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将面临哪些不确定性?
发布者:lzx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2975查看 | 2020-08-05 10:06:09    

多位新能源企业高管认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后,更应该注重强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真正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先发、满发。


日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总体来看,2019年,我国再生能源发展提速,其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新增发电量在总增量中占比53.3%。


根据目前政策,从明年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将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2022年起,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国家将不再补贴。另据业内推测,2021年开始,光伏发电也将实现平价上网。


在此发展趋势下,平价阶段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将面临哪些不确定性,又将迎来哪些转变?


发展迅猛但占比较低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表示,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95亿千瓦,同比增长8.7%,在非化石能源中占比超85%。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


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38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55.2%。其中,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2.1亿千瓦、2.04亿千瓦、44万千瓦和2369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


同时,据郑声安介绍,在应用场景方面,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持续提速,“光伏+”产业模式加速发展,地热供暖成为解决南方供暖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装备及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陆上5兆瓦、海上10兆瓦国产风电机组陆续下线;量产、规模化生产的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2.3%。


报告指出,虽然产业发展迅猛,但目前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非水可再生能源将在明年开始陆续迎来平价上网时代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能源转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强化规划衔接,为可再生能源长期可持续发展争取资源空间。”郑声安说。


消纳成企业关注重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可再生能源实现平价上网仅仅是用能向清洁化发展的开端,取消补贴并不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将不再需要政策的支持。


“一直以来,可再生能源都是政策导向性行业。以光伏发电为例,即使在近两年平价和竞价光伏项目申报规模不断增大,也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出现的发展趋势。未来,产业仍需要配套辅助性政策的支持。”一位可再生能源行业政策研究员说。


目前,市场的讨论焦点在如何保证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截至2019年底,我国弃风、弃光率已分别降至4%和2%,消纳问题逐步缓解,但不少新能源项目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限电。


多位新能源企业高管认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后,更应该注重强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真正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先发、满发。


上述研究员解释,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前期投入较大,在项目并网投运后才会产生收益,因此企业格外看重发电利用小时数,可以说,消纳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大。


另有观点认为,目前,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有限,需要借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微电网等多种应用形式发展。而对于前期投入较大、企业现金流紧张,可以发行“政府支持债券”或“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来吸引投资,带动平价上网后产业的发展。


向多种技术融合转变


虽然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和重点,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站“靠天吃饭”,其自身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新的考验。为此,“电网友好”已经成了目前新建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加分项。


一直以来,煤电等可调节机组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调峰和兜底服务。未来,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进一步提高,需要真正激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研究机构认为,从技术层面上看,加快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或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为此,近年来,黄河水电、鲁能集团等能源企业纷纷踏入储能领域,开展多元化应用、多重收益模式。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已经从以往的单一机组规划向多种技术融合规划转变,新能源企业也开始积极探索储能、配网售电、多能互补等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图构建一体化智慧能源互联发展模式。


郑声安表示,在平价阶段,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将带动产业的不断升级。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