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推动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能源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发布者:lzx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0评论 | 2606查看 | 2019-09-26 10:49:43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行业历经沧桑巨变,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原始的动力,可谓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短短几十年时间,能源行业实现了从极端短缺到极大丰富的历史跨越。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能源基础十分薄弱,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生产水平极其低下,不仅供求关系十分紧张,而且还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194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1953年,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也仅有0.5亿吨标煤,不足目前河北省能源消耗总量的1/6。


而如今,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增强,能源领域不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煤炭、油气、电力、新能源和能源装备产业全面繁荣,多个领域在规模和技术上都领先全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57.8倍,年均增长7.6%;能源消费量达到46.4亿吨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84.8倍,年均增长7.1%。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用能效率逐步提升,节能降耗正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加快实施,能源行业的发展由追求规模化扩张向清洁化和高质量转变,能源行业正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历数能源行业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及时调整、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的相互促进,以及国际合作的不断强化。


改革释放活力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和能源行业都曾走过一段弯路,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的动能未能充分释放。1978年之后,我国重新调整了发展思路,尤其是市场化机制的建立,推动了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体制机制上率先做出调整的是煤炭行业及其管理部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煤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计划,从煤炭开采到运输和销售,均由国家统一管理和统一定价。彼时,煤炭供应严重短缺,经济增长受制于煤炭供应不足的矛盾异常明显。


改革开放之后,煤炭计划经济的色彩渐褪,煤炭行业进入转轨发展阶段,尤其是1994年之后,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机制基本确立,行业首次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时期。1978年我国煤炭产量还只有6亿吨,而到了1996年,这一数据就达到了13.7亿吨。目前,我国早已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煤炭也在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中扮演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角色。


石油行业的发展也有类似的路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原油产量仅有10余万吨,为摘掉“贫油国”的帽子,老一代石油人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等大型油田,一举实现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重大突破。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已经突破了1亿吨大关,可谓成就斐然。


改革开放之后,石油领域改革拉开序幕,三大石油公司相继成立,并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21世纪初,三家公司分别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成为我国石油企业开启国际化之路的里程碑事件。当前,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在1.9亿吨左右,成为我国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基础。


电力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离不开改革和机制的重大调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极度贫困,电力工业极其落后,1949年全国用电量仅有34亿千瓦时,如今已经超过7万亿千瓦时,发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更是增长千倍以上,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价格可承受的电力供应。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85年,中国电力工业从投资、生产到销售,都由国家统一经营,用电量计划配给,电力价格由中央政府制定。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原有的体制不断束缚电力工业发展,从1985年起,我国电力体制管制不断放松: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离逐步实施。尤其是2002年,中央对国家电力公司进行了拆分,五大发电、两家电网和四家附业公司相继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电力工业市场化进程正式拉开序幕。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电力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新电力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健全电力行业市场机制,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等。


回顾70年能源工业的发展历程,我国能源体制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活力得以释放。多年来,能源行业大力推进政企分开,加快市场化步伐,形成了多元保障的新型能源工业体系,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


经济增长拉动


经济与能源密切联系,70年间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因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处于半瘫痪状态,能源消耗量自然较小。1953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93千克标准煤,而2018年达到3332千克标准煤,比1953年增长34.8倍,年均增长5.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事实上,到了1978年,我国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当时我国人均GDP仅有156美元,还不足当时最贫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490美元的1/3,但是在而后的40年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开始启动,从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9.5%,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


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对应的是,能源行业的快速崛起和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1978至2017年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能源生产量、发电装机容量及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分别增长5.4%、4.6%、9.2%和8.6%。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82482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34.5倍,年均增长9.5%。我国能源及电力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以煤炭为例,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在过去几十年中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实现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在供需关系上,煤炭实现了从总体供应短缺转变成产能总体富余;企业结构上,实现了由单一国有制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生产方式上,实现了由手工作业和半机械化为主转变为全面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安全生产上,实现了由事故多发、伤亡惨重转变为持续稳定好转的局面。


受汽车工业和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拉动,油气工业也获得了巨大成长空间。1978年至2018年,我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从1亿吨和138亿立方米增长到1.9亿吨和1610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从1980年的0.88亿吨和140亿立方米增长到2018年的6.48亿吨和2800亿立方米。


电力工业的发展更是惊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靠水电和火电,彼时,中国的电力总装机仅为57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2500亿千瓦时,而到了2018年底,我国电力装机高达19亿千瓦,早已位列世界第一位,而全社会用电量也超过了6.8万亿度。除了体量增长之外,电源结构也逐步优化,目前,我国火电、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全面发展,发电装备制造、施工技术水平获得巨大成就,很多技术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和吸收,到自主研发和创新,最终多项技术引领世界。


国际合作助力


短短70年时间,能源行业取得如此成就,除体制机制调整、经济增长的带动之外,国际合作的加强也功不可没。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量急速增加,无论是煤炭、石油还是电力,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曾出现过供应短缺的时期,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受制于我国资源禀赋的限制,近年来供应缺口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国际合作也就成了应有之意。


在经济连续获得多年高速发展之后的1993年,我国第一次由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石油领域“走出去”的步伐正式迈开,“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时间成为流行词汇。


1993年,中石油公司获得了加拿大北瑞宁油田的参股权,成功迈出了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一步。


随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分别在加拿大、哈萨克斯坦、苏丹、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拉克等国家参与油田合作与开发,正式开启了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资源开发的新时代。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三大公司之外的其他石油公司也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的角逐。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企业共拥有210个海外油气项目,多达27家中国石油企业,包括23家民营企业,在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1.9亿吨油当量。这一数据相当于中国当前国内石油一年的产量。


与此同时,随着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的大幅增加,我国石油进口逐年增加,2018年,我国共进口原油4.6亿吨,进口天然气1213亿立方米,分别占到中国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70%和42%,可见中国的能源需求与国际市场密不可分。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被看作是中国的第三次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能源企业更是走在前列,抓住新一轮开放的机遇,在国际舞台上大展身手。


其中,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成效最为显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贯穿欧亚大陆,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因此,很多国家面临电力和能源供应短缺的状况。中国电力行业不仅装备制造先进,产能丰富,而且中国拥有全球效率最高、技术水平娴熟的施工和运营队伍,近年来在几十个国家开展电力合作,大大缓解了沿线国家的电力短缺难题。


当前,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华电集团、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在内的电力企业,在菲律宾、印尼、巴西等国建设和运行了大量电力项目,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走向高质量和清洁化


尽管能源行业成就斐然,但由于我国化石能源比重较大,随着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加,环境承受力和碳排放问题也随之而来。


过去的几十年,能源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发展的诉求也开始有所转向:经济发展由追求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增长转变,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投入的所谓“三高”产业的集聚发展,中国环境的承载能力出现预警,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已变得迫在眉睫。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能源行业而言,为适应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能源行业转型发展变得越来越迫切。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中国要进行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能源革命”概念,要求能源行业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从能源发展的实践看,中国目前依然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的能源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已经达峰,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获得了快速发展,风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已经成长为全球翘楚,甚至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引领者。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9亿和1.7亿千瓦,二者装机容量占我国全部装机比例的近20%,长期占据全球清洁能源装机的头把交椅。2018年,风电、光伏全年发电量600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约9%,我国在能源结构方面的调整成效显著。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一方面带动了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该产业由于追求规模而较为粗放。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高质量和清洁化的能源供给将是能源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度过了能源短缺的时代,目前能源的供应丰富而多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能源行业也将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加洁净和高质量的能源供应。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