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产业图谱——零碳革命之下的“危”与“机”
发布者:admin | 来源:上海远博志城咨询 | 0评论 | 3734查看 | 2021-09-01 10:06:18    

导读:


中国碳排放总量在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根据“碳中和”机理,实现双碳目标主要路径包括重点领域部门减少碳排放、生态固碳与技术固碳合力增加碳吸收、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构建绿色金融配套体系等。未来,“碳中和”主题下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技术方向包括固态电池技术、新材料技术、智慧车路协同技术、存算一体AI 芯片等;而根据与碳减排的相关程度,结合“碳中和”主要路径,可大致描绘“碳中和”产业图谱及重点领域在零碳革命之下的发展趋势。


一、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与内涵解析


1.“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


①中国承诺“3060”目标,充分体现大国担当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力争2030 年前CO2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气候雄心峰会(CLIMATE AMBITION SUMMIT)发言,再次重申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并提出具体的数量目标 。而事实上,中国推进“碳中和”的速度将远快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减排任务的艰巨程度史无前例。欧盟和美国均表示在2050 年实现碳中和,然而欧盟已于1979年实现碳达峰,美国也已于2005年实现碳达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碳中和斜率会远远陡峭于欧美,碳减排速度也将超出欧盟一倍。


②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中和”终成共识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已就此进行了多次气候谈判。2016 年11月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具有标志性意义,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 [1]以内。


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升温,以1951~1980年平均温度为基准, 到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增加了约1℃,目前这一数字正以每十年0.2 ℃ 的速度不断攀升。20世纪以来,地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推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加了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碳排放驱动温室效应积累,全球变暖趋势愈加严峻,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恶劣影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图:全球气候治理3大里程碑


2.“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内涵


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气候中和,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同阶段目标。其中,“碳达峰”指CO2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开始慢慢下降;“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指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净增量为零(又称“净零碳排放”(net-zerocarbon emissions));“ 净零排放”(net-zeroemissions)既包含CO2 净零排放,又包含其他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如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则除了需要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还需要合理控制其他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植被改变等。


二、“碳中和”机理与主要路径解析


1.“碳中和”机理


“碳中和”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综合反映,与人口、经济、产业、能源、技术等多重因素均相关。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需要“做减法”,即降低碳排放,包括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碳强度的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的下降,主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和提高能效;能源碳强度的下降,则主要依靠清洁化和电气化。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做加法”,即增加碳移除和“负排放”。从碳移除来看,主要依靠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从增加“负排放”来看,主要依靠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以及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双碳”目标属于系统性工程,涉及能源供给等多个领域,因此,2060年中国“碳中和”愿景的实现颇具挑战,需要有效识别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林业等关键领域的碳减排和碳足迹,从政策、技术和金融等多角度实现跨行业合作。根据能源基金会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研究,要达到1.5℃的温控目标,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应从2015年约6% 增加至2035 年的35~65%,以及2050年的70~85%,这些脱碳战略的实施还将导致建筑、工业和交通领域使用的能源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


2.“碳中和”主要路径解析


①减少碳排放


减少碳排放,需要能源供给侧的深度“脱碳”,以及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的清洁化电气化。


(1)能源供给侧- 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化


从国情出发,实现碳中和潜力最大的方向是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低碳化。国家电投在2020年12月8日,成为国内第一个宣布碳达峰的企业,计划在2023 年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此后各高耗能企业纷纷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明确承诺企业碳达峰时间,推动能源结构化转型,发展低碳清洁能源。


图:全球气候治理3大里程碑产业研究


(2)终端用电部门- 工业\交通运输\建筑领域清洁化电气化


从工业领域来看,工业部门以建材、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生产部门碳排放量最高;这些传统工业一般是建立在丰富的煤炭、石油、矿石资源基础上,其碳排放一方面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加热的燃料燃烧,另一方面来自于原材料的合成加工。工业部门减排而言,主要是通过燃料的替换以及生产工艺的升级。


从交通运输领域来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终端排放的15% 左右,是前四大碳排放部门;2013~2019年,碳排放平均增速保持在5% 以上,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根据2020年12月发布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的费用效益评估(CBA)技术手册》,未来5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1亿多辆,工程机械160多万台,由此导致的碳排放量十分巨大。为了实现零排放的交通运输,电气化是解决运输部门排放日益增长的主要方式。


从建筑领域来看,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CO2排放的近40%。中国建筑行业预计在2039年前后实现碳达峰,远低于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的CO2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即“运营碳排放”;此外,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其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以及现场施工过程的碳排放被称为“内含碳排放”,约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1%。面对减碳要求,建筑业应对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脱碳,提升材料效率,推广低碳材料、采用清洁室内能源等。


②增加碳吸收


负排放技术(Negative EmissionsTechnologies, NETs)不可或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环节。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负排放技术和可靠的封存:研究议程》报告,造林/再造林、森林管理的变化、农业土壤的吸收和储存以及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封存(BECCS)这4种负排放技术已准备进行大规模部署。


碳汇指通过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修复措施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减缓气候变化。我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成效显著,目前我国碳汇造林项目已具备从育苗、栽种、设计到养育、监测的全产业链实施能力。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据评估,我国森林覆盖率最大潜力有可能达到28%,对应森林碳汇约22.7亿吨。



CO2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CO2减排的工业过程。IEA(国际能源署)在《通过CCUS 改造工业》(2019)(TransformingIndustry through CCUS)提出,在清洁技术情景(与《巴黎协定》路径一致)下,CCUS 将实现38%的化工行业减排,15% 的水泥和钢铁行业减排。CCUS 全球发展和部署正继续加快步伐,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CCUS 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从中国CCUS技术现状来看,CO2捕集环节,部分技术已进入或接近商业化应用;运输环节,陆运和船舶运输技术成熟,正处于陆地管道运输示范阶段;利用环节,地质利用潜力大,技术成熟;封存环节,目前也已进入工业阶段,陆上地址利用封存容量达万亿吨。


③完善碳交易市场


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2],其重要贡献是将市场机制作为解决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现阶段,全球的碳定价机制包括碳税、碳排放交易市场(ETS)、碳信用机制、基于结果的气候金融(RBCF)、内部碳定价等。各国在不同的碳定价机制下,形成了不同的碳价水平,瑞典的碳税最高为119 美元/ 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碳价水平在28美元/ 吨之下。尽管碳价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低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水平[3]。


中国碳市场的建设路径是从试点市场向全国统一市场过渡。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列为碳排放试点地区。2013年6月至2014年,7省市相继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启动初期将以电力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为突破口,最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8大行业,其20个主要子行业中,近7500家企业都将纳入,碳市场控制的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2%。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后,将进一步提高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的经济效益。


④绿色金融支撑配套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明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为此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国开行成功发行首单3年期200亿元“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同时树立国内外碳中和债券市场典范。未来,可建设更多样化的碳市场,扩大交易主体范围,合理定价碳排放权,先试点碳远期、碳掉期等场外产品,再逐步推广到碳期货、碳期权等场内碳产品。


三、“碳中和”主题之下的技术前瞻


1.“碳中和”技术前景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依靠突破性技术。根据红杉中国发布的《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在此背景下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则包括固态电池技术、太阳能搭配锂电池的一体化家用储能、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材料技术、缓堵减排的智慧车路协同技术、暖通空调AI数据采集与节能控制系统、高能效比的存算一体AI芯片、“化石能源+CCUS”低碳排放技术、直接空气中碳捕获技术、碳排放的量化和审计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


除掌握不同技术的应用场景外,更需要关注技术背后应用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判断其市场前景,为技术在时间纵向布局提供支持。因为产业替代空间大、紧迫性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应优先推广普及,而对于碳移除、太阳辐射管理这类产业空间大但技术尚未成熟、短期见效慢的新技术,可继续进行技术培育和储备,待减排成本整体可控之后,结合实际情况纳入前瞻性布局。



2. 正加速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技术方向


①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材料技术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无论是实现小型、轻量化和廉价的能源设备,还是提升高能源利用率,新型电池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在其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


如在电动车领域,高性能的电池材料可以应用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环节,提升电池的可持续性、成本和安全性。以车规级碳化硅器件为例,碳化硅器件应用于车载充电系统和电池转换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开关损耗、减小模块体积重量、提升续航能力。而在能源化工、环境领域处理环节,分子筛和过滤膜等新材料的应用场景也颇为广泛。


图:新型电池材料


②缓堵减排的智慧车路协同技术


道路交通在行业整体碳排放中,占比高达75%[4],特别是由于拥堵和规划不足,建成区扩张和通勤距离加大,出现更复杂的交通形态和潮汐出行,交通拥堵程度和碳排放都在日益增加。据统计,道路交通状况恶化导致驾车时间和怠速增加,碳排放增加约3.88倍[5]。而AI 可通过智慧红绿灯、实时感知分配路权等,充分发挥在通行状况实时监测、诊断分析、趋势推断、预报预警等方面的作用,使拥堵时间降低约20%,将汽车油耗和排放降低5%~20%[6]。数据显示,经对长沙部分交叉路口V2X、公交线路、公交车进行智能网联化改造,公交车通过率提升10%,准点率优化50%,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随着交通运输业碳达峰任务的迫切性增强,提升道路通行率、打造高容量的运输系统,将更加依赖车路协同来提供疏堵减排的解决方案。


③高能效比的存算一体AI 芯片


能效比是AI 芯片的核心痛点之一,AI 芯片90%的性能功耗都用在和内存有关的数据传输及读写上。能源密集型的数据运算产生的碳排放不容小觑。根据《中国数据中心能耗现状白皮书》,我国有40万个中小数据中心总体耗电超1000亿度,折算成碳排放约9600万吨,接近目前中国民航年排放量的3倍[7] 。存算一体芯片能在不降低准确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算力,还可显著降低功耗,使其应用场景突破性能瓶颈。存算一体技术将为无人小车、泛机器人等算力要求高的边缘端场景,提供大算力、低功耗的高能效比芯片及解决方案。


图:能源互联网助力碳中和


四、“碳中和”产业图谱描绘与分析


根据与碳减排的相关程度,结合“碳中和”主要路径,可大致描绘碳中和产业图谱:其一,高度相关产业领域,主要为能源供给侧,电力脱碳(火电、水电、光伏、风电等)、输配升级(储能、特高压等)。其二,中度相关产业领域,聚焦工业部门(钢铁、水泥、化工等)、建筑部门节能减排(装配式建筑等)、交通运输部门电气化(新能源汽车等)。其三,其他产业领域,包括固废等环保产业,以及碳汇、碳捕集、碳交易等。


①能源领域


从能源结构来看,中国化石能源占比仍然较大,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从行业排放来看,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多,占比超过40%。因此,降碳的首要措施就是提能效、降能耗,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此外,低碳零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而中国能源互联网为低碳零碳技术发展提供了集成创新平台。


清洁替代技术。清洁替代技术包括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及清洁能源终端直接利用。清洁发电作为零碳电源相比化石能源将更具竞争力。预计到2060 年,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技术平均度电成本将分别降至0.07、0.3、0.15、0.3元/ 千瓦时[8]。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广泛应用,预计到2060 年终端清洁能源利用总量将达到4.9亿吨标准煤,较2017年增长约7倍。


电能替代技术。电能替代技术主要包括工业领域电制热与电机械动力技术,交通领域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建筑领域电采暖、热泵技术,电制氢、电制氨、电制甲烷、电制甲醇等电制燃料及原料技术。预计到2060 年,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的电气化率将分别达到54%、81%、79%[9]


②工业领域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居制造业31个门类首位,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以上。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需从推动绿色布局、节能及提升能效、优化用能流程结构、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采用突破性低碳技术等角度综合建立解决方案。从技术层面来看,钢铁行业降碳短期依靠高炉改造,中期依靠电炉炼铁、氢冶金技术,长期依靠推广应用CCUS技术。此外,机械设备等制造业同样面临减排要求,碳减排提高钢材产品价格,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及碳减排,优选高性能特钢、减少钢材用量或将成为下游用钢的新趋势,特钢需求或逐渐上升,将减少工具钢的用量。


图: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发展新趋势


化工。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煤制甲醇、合成氨、氨纶、工业硅、纯碱、烧碱、电石、电石法PVC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单吨生产综合能耗的化工产品将率先面临产能调整,行业集中度有望获得提升。煤化工产业正在朝着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六标准全面落地在即,对尾气处理技术及载体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尾气处理系统有望迎来爆发。此外,发展绿色、环保的可降解材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及自然界的留存,促进碳循环,因此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前景也较为广阔。


有色金属。碳中和政策下新能源领域用铝成为长周期的增量,铝行业景气周期开启。由于小水电关停,大水电难以新增,现有水电生产电解铝产能或成为成本的天然优势。


③交通运输领域


碳中和大势下,交通运输领域正加快电气化进程。新能源工程机械逐步成为政策导向。工信部提出,将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实施《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和重卡电动化。近年来,新能源工程机械快速发展。在2021年工程机械宝马展上,三一、中联、徐工、临工、鼎力等企业纷纷展出电动化工程机械产品,展示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抢占行业先机。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我国汽车产业的碳排放将力争在2028年前后达峰,到2035年全产业的碳排放量将比峰值降低20%以上。其中,203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为,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国内广泛运行,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从实践来看,目前各公司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主要分为三分方面,一是生产加工端,提升能源与材料的使用效率(模块化平台);二是在燃油车研发上,实现更高的燃油经济性;三是提升电动车型在产品结构中的比例,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


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来看,新能源汽车碳排放具有显著优势。具体措施而言,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可有效改善碳排放。一是减少制造过程的碳排放;二是增加使用寿命,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电池碳排放平摊加强,BEV碳优势凸显;三是储能效率增加,用电峰值的减少可大幅减少发电端的储能需求和装机量,并减少极端场景下化石能源发电量,提升清洁用电比例。从典型车企来看,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特斯拉的“4680”电池。


图:刀片电池与传统电池性能比对


④建筑领域


从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来看,主要包括如下主要趋势:一是低碳技术助力建材生产阶段减排。二是装配式建筑在建材生产和建筑施工阶段减碳优势明显,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PV,BIPV)在建筑运行阶段可实现从能源系统上脱碳。三是新能源提效降碳重要性凸显。建筑领域的未来低碳转型方向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光电建筑等。


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幅减少建筑原材料与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污染、提升施工效率。其中,钢结构在建筑环保以及产生的建筑垃圾方面尤其战友优势。2020年7月,住建部连续颁布《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磅支持政策,要求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


光电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优势明显,如无需占用额外土地资源、有效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墙面及屋顶的温升、无噪音及污染物排放、不消耗任何燃料等。2020年下半年出台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10]发展,推动智能光伏应用示范,促进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此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如北京提出学校、社会福利场所以及全部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等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元(含税)。据估算,“十四五”期间新增BIPV装机容量可能达到30~50GW,对应市场规模约1500~2500亿元。[11]


⑤负碳排放领域


(1)环保产业


能源需求改变分为能源代替、固废回收利用、使用节能产品、控制碳排放源头等。从环保公用角度,能源替代与固废回收利用是重要部分。碳排放监测主要分为核算法和测量法,目前我国碳排放CEMS系统仍未大规模展开应用,未来有望率先应用于碳排放占比较高的火电行业。


(2)园林工程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修复等措施,增加CO2吸收量。因此园林生态对碳中和的作用不可小觑,大力发展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工程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实现。此外,园林生态企业通过碳交易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有效配置,还可以实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标。


(3)碳捕捉


碳捕捉是传统高耗能行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但目前尚存在高成本、高能耗、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待验证等问题。在双碳目标下,碳捕捉作为主要负碳技术是煤炭、石化等行业延续生存的希望。短期来看,CCUS目前很多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由于投资成本高,政策支持力度差异等原因,CCUS 在全球的整体发展进程比较缓慢。而从长远来看,CCUS有望成为核心关键技术。中国有很多的应用需求,技术一旦在经济性、成熟度及安全性等方面通过工业化规模的测试论证,可与发电、煤化工等产业做有效整合,未来具备广阔空间。


图:瑞士Climeworks


注:作者:戴立群,供职于远博志城产业研究中心。


脚注:


1. 在IPCC《1.5℃特别报告》中,通过多模型论证,若需在21 世纪末将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 1.5℃以内,全球必须在21 世纪中叶就实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


2. 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目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3 种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CDM)、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及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


3. 据碳价格高级别委员会估计,要实现以高成本效益方式减少碳排放,碳价在2020 年前需要达到40~80 美元/ 吨二氧化碳,2023 年前达到50~100 美元/ 吨;但目前仍有约一半的碳排放量价格低于10 美元/ 吨。


4. 中国能源报,交通运输业节能减碳刻不容缓


5. 新华网,停车不熄火对空气污染最大 油耗也比行驶时高50%


6.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到2020 年油耗与排放降低5%,2020 年至2025 年油耗与排放均降低20%


7. 亿欧,疯狂追求算力却忽视能耗成本,AI 或成能源密集型产业


8.《CEIDCO- 能源行业:中国2060 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


9.《CEIDCO- 能源行业:中国2060 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


10.“零能耗建筑”,或叫“零能源住宅ZEH(Zero energy house)”,指住宅通过自身外部围护构造,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如使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加大保温材料的使用厚度、在构造组成关键节点位置上采用断热桥的构造方法等等);室内安装节能设施(如安装节能空调、安装LED 节能灯、安装高效热水器等等);配合使用再生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以此达到住宅能源消耗和能源产生两者相抵为零。


11.兴业证券,建筑行业周观点:把握双主线,关注“混改”与“聚焦主业”的投资机会。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