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受追捧对能源行业的资本创新有何启发?
发布者:lzx | 来源:鱼眼看电改 | 0评论 | 3017查看 | 2020-07-21 10:25:31    

寒武纪也就是大约6亿年前,地球的生命突然出现了一次大爆发: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们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进化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的物种突然丰富被看做是我们这个星球走向繁荣和智慧的起点。


2020年7月20日,一家同样以寒武纪命名的创新公司登陆A股科创板,在即使是从来不缺乏造富神话的中国,这家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主导产品的成立仅仅4年的公司,首日开盘即越过250元,超过发行价65元近3倍多,瞬间市值一度超越千亿人民币,而它的创始人、年轻的85后中科院少年班毕业的陈天石的身家也马上超过300亿元,而他的背后还有一群和他一样年轻有的来自华为和联想等资本体系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4年即上市且市值马上过千亿,从招股书和企业的经营愿景的正面,我们看到的是这家公司每年数亿元甚至超过营收100-300%的研发投入,以及3年来从780万、1.1亿到4.4亿的营收飞跃,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一家号称”致力打造各类智能云服务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芯片“的连年亏损、合同收入高度依赖华为和政府等关联方的小微公司,如何的以前所未有的轨迹在资本市场烫熟了很多韭菜的国产AI芯片的梦想。


因为从很多传统产业大佬的角度,这样一家尚无成熟产品、看不出ToB或者ToG销售渠道有何神奇、管理费用不断攀升也并无高大上的市场宣传形象的初创公司,实在是看不懂有何价值值得投资人和股民们都跟在后面追捧还翘上了天。


与此相对,堪称最保守的工业环节的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们,逐年盈利、现金流稳健、利润报表非常健康,新上市的公司们招股说明书里也是各种高大上板上钉钉的收入预测和行业地位,但是在市场上却要么跌破市净,要么长年震荡毫无振奋人心的牛气。


为什么会这样?值得能源行业的管理者和创业者们都深深的思考,上市如果不能有顺理成章的高估值、理所当然的高分红和人畜无害的开心减持,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阿里巴巴那就真的是个笑谈。且不说举眼国外和谷歌、微软、特斯拉这些长年翻红慢牛快马都做过的大公司一样让股东、员工、用户无一不盆满钵溢其乐无穷,也该和近旁的公司们学习一下到底风口在哪里,应该怎么吹才能飞起来。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和哲学轨道的转换带来的冲击,新的世纪已经到来,老的一代还站在废墟面前一片茫然。从寒武纪的最快68天即上市通过且获得市场期待式追捧,国内股市科创、创业、注册制等诸多变化的趋势综合来看,能源行业至少应当学习如下三点:


1、成长性远比价值性重要,至少对创新是如此。能源行业的很多上市公司或者新拟上市的创业者,有着强烈的中年人的创业色彩:太注重价值。关注的永远是如何活下去,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容量,毛利率的控制和销售渠道的建设。这些并非不重要,而是对真正希望创新创富的资本而言,太没有吸引力。


具备这些价值坐标的公司也并不应该被鄙视或者低估,而是应该敝帚自珍,就不要走科创纳斯达克这样的奇伟瑰丽的路线,安心的做一个大公司背景的创新项目,或者稳健的新型子公司,用大公司充盈的利润和组织保障去做有限度的冒险,而不要用资本市场价格不菲索求甚多弄不好会身败名裂的风险投入。如果你是恐龙,就安心的等着白垩纪侏罗纪的到来,不要在寒武纪就急于跳入海里,会死的。


2、要学会讲大家想听的故事,而不是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讲故事或者说忽悠在能源电力行业一直是一个贬义词,的确务实可靠安全第一是这个行业的价值观,但其实人们忽略的一点是:往往会讲故事的那些高手,在不得不对这个行业表态的时候都是一副你牛你开心就好的绕着走的姿态。既然没有好的听众,这方面的技能就每况愈下,以至于到了创新的当口想搞那么一出的时候,会漏洞百出毫无新意。


寒武纪抓住了7nm国产智能芯片,云边端三位一体,华为独供、民族独创等重要关键词,又处在科创板注册制百年国运的大卡司的山峰,好懂有趣又健康,比综合能源、虚拟电厂、5G智能电网等等这些反而要感觉务实贴心很多。而恰恰相反,传统行业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讲故事就是蹭热点,搞几个框架合作全球第一负重前行大家就爱听了,所以要找到懂这个行业又能讲大家爱听的故事的那个人并且珍惜之,才是起点。


特斯拉牛了大家都会羡慕嫉妒骂本国,但是初期几个亿的忘我投入、对信息化AI自动驾驶的争为人先、拼死一定要忽悠投资人进来接盘投研发的高超避险心态,是传统行业的中年人们始终学不好的,他们宁愿几亿十几亿的扔去盖电厂建大坝,也不会每年几千万的丢进来搞ITOTDT,云大物移这都是说说给领导听的,你给他手机换个桌面都会嫌你多事。


3、Stakeholder用利益相关方的资源烘出一个创新企业是ToB领域创新的王道。寒武纪的高管和相关者里面少不了华为的身影,据说前两年80%的合同都有华为系的影响。一个成熟大体量的企业用自己的资源和眼界去赋能一个可能不太靠谱的创新公司,且不论是不是亲自下场做Shareholder股东投资者,单身这种资源倾斜和关注就足够让新能源造车、AI智能、区块链这些公司感恩戴德了。寒武纪的背后,联想、美的、OPPO都有着深浅不同的投入和注入,这才是一家快速成长上市的公司应该有的模样:难不成还有人真的以后几个85后小年轻就能撑起这么大的B端深局?


回看能源行业,2015年电改初期的那句”守土有责“震耳发聩,但现在看来实在是不懂得做大蛋糕分享利益的人才会说出这么愚昧霸道的话。以南网在贵安成立的混改示范配售电公司为例,占40%股份的南网贵州电网整天想的就是资金到位项目合规你们小股东不懂电力好烦,却从未想过这个15亿资本实缴到位的配售电一体公司为何不能也4年上市冲击哪怕百亿市值,也可变现40亿受益无穷。


整个电网系内的创新创业公司或者事业部都呈现这样的姿态:强调资源但只是用来做销售做关系打听政策,却无力让资源赋能到资本和科研增值领域,没听甚至根本不懂什么叫做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这个词。


综上所述,往往传统行业在看到特斯拉、乐视、寒武纪这样想不通看不懂的创新案例时,会甩出一句活久见,却忘却了生物生存史上的一条金律:有谁是46亿年苦苦进化稳扎稳打一直活到21世纪的?谁不是完成历史使命传递基因密码后准确的死去?我们不要热衷于去分辨这些创新案例会不会死、值不值得投资,而是应该着重借鉴和分析它的路径和方法是否有可取之处,能不能在自我资源的引导下做的更好或者再辟蹊径点燃新事物。


其实寒武纪这家公司没有那么高级,但恰逢其时恰得其法,值得能源人们借鉴。


所以,习惯于动不动就搞一个长江电力、中石油、xx综合能源的能源行业的巨无霸思想的拥趸们,不妨看一下自己95后00后的孩子们:代表真正资本梦想的难道不是这些想快、想新、想富的年轻人们?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希望求稳求保守,却又在面对后代们的时候说你们要创新要超过其他人。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