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电力行业走势如何?
发布者:lzx |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 0评论 | 4550查看 | 2019-09-10 09:44:25    

一、上半年电力行业运行特征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增速明显下降。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下降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25个省份用电增速有所放缓,3个省份用电量负增长。发电量增速略低于用电量增速,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综合来看,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保持平衡。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增速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5%和4.5%,反映出我国经济一季度开局平稳,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


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增速为3.1%,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下降是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4%、9.6%,比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分别高出6.3、6.5个百分点。上半年,第二产业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2.6%,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5%、27.0%,同比分别上升6.1、7.9个百分点。用电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民生用电需求不断释放。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平稳增长,增速为3.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大多数省份用电增速放缓,部分省份用电量负增长。上半年,31个省份中25个省份用电量增速放缓,仅西藏(16.6%)、海南(9.9%)、新疆(9.2%)、河北(7.0%)、山东(3.8%)5个省份用电增速上升,同比分别上升5.8、1.8、2.4、2.1、0.9个百分点。其中上海、甘肃、青海用电量负增长,用电量分别减少0.1%、0.7%、2.8%。


发电量增速略低于用电量增速,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增长3.3%,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低于用电增速1.7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速仅0.2%,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长12.6%,增速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1.8%、23.1%%11.5及29.1%。


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减少,新增装机仍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074万千瓦,同比减少1194万千瓦,主要由于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减少1417万千瓦,其中58.4%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主要部分。


二、下半年电力需求增长走势分析


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升级,2018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第一轮加征关税措施,针对自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分别于7月6日和8月23日对其中340亿和160亿商品实施加征关税。2018年9月,美国政府公布第二轮加征关税措施,涉及中国对美出口绝大多数行业,价值2000亿美元,并于9月24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为10%。2019年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10%上调至25%。在美国对中国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下,我国对美出口下滑明显,而且涉美出口企业用电量增长相对放缓。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减少2.6%,增速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从国网经营区域来看,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中美经贸摩擦加剧,业扩净增容量大幅下滑。上半年,涉美出口企业售电量增速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较全行业售电量增速低4.1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售电量约55亿千瓦时。


长期来看,中美产业关系从互补走向竞争,贸易摩擦的根源不是表面上的缩减逆差和贸易平衡,本质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升级。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实施。在中国实施反制措施后,美国扬言,有可能将提高3000亿美元税率至25%。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对我国用电量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下一步如果美国对3000亿美元商品提高关税至25%,将拉低2019年我国GDP增速约0.7个百分点,影响用电量增长约1.4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经济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内需的拉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持政策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等补短板工程;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预计下半年,“补短板”、“新基建”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拉动投资增速回升;减税降费等政策加码,消费增速有望企稳,国民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总体保持平稳。


气候气温影响分析


2019年7-8月份,受强降雨、强台风影响,全国平均气温低于去年同期,空调负荷用电量负增长,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从7月份来看,全国平均气温22.1℃,同比下降0.8℃;平均高温日数5.7天,同比减少0.4天。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测算,7月份全国降温电量同比减少9.5%,降幅同比扩大,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有所降低;气温因素拉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西南、华中、华东7月份受持续降雨影响气温偏低,全月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少;而去年同期,上述地区大部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高温强度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降温负荷未能充分释放,西南、华中、华东用电增速低迷。其中重庆、四川、江西、湖南降温电量降幅超过30%,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降温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


预计2019冬季,初步气候预测气温与常年相当,预计采暖电量平稳增长,拉高全社会用电增速。


电能替代影响分析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实施电能替代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推进污染防治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电能替代的有效实施,规划对电采暖目标、推进策略、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21年带动新增电量消费1100亿千瓦时。2019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将以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建立完善的长效支持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按照“以供定改”的原则推广天然气和电供暖。


电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优化工作机制、争取和出台支持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力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并先后制定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电供暖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1年)》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煤改电”三年攻坚方案(2018-2020年)》。


方案明确了“煤改电”目标任务,并详细制定了配套电网建设规模和计划,提出:2018~2020年,重点区域公司经营区内共计528.5万户居民、2.4万个村、0.7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4.6亿平方米。


其中,“2+26”城市454.7万户居民、1.9万个村、0.6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4.1亿平方米;汾渭平原城市73.8万户居民、0.5万个村、0.05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0.5亿平方米。至2020年,重点区域“煤改电”清洁替代电量达到456亿千瓦时,可累计减少散烧煤消耗25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10万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污染物1430万吨,PM2.5约40万吨。


2019年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促进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了《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的意见》。


意见提出,从推动乡村全电景区建设、民宿电气化改造、特色产业电能应用等方面推动乡村产业电气化,从推动乡村电采暖、绿色出行、家庭电气化等方面推动农村生活电气化。到2022年,在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建成一批电气化试点示范工程;推动打造2万个共1万亩电气化示范大棚,打造20万亩全电气化虾稻共生养殖示范基地;助力海产品电加热育种示范基地试点建设,推动建设100座电孵化室;打造10万亩农田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示范基地,推动300家大型木材加工企业实施热泵烘干技术改造;推动建立80个全电化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打造1000个能源消费电气化示范村镇和全电景区。农村、农业各领域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地区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到38.5%,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煤改电”三年攻坚方案(2018-2020年)》提出的目标,2019年将推进重点区域184万户居民、0.8万个村、0.07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1.6亿平方米。预计2019年,国网区域增加采暖电量约160亿千瓦时。


下半年电力增长研判


下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国家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态势增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有所回升。预计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5%左右,增速较“十三五”前三年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速(6.7%)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十二五”后两年增速。


三、有关建议


结合上半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及下半年走势分析,有以下问题需持续关注:


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下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等多项重大活动举办在即,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连创新高,电力安全保障难度不断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革命、电力市场改革、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环保压力、技术条件等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建议一是加快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合理安排运输,电厂提前增补库存,进一步增强燃料供应保障能力;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建设调峰电站等手段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合理规划新增电源、电网建设,弥补华北、华东等地区电力需求缺口。二是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研究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潜力,研究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指导全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电力规划部门的沟通,坚持“电力的需求侧即是用户的供给侧”原则,将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作为“能效电厂”,纳入电力规划。


优化电采暖技术路径,加快推进电能替代与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从清洁取暖推进情况来看,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实施情况整体良好,超过规划预期。其中,电供暖面积增长较快,完成情况良好,可再生能源供暖推进较慢。由于集中式电供暖经济性较低、地方政府支持政策较少,推广较为缓慢,电供暖以分散式电供暖为主。2017-2018年,分散式电供暖占比高达89.1%,集中式电供暖仅为10.9%。集中式电供暖总面积远落后于2021年8亿平方米的目标。


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任重道远,加快电源侧清洁替代和用户侧的电能替代是重要举措。对电能替代而言,要聚焦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用电等领域,加大电锅炉、电窑炉、电动汽车、港口岸电、农业电气化、家庭电气化等推广力度,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针对清洁取暖推进过程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一是深入研究集中式电供暖实施路径、适用范围、经济性以及政策需求,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因地制宜推进集中式电供暖推广,助力国家目标的实现。二是结合国家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电网企业与用户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以综合能源服务为抓手,利用综合能源系统能效和成本优势,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商业楼宇、居民社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有效带动电供暖项目的落地实施。三是政府要建立长效支持政策,持续出台电供暖设备补贴、运行费用补贴、配电网投资补贴,并确保其中一部分资金能够精准投入到电供暖工程中。


利用大数据手段密切跟踪挖掘用电数据,反映内外部因素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及时、准确的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是中央及时出台调控政策基础。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分析电力数据,对支撑经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电数据监测分析及预警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当前,“云、大、物、移、智”等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分析工作提供了更科学的手段,应运用大数据思维,加强用电数据及背后影响因素的挖掘,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


建议一是加强全国及分地区、分部门及重点行业用电数据分析,服务政府决策及行业发展;二是持续完善涉美出口企业清单,密切跟踪涉美企业用电情况、业扩报装变化,强化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三是进一步挖掘电力数据价值,细化专题分析,如贫困地区用电情况分析、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用电差异分析等。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