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能源网 | 0评论 | 4527查看 | 2018-08-22 08:54:00
8月19日晚,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8月17日,公司与国源时代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将转让间接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华润煤业,及华润煤业旗下三家煤炭企业的股权及下属所有煤矿。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持有的这四家公司股权,转让价仅为人民币1块钱!接盘的国源公司,是2016年成立的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整合平台公司,其主要使命就是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曾经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华润电力,如今为何将自己的“老本行”如此廉价地剥离出去?“去煤化”之后,华润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此次转让,又是否意味着今年央企煤炭资产重组整合将再进一步?
一块钱就买到百亿资产?
华润煤业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是华润电力主要煤炭资产的持股公司,持有华润联盛51%权益、山西华润75.5%权益、太原华润24.99%权益。
截至2017年底,这三家公司合计总储量为12.04亿吨,共有矿井23对。其中,生产矿井8对,产能720万吨;基建/缓建矿井5对,产能480万吨;去产能矿井10对,产能540万吨。截至2017年底,三家公司共有员工8267人。
华润电力为何仅以1元价格转让?国源公司仅以一元收购产能如此之高的华润煤业,岂不是赚翻了?
实际上,此次转让的华润煤业及旗下三大核心煤企更是亏损频频,三大煤企目前资产净值皆为负,一直存在着因股权多远、债务构成复杂,面临着债务分割难、处置难的问题。本次转让中,国源公司还需偿还还华润电力110亿元人民币股东贷款,首期支付额度为人民币60亿元,须于管理权移交的同时完成支付。
事实上,华润煤业走到今天,与国务院国资委推动的央企加大煤炭去产能大环境分不开,华润只不过是央企剥离煤炭业务的众多案例中最新的一例。在日子好过时一窝蜂杀入进入煤炭,如今潮水退去,华润成了尴尬的“裸泳者”。
2002年至2011年的“黄金十年”,是煤炭行业的一场盛宴。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环境下,煤炭需求大幅增长,带来产量、价格、利润的飞速增长。在这期间,一些主业非煤的中央企业纷纷涉足煤炭业务。到2015年底,包括华润集团在内共有22家中央企业有煤炭业务及资产,产能达到12.8亿吨/年,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
从2012年开始,中国煤炭行业逐渐步入“铁锈时代”,涉煤央企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严重拖累到其自身主业健康发展。
基于此,国资委提出稳步推动央企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在此之前,同为国企的保利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就分别将各自的煤炭资产无偿划拨给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下半年还将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成立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优化整合专项基金,探索市场化、专业化重组整合模式,稳步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确保完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265万吨、整合煤炭产能8000万吨年度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润电力剥离煤炭产业,也算是一次成功的“甩包袱”。
转战新能源就会迎来诗和远方?
煤炭的“黄金十年”一去不再复返,加之新能源等产业的兴起,更是增添了传统能源行业的不安情绪。无数传统能源企业在思考,企业的未来在何方,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才能顺应时代、不被历史洪流所淹没?
查阅相关资料可发现,2017年,煤炭巨头神华集团开始了布局新能源,其第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在渝落户;2018年,大唐集团在原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基础上,建成了同一投资控制与运营主体、同一区域世界最大风电场。
由此可见,向新能源转型、投入新能源怀抱似乎是能源大央企目前都在进行的大趋势。而此次,华润电力在出售煤炭业务子公司之后,也开始了向新能源转型的道路。
华润电力表示,公司战略方向是成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综合能源公司。转让煤炭资产,将有利于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推进公司战略转型,主营业务更加清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公司将资金、管理、技术、资源更有效地集中至公司主营业务,并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不过想要转型真的这么容易吗?“瘦身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减轻了煤炭亏损负担,但华润电力将“廉价”的华润煤业放下之后,真的会迎来诗和远方?恐怕并不容易。
全球能源产业,无论从国际大环境还是国内利好政策方面,都一边倒地向新能源倾斜。新能源市场,美好的蓝图就像传说中的阿里巴巴藏宝库,只等门外进洞之人念一声“芝麻开门”。
但当今的市场,早已不是当初的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新能源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态势。中国的众多新能源企业,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均已位居世界前列。
相比于这些早已在新能源领域摸爬滚打数载的民营企业来说,曾经的传统能源大鳄想在此时进军新能源产业分得一杯羹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光有资金优势和体量优势,并不一定就能轻轻松松攻城拔寨。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民营光伏、风电企业已经经过了好两轮生死存亡的淘汰赛,活下来的这些,不论是从技术科研、效率、市场运营还是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方面来讲,都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央企要想在这个时候赢了名企来打开新能源市场的大门,面临的挑战和难度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