电网稳定。在此背景下,储能技术成为实现“源随荷动、随时启停、稳定可靠”系统目标的关键支撑。


作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熔盐储能凭借独特优势脱颖而出。其通过280-620℃液态熔盐实现能量存储与转换,可灵活吸纳谷电、弃电、工业余热及太阳能,输出电、热、冷等多种能量形式,具有建设周期短(6-8个月,不含汽轮机)、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寿命长(25-30年)、储热成本低(200-500元/kWh)等十大特点,尤其适合风光大基地等大规模储能场景。


规模化应用落地,项目案例彰显技术价值


熔盐储能在风光大基地中的技术路径:通过在光热电站中增设熔盐电加热系统,与原有储热、发电系统共用,实现风光弃电高效消纳、出力曲线平衡及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对比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熔盐储能在储能时长(6-12小时)、度电成本(0.6-0.9元/kWh)、环境适应性及辅助服务功能等方面优势显著,尤其在极端天气下可通过天然气炉补燃保障供电,成本远低于其他储能技术的后备方案。


三大典型项目验证熔盐储能技术价值:


龙源电力青海格尔木熔盐储能50MW/300MWh项目:采用150MW大功率熔盐电加热器,实现快速吸纳新能源弃电(“超级快充”功能),将电能以热量的形式储存于熔盐中,储热容量735MWh,配套450MW光伏日平均吸纳新能源弃电约70万千瓦时,年吸纳新能源弃电量约2.6亿千瓦时。


甘肃酒泉市金塔中光太阳能10万千瓦光热+6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置20MW熔盐电加热器,年消纳弃电2.97亿千瓦时,年供电14.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8万吨,减少碳排放约136万吨。


新疆某光伏+熔盐储能产汽项目:以150MW光伏配套480MWh熔盐储能系统,生产绿色蒸汽替代燃煤锅炉,供汽价格约180元/吨,充分发挥当地光资源优势,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核心技术突破,绿储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高温储能领域的专业供应商,绿储科技聚焦熔盐储能关键设备研发与制造,已形成核心技术竞争力。公司注册资金2.488亿元,拥有由浙江大学金建祥教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全国劳模、国家百千万人才)领衔的研发团队,累计申报专利234项(含发明专利177项),主导或参与国际及国家标准1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液体温域高温熔盐储热技术”子课题。


其核心技术“智能化高压无级调功熔盐电加热器”实现多项突破


采用6kV/10kV高压设计,单套功率达20-50MW,具备智能无级调节功能,可完美适配风光波动性电源;创新现场快修模式,检修时间缩短至4-6小时,设备寿命达25年以上,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高压电加热换热结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绿储科技年产能2000兆瓦的熔盐储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湖州),总投资10亿元,被列入浙江省重大产业化项目。其产品已应用于青海、甘肃、新疆等10余个重点项目。


绿储科技将持续深耕熔盐储能技术创新,推动成本优化与场景拓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双碳”目标实现。


2.jpg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