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光热发电助力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发布者:wwh | 来源:央广网 | 0评论 | 4550查看 | 2018-12-17 16:12:36    

12月1日至8日,记者随“40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实地探访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为各族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成效。今天刊出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40年看青海》第二篇《西部崛起的清洁能源集群》。


青海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早在40年前,开发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号角便已吹响。


从西宁乘车向西南行进150多公里,便来到“万里黄河第一镇”——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


龙羊峡是黄河流经高原草地进入峡谷区的第一个峡口。1976年,龙羊峡水电站开始建设,178米高的“万里黄河第一坝”造就了黄河流域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水库和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1987年,龙羊峡水电站并网发电,从此,水力发电便开始与传统的火力发电赛跑。随着拉西瓦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等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相继并网发电,水电很快便超越火电,成为青海第一大电源。


青海的水电建设还在继续,后来居上的光伏发电则在青海大地快速崛起。


距离龙羊峡水电站50公里的塔拉滩,原本是一大片荒芜的退化草场,如今已成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


12月1日,记者乘车来到塔拉滩。汽车在一望无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间的公路上行驶了很长时间,才进入黄河水电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乘坐电梯登上高高的观光塔,放眼四周,依然看不清太阳能光伏板的边缘,仍在向外扩展的“蓝色海洋”与远处的雪山和蓝天白云相接,构成一幅令人惊叹的壮美画面。


海南州能源局副局长吕占春介绍,目前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已从2012年的77.9平方公里增加到609.6平方公里。园区共入驻企业42家,建成并网发电4445兆瓦,累计投资达520亿元,年平均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


更为神奇的是,塔拉滩光伏发电与龙羊峡水力发电“互联互通”,构成了目前全球运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龙羊峡水光互补一、二期85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


黄河公司光伏园区电站及龙羊峡水光互补站长刘滨介绍,光伏只能在白天发电,阴雨天发电量会迅速下降。为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大的问题,公司主导相关科研院所,共同研发了水光互补协调运行控制系统,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为我国清洁能源提供了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


除了“水光互补”,还实现了“牧光互补”。大面积的光伏电板吸收了太阳热能,片片荫凉庇护了沙化的土地,塔拉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新生长出来的绿草,为当地牧民带来了意外收获。上面发电,下面放羊,实现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协调发展。


而在三百公里外的柴达木盆地,另一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也正在加紧建设。


12月6日,记者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新能源产业园。这是一个规划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的光伏、光热产业园区,目前已入住光热、光伏企业28家,完成投资47亿元,建成并网发电项目40个。


与塔拉滩“水光互补”发电不同的是,这里汇聚了槽式、塔式、单晶硅、多晶硅、高倍聚光等多种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方式,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俨然是一个太阳能发电新科技、新技术的“大观园”,令人眼花缭乱。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远远就可见到高高矗立、顶部像是一盏巨大耀眼聚光灯的集热塔。进入厂区,只见地面上排列的不是采集太阳能的光伏电板,而是用来反射阳光的玻璃镜面。这些面板也不全朝着一个方向围着太阳转,而是以不同的角度将阳光折射到集热塔。


140905rkrfi1r4kncnzrif.jpg


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樊玉华介绍,这是我国首座投运成功的规模化储能光热电站。采光玻璃面板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可360度旋转并调整仰角。玻璃镜面将太阳能反射到集热塔形成热能,再转化成电能,而且这些电能是可以储存的,无论阴雨天还是夜晚,光热电站都可实现连续、稳定、可调度的电力输出。


从德令哈乘车经茶德高速、京藏高速返回西宁途中,公路旁不时会掠过一排排“大风车”,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边。这些风力发电“大风车”正在将风能转换为电能输入电网。


如今,华电、大唐等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建设的多个风电项目在青海大地遍地开花,成为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中不断壮大的新成员。


据了解,目前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青海并网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227万千瓦,其中太阳能961万千瓦,风电266万千瓦,已超过1191万千瓦的水电装机,跃居青海第一大电源。379万千瓦的火电装机已降为第三。


2017年6月,青海实现连续7天168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打破了此前葡萄牙2016年5月4天107小时清洁能源供电的纪录,成为世界上全清洁能源运行的新纪录。今年,青海又将这个纪录刷新到9天216小时。


“风光天上来,电从空中走”,2016年,青海富余光伏电量首次输送华东;2017年,青海通过跨省跨区电量交易,外送江苏新能源电量近20亿千瓦时。


随着清洁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青海在满足本省电能供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建设。


今年11月,青海海南至河南驻马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建成后,将把青海的清洁能源送往中原大地。另一条“西电东送”通道——青海海西至华东±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也即将开工建设。


“两个通道”建成后,青海即将实现清洁电力大规模外送,对优化我国东中部地区能源结构,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将发挥显著作用。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