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6日,2019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暨中国智慧能源产业峰会(CEEC2019)在杭州举办。博览会以“清洁能源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清洁替代、电能替代、智慧能源科技成果,致力于推广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推进能源转型,推动智慧能源科技创新发展,促进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建设。本文选摘峰会嘉宾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海外清洁能源市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清洁能源紧扣绿色发展理念。本次会议汇聚政府、企业、相关组织共同研究探讨绿色能源发展,将有效促进能源革命。
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我认为有三个定位:一是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控制传统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二是促进新兴能源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风能、光伏等新兴能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三是探索会对能源革命产生颠覆性变化的新能源。
为了实现这三个定位,我建议:
第一,要认真落实我国在《巴黎协定》中的承诺,严控传统能源,特别是火电的排放,扎实做好火电的脱硫、脱硝等工作。
第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有优势的清洁能源市场。如何让光伏和风能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拓展空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仅靠一家企业很难实现,这就需要整合全行业的力量。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发展需求、能源发展需求,制定海外市场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同时和我国的设备生产能力、施工安装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对接,组织力量逐步实施,支持重点项目落地,形成示范效应。此外,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
最后,要根据行业发展的形势以及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积极研究可能产生革命性变革的新能源,加以发现和利用。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董事长钱智民:清洁化、智能化助力能源安全
当前,我国能源行业依然面临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去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70%,天然气约为40%,如此高的油气对外依存度显然存在风险。二是电网安全问题。今年,委内瑞拉等南美国家发生了电网事故,甚至美国纽约也出现了重大的停电事故,这样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其实,清洁能源的发展对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自主战略能力有重大意义,同时,智慧能源也在解决电网安全乃至能源安全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能源的清洁化、智能化发展在未来有着巨大潜力和市场。
近年来,国家电投认真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发展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目前,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装机已经超过传统火电装机,占比达到50.14%。国家电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全球第三大风力发电企业,同时也是全国清洁能源装机最大的企业。国家电投确定了“2035一流战略”,力争在2035年把国家电投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此,我也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能源网络安全合作。今年能源领域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迫切需要解决安全问题。目前,我国正在推进能源智慧信息平台建设,该平台已经覆盖了12家能源电力央企和44家地方国资委所属能源企业的200多个电站。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我们发现在部分点位或场站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问题。能源网络是开放、互联、互通的空间,能源安全事件具有多发性和突发性,波及范围广,更需要能源企业和政府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第二,打造智慧能源共建共商新生态。日前,在国资委等部委牵头下,我国成立了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为整合汇聚产、学、研、用各方面资源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升我国智慧能源产业科研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们也希望更多能源企业能够加入联盟,共建国家智慧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第三,携手布局“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上成果丰硕,今年4月“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确立,将会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率还相对较低,各国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碍和贸易壁垒等,我国能源行业要继续加强和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能源项目合作,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引领“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发展。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张扬民:新能源将迎更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能源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壮大,着力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18年,可再生能源消纳显著好转,全国平均水能利用率达到95%以上,风电利用率达到93%,光伏利用率达97%。但清洁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风险和挑战。
一是出力巨大,系统调节不足。火电结构调节力度不足,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带来了瓶颈。
二是涉网能力不足,连锁故障易导致连锁反应。新能源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可调能力不足,在扰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连锁故障,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
三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足。目前新能源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比较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的管理问题比较多。比如,场网边界管理资产归属权、责任落实等划分边界不清晰等。
四是新能源运行维护存在短板。风电场运行过程中倒塔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设备运维不当,造成了运行安全不利因素增加。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能源变革对我国是一个大好机会,我们应该面对挑战,妥善应对清洁能源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威胁和风险,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清洁能源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我们相信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随着能源革命全方位推进,新能源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我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完善产业链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光伏发电以其清洁、安全、资源丰富等优势,在新一轮的能源变革中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3年以来,短短的五年时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从140GW左右增加到500GW以上,是五年前的3.5倍。2013年底至今,光伏发电项目的平均初始投资成本降幅超过55%,光伏发电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最经济的能源形式,并仍然处于成本快速下降的区间内。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13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3年里,中国多晶硅产量的全球占比从0.3%增长到58.1%,光伏电池组件产量的全球占比从11%增长到72.8%,并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新增装机量占比从0.36%增长到40%以上,并连续六年位居第一位。累计光伏装机量的全球占比从1.35%增长到30%以上,并连续四年位居第一位。
统计显示,2008-2018年十年间,中国光伏企业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超过了380GW,占2018年全球累计装机量的75%,在有效推进全球光伏产业创新和成本快速下降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全球光伏供应格局来看,2018年中国大陆生产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了58.1%、93.1%、74.8%、72.8%和62%。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五个环节,产量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共有34家。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涵盖高纯硅材料、硅锭、硅片、硅片辅料等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
展望未来,清洁能源融合互补发展、高效智慧利用,必将在能源变革中发挥更大作用。光伏发电作为主力军之一,与其他能源形式协同发展是业内同仁下一步需要积极探索并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2019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旨在促进清洁能源融合发展,在全社会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扩大清洁能源应用范围,从而助力构建清洁能源生态大版图。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清洁能源产业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可再生能源国际市场形势乐观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装机量同比下降了50%,光伏行业从9月份开始奋起直追,但要追上去年装机量仍存在一定困难。可喜的是,今年全球光伏市场仍然会有10%左右的增长。同时,风电市场更让人信心倍增,国内风电装机持续增长。预计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会有20%以上的增长,而全球海上风电则会呈现更大幅度的增长。
上半年,光伏、风电行业的出口情况就是最好的佐证。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增幅超过了30%,风电更是大增了57%。今年1-7月,我国外贸出口额总体小幅增长0.6%(按美元计),横向比较来看,可再生能源的国际市场形势仍然可观。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指出,204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现在的26%增长到40%,届时除水电继续保持15%左右的占比,风电占比将会从5.5%左右增长到12%,光伏则会从现在的2%左右增长至约10%。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们对这一增速充满信心。
对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企业来说,我们不仅要做好国内市场,同时还要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而要做好国际市场,更应该借鉴此前“走出去”的海外工程项目经验。在这方面,商务部、财务部、发改委等给予了中国企业非常好的支持政策,而金融机构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为设备的出口特别是海外工程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能源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由从前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立体、深度的,这不仅仅意味着扩张,还有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此前粗放的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偏重、能效偏低、结构高碳导致环境问题日趋尖锐,而目前我国年能耗还以1-3%的速度增长,这一现状促进了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调整能源结构意识的觉醒。新目标呼唤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化转型,这也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在发展新阶段,行业需要创新驱动力,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和金融创新,同时还要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
首先,高质量发展呼唤能源结构的优化。每年增长的能耗需求给行业创造了发展新机遇,这不仅会促进低碳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扩大,如新能源、核能、天然气等,还可以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消费的占比。
其次,高质量发展还呼唤着改善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在发展西部经济,增加当地电力负荷的同时,也要发展中东部能源供给侧,尽可能地优化能源发展格局,开发身边的能源。
以浙江为例,浙江是我国中东部较发达地区、节能提效的先行区,也是发展核能的优先区,海上风电、海洋能发展的优势区,天然气、LNG进口接收区,同时还具有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工业余热和水能资源。虽然从全省来看,浙江火电装机占比达70%,但湖州和嘉兴两地煤电占比仅为1/3。嘉兴风电、光伏和核电的占比已达全部电力类型的62.5%,这让我们看到了发展清洁能源的可能性。
随着中东部电源的持续发展,“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压力会相应减少,“西电东送”增量或将出现拐点。这一转变不仅将优化我国能源结构,还会促进我国能源空间结构、空间格局的改变。
再次,高质量发展呼唤着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一方面,从城市发展角度看,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和无废城市是相互支撑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农村能源形态落后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比如散烧煤替代、如何利用生物质能,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都有很大发展空间。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能源的快速增长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些年,我国能效有了明显提高。
以火电为例,我国火电供电煤耗已从1978年的471g/kwh降至2017年的309g/kwh,优质电厂甚至只需要270g/kwh,能源强度不断减低,能效成倍提升。
即便如此,目前我国的能源强度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这意味着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要提高能效首先就要节能,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高耗能产业已趋于饱和,高能耗产业占比不应继续扩张,同时减少建设型能耗的浪费。
此外,还要注意产能过剩的问题。现今煤电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只有4300小时,在此情况下,一旦煤电装机规模继续扩张就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因此,要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抑制奢侈性消费和浪费。就产业来说,有上有下才是进步。要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既有利于节能,又能吸纳就业。同时,对于煤电的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创新也不可或缺。
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但方向是清晰的,这不仅国家的目标,也是老百姓的诉求,更是全球大势。我们要抓住新常态的新机遇,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经济环境的双赢和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范建林:建立能源网络安全及能源智慧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新能源装机比重稳步上升,新增装机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首位。为进一步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融合,国资委联合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共同推进网络安全及能源智慧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
平台的建立是保证能源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可有效避免能源行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是构建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在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前期扎实的试点工作,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共有12家中央企业和44家地方国有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完成了中电联、12家中央企业和44家地方国有企业的六大类64个经营指标的数据接入,完成了12家中央企业和44家国有企业230个厂站的安全网络态势感知平台的接入,实现了对全国所有省份以及所有能源类型(包括风电、光电、水电、火电、核电)的全覆盖。
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我们发现试点厂站10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的紧迫性超出想象。
因此,建立全国能源互联网的工作势在必行。下一步,将推进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国能源网络安全与智慧能源体系,这一体系将在以下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在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发挥示范效应。发展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试点阶段,中央企业发挥了三个排头兵作用,承担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社会责任,做到了统一组织、整体规划、精密实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并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各大央企正在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技术创新,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电力生产结构中的清洁能源的比重。
二是在推进国有资本规划调整中发挥示范作用。平台的建设是国资委扎实推进中央能源企业资源整合、提升能源效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平台建设工作,加强能源产业融合,成立了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能融合作为平台的运营主体,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由15家国有企业和1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以股权为纽带形成合力。这一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切实提升项目的建设水平,推进能源水平向多能协同发展。同时,国家电投和中电联还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联盟以中央企业为主导,涉及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方力量,形成了跨地域、跨多方的资源整合平台,搭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新生态,构建产业先行的标准产业体系,加强信息互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切实推动我国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是深化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发挥的示范效应。平台的建设是有关部委通力协作支持,打造能源领域全国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示范性工程。目前受制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国有企业中没有出现真正强大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的应用在国有企业中尚不明显,中能融合从成立之初就引进了民营资本,有效整合了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优势,成为了混合所有制的试验田。中能融合还建立了适合互联网企业的激励机制,通过员工持股、跟投等方式,吸引高端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激励机制改革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发展意义重大,要充分贯彻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协调的理念,充分借鉴互联网安全和能源建设的经验,汇集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建共商共享平台,做实做强做大联盟,为新一代能源发展助力护航。国务院国资委将联合有关部委继续大力支持推动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的发展,鼓励能源央企充分发挥先导性、示范性作用,全面推进我国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四更”能源才是未来主导
什么能源可以在优化的能源格局中成为主要力量?我认为是“四更”能源——更安全、更环保、更便宜、更方便使用的能源。现在看来,光伏已经成为主要力量之一。
十年前,正泰集团在宁夏的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是1.15元/千瓦时,日前公布的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领跑者项目,最低中标电价已经达到0.26元/千瓦时。在海外,沙特阿拉伯已经报出1.79美分/千瓦时(折合人民币0.12元/千瓦时)的光伏电价。在生产端,光伏电池板功率也从十年前的约200W/块发展到如今的400W/块以上。未来,光伏发电一定会越来越便宜。
随着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我们认为,智慧能源未来已来,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用信息替代能源。智慧能源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纽带,实现横向多能互补。
二是能源供给革命,多能协同优化。以智能电网为核心,多种一、二次能源相互转化,互相补充,综合利用,能源生产终端将变得更为多元化和小型化、智能化,交易主体数更为庞大,竞争更为充分和透明,人人都可以成为能源的供应者。
三是能源消费变革。智慧能源更注重能源的双向按需交流和动态平衡使用,将打破传统能源单向辐射状供应模式。消费者将有能源使用的决定权。将有更多的零售商、小型用户和代理商参与多方交易,真正实现能源的个性化定制和按需择优。“藏能于民”——在用户用电低谷期,对储能设施充电,降低家庭用电成本,在用电高峰期使用储能设施供电,更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四是能源技术革命。采用“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模式,实现能源的发、配、售、储、用一体化优化调度和控制,伴随分布式能源和能源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易市场平台的搭建,最终形成庞大的能源市场与自由配置。分布式储能结合分布式发电、需求侧响应、电能辅助服务等将成为应用的热点。
五是能源体制革命。智慧能源能助推我国能源体制的变革,智慧能源是多类型用能网络的多层耦合,电力是实现各能源网络有机互联的枢纽。智慧能源建设将推动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加速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能源生态体系正在逐渐开放,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将极大地的鼓励能源行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531”新政出台后,浙江省能源局率先出台光伏支持政策,2018年浙江省新增屋顶光伏装机267万千瓦,家庭屋顶光伏19万户。时至今日,正泰集团在浙江已经发展了35年,从高压输变电到新能源,我们正在经历工业互联网和能源变革的时代。正泰集团正在从事能源物联网的实践,搭建了用户、物联网和企业的生态圈,为区域内的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主要有四个部分:
第一,介入光伏全产业链,不仅仅是光伏发电而是提供一整套的系统解决方案。
第二,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光伏电站,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都在尝试。不仅建好电站,更做好运维服务,对每块电池板和设备都进行实时服务,做到了智能运维。储能方面,我们从储能材料、电池芯到整个配套系统都有涉及,现在有大量产品出口日本。
第三,智慧供能。我们把各种各样的技术整合在一起,为园区、校区、社区、大楼、商场、农业设施等做智慧供能解决方案,节能降耗。比如提供“集中+分布式”的供热方式;在工业园区利用工业余热回收,推行智慧供暖。
第四,创新孵化培育。正泰集团在杭州做了孵化器,有4家企业在主板上市,3家在新三板挂牌。我们和其他企业合作,建设了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微电网的示范区。我们培育石墨烯材料、电池,氢能源燃料,把催化剂、扩散层和双极板等进行整合。
不管是做太阳能、氢能源还是能源物联网,一家企业单打独斗不行,一定是靠大家合作。国企、央企是压舱石,而民企灵活。民企和央企携手才能走向“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