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的风电本地消纳综合示范区;
全国首批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东北地区唯一光伏领跑者基地和奖励激励基地;
探索出“光热+新能源”的全国第一个创新模式的项目……
截至2021年底,白城市新能源装机817.5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总规模70%以上。白城作为吉林省西部新能源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扛起“陆上风光三峡”建设重任,深入破解水、电、地“三个瓶颈”,着力构建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白城低碳发展、绿色振兴——白城插上腾飞之翼。
新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
——白城独具优势、基础扎实
白城是吉林省新能源起步最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过多年培育,基本构建起以风能、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具有“三大优势”。
丰富的资源优势。目前,白城新能源装机817.5万千瓦,未来还有近5000万千瓦有待于开发。
扎实的产业优势。白城坚持把新能源作为支柱产业来重点打造,初步构建了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协同跟进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了从整机到零部件全程配套的全产业链。
独特的品牌优势。历经20多年开发建设,白城新能源特色品牌逐步打响。白城作为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先后获得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等称号,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综合开发基地。
新能源发展必须突出生产与消纳协同跟进
——白城思路清晰、方向明确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明确了实施“生态强市”、打造“一城三区”的发展思路。白城将聚焦全省“一主六双”中为白城量身定制的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战略定位,坚持“系统谋划、集成布局、整体推进、头部引领、形成闭环”原则,坚持“资源换项目”理念,努力走出一条新能源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重点突出“七大战略抓手”。
建设新能源保障基地。承接我省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建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的战略任务,加快实施1000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打响“无限风光在白城”的“金字招牌”。
建设新能源消纳基地。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创新谋划建设绿电产业示范园区,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着力引进“链主”企业,整合现有制造业资源,加快实现新能源装备本地化、产业集群化,以满足我市新能源建设,并辐射周边地区新能源发展需求。
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委托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高端智库编制了规划,以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获得洁净的“绿氢”,延伸打造储氢、运氢、用氢全产业链。
打造中国北方云谷。围绕“数字吉林”建设,积极构建北方云计算中心为主体、数据灾备基地和数据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
打造中国北方碳谷。编制《白城市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谋划建设氢能交易所及碳排放交易所,推动吉林省绿氢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生态价值转为经济价值。
建设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谋划建设以白城为起点的±800千伏直流特高压。
新能源产业振兴关键在于打造低成本用电洼地
——白城创新突破、先行示范
按照吉林省“十四五”期间建成“绿色、智能、低电价”产业园区的战略部署,白城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了“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低用电成本“洼地”,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向千亿级产业园区迈进,争创国家级碳中和示范园区,重点聚焦三个方面。
聚焦电源端,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基地。以洮北区为中心,整合100公里半径内约2300万千瓦的风光资源作为示范园区的增量配套电站,按照以电化学储能、氢能储能为主,蓄热储能、清洁能源供暖为辅的总体思路,预留远期储能装置扩建接口。
聚焦负荷端,建设绿电产业发展基地。以洮北经开区为依托,整合白城工业园区内的化工园区,规划50平方公里,建设绿色新材料、绿色冶金、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大数据智能、绿色食品及医药健康、绿色氢能、绿色化工等七大产业园区。
聚焦网端,建设电力平衡供应枢纽。成立配售电公司,建设电力调配调度中心,为示范园区清洁能源基地和绿电产业基地搭建起绿色能源桥梁。
力争到2035年,白城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光伏装机1500万千瓦,年制氢能力达到百万吨级,产值近2000亿元,累计投资可达到2000亿元,引领氢能商业化、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与氢能区域产业集群……数字、目标的背后是跨越赶超,提档晋位的斗志与决心,彰显的是速度与激情。今日之鹤乡用优势激活发展,用新能源产业点燃全局,撑起白城振兴崛起的新未来,在坚持生态强市、建设“一城三区”的壮阔征程中一路逐梦、高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