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3996查看 | 2013-06-05 14:02:00
日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发布了我国2012年度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的建设统计报告及2013年第一季度风电建设成果。据悉,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信息成果首次系统公开披露。
“根据国务院当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今后政府工作重点将转移到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提供准确的可再生能源信息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内容。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就必须做好产业信息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相关体系,形成信息发布机制,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
2012年累计并网7457万千瓦
据了解,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风电累计核准容量10670万千瓦,并网6266万千瓦,在建4404万千瓦,2012年上网电量1008亿千瓦时,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占全球市场23%,位列世界第一;太阳能发电产业累计建设容量798万千瓦,其中并网容量65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200%;此外,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核准容量878万千瓦,其中并网容量581万千瓦,包括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项目318.6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42.7万千瓦,沼气发电项目20.6万千瓦。2012年,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容量达7457万千瓦,已成为我国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风电累计核准容量10846万千瓦。其中,并网容量为6571万千瓦,在建容量为4275万千瓦,风电并网容量占核准比例为61%。2003年第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核准容量177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305万千瓦。第一季度全国风电上网电量为328亿千瓦时,平均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42小时。(见上表)
事实上,此次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信息成果,不仅只限于上述列举的目前国家能源局核准的项目数量、并网运行情况和上网电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关键指标,还包括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规划、政策和标准制定等。
信息化利好企业和产业长远发展
“对于完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来说,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当前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强产业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布信息统计成果,对于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长远发展和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王民浩说。
据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化建设起始于风电,从2003年全国大型风电建设前期工作开始,国家发改委委托水电总院开发建设,此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总院建设管理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并以信息中心为平台,完善风电场工程数据库,开发建立健全了我国风电信息统计与评价体系。此后,该院又陆续将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信息纳入可再生能源统计体系。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陆续编制完成了8个年度的风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和4个年度的太阳能发电建设成果统计报告。为配合国家能源、价格和财政主管部门做好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工作,水电总院组织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开发建设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信息管理平台’,为全国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确保了国家能源局2012年度三个批次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新增确认项目发布。”王民浩说,为了使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水电总院几年来还开发建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信息数据库配套软件近30款(CFD、CSD、CGD系列),有效地提高了产业信息化水平。
“信息成果发布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都是好消息。过去对于风机企业的评价,只是用单一数据说话。今后,可能会是一系列指标,不止包括装机规模,还包括市场诚信、产品质量、服务情况等等,有利于开发企业对风机的识别。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正向的激励和引导,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信息发布。”一家主流风机企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