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向东流,绿色铺大地。近年来,青海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擘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美丽画卷。青海省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国省重大战略,发挥部门优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气象力量。
图: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
厚植优势,确保源头活水清如许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把脉”三江源,守护“中华水塔”,青海气象部门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今年11月,青海省气象局联合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发布《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公报》。
“气象部门提供的生态气象监测数据权威,实用性很强,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科研监测科负责人高雅月说。
围绕青海省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示范省建设,气象部门建立与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等12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气象工作机制。相继成立青海省生态气象中心,三江源、祁连山、黄河源生态气象分中心,建成生态气象数据管理、服务分析、产品发布三大平台,业务、服务、技术、科技支撑、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制度标准六大体系。构建形成“136”生态气象保障服务新格局,形成6大类23种服务产品,打造“一县一品牌”生态气象服务模式,制作发布“五大生态功能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报告。
如今的青海,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三江”出省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以上,每年向下游输送约620亿立方米优质清洁的源头活水。
先行先试,提供应对气候变化青海“样板”
对全球气候变暖,高原上的人们有最真切的体验。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海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6℃。气候变化导致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今年6月13日,青海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行动方案》,提供应对气候变化青海经验和青海方案,助力共谋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国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可可西里盐湖、木里煤矿、国家公园等重点区域,青海省气象部门开展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及时发布气候预测和气候评价报告,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咨询。近日,《青海省气象局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认知和气象防灾减灾情况分析报告》得到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是世界气象组织在欧亚大陆唯一的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站,其长期监测形成的“瓦里关曲线”,在我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为中心,覆盖不同功能区的“一主八辅”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初具规模,建立碳通量、典型冰川、多年冻土监测站,建成多尺度土壤水分卫星遥感校验场,完善高寒生态气象野外观测基地,实现冰冻圈生态气候类型全覆盖、生态气候特征全要素、生态气候变化多尺度立体化监测。应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搭建温室气体数据监控与分析平台、气候变化预估与碳核算平台、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一体化平台,实时开展温室气体、生态气象和气候变化监测评估。
今年11月,青海气象部门编制了首期《青海省温室气体监测公报》,科学分析了温室气体本底浓度长期变化趋势及特征,反演了不同季节影响瓦里关站的主要气团传输轨迹,并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主动融入,助力打造清洁能源高地
近年来,依托能源资源优势,青海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跑”出多个全国领先。
“我们强化沟通合作,积极融入青海经济发展大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气象力量。”青海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凤霞说。
青海气象部门在国家气象观测站内增加太阳能总辐射观测仪,为开展新能源气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与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能源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服务,建立长、中、短辐射预报预测等新能源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围绕新能源发电提质增效需求,深入开展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研发,建成光伏发电、风功率预报预测和辅助决策系统。编写光伏发电气象服务规程地方标准,为综合开展新能源气象服务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
今年7月4日,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达到1.46亿千瓦时,提前一个月超过年度设计发电量,成为全国首个年度发电量超过年设计发电量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海西州气象局联合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为该项目定制化开发了气象服务平台,开展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有效提升了发电效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徐炜说。
海南、海西是青海发展清洁能源的“主阵地”。气象部门综合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围绕产业全链条,提供了跟踪式气象服务。
截至今年7月底,青海省电力装机达到4342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97%,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1.94%。青海正为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