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顶层设计到走深走实,从大项目到“小而美”,从“六廊六路”到“多国多港”,从原先的64个国家到现在的150多个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合作平台。
在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所取得的诸多成就中,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合作表现亮眼。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如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绘就一幅幅绿色能源“工笔画”。
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达到充分一体化
目前,中国能建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签约额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位列前五,其中近五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累计签约超过5000亿元,占我国企业签约比重超过10%。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能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基础设施投资承包商之一,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
宋海良:我们深度融入全球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全面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阿根廷,我们承建了中阿最大合作项目——阿根廷吉塞水电站;在迪拜,我们参与勘测设计建设的950兆瓦光热光伏电厂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大、熔盐罐储热量最大的“光热+光伏”混合发电项目;在阿联酋,我们承建了世界第二大膜法海水淡化厂——乌姆盖万海水淡化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我们承建了中亚在建规模最大的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锡尔河1500兆瓦燃气联合循环独立发电项目和中亚单体规模最大风电项目——布哈拉1吉瓦风电项目。
2023年2月,土耳其一天内发生两次7.8级地震。在周边两个发电厂停运的情况下,由中国能建设计、建设并运维的胡努特鲁燃煤电站在强震中完好无损、稳定运行,用“中国建造”的硬核实力为震区救援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不仅如此,我们还为住房受损的外籍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了临时居住的场所,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我们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达到充分一体化,在推动所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深入推进管理国际化、人才属地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积极参与当地抗震救灾、供水改造、医疗援助等公益事业,努力推进文化融合和文明互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各项目所在国政府和民众的赞誉。
全力谱写“一带一路”绿色能源新篇章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国能建在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区域,打造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低碳优质海外项目。
《中国经济周刊》:当前,构建以绿色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国际能源电力合作新格局已成全球趋势,中国能建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如何做到推动共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
宋海良: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广泛盛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建设可持续、安全的能源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中国能建在巩固传统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基础上,推进新能源领域战略性、革命性技术变革,加速攻关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引领行业技术变革,推动构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持续培育“能源+”“数字+”“绿色低碳+”多维发展模式,推出形成系列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全面提升“绿色竞争力”。
我们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全产业链一体化与核心技术优势,加快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打造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中国坝、中国电、中国网、中国城、中国路,将中国实践、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建造源源不断地呈现给世界,推动共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展望未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领域值得期待?
宋海良:展望未来,加强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新机遇。我们将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崭新起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开放共赢的精神,发挥能源电力全产业链一体化与核心技术优势,以“走出去—走进去—融进去—高度一体化”为路径,紧紧围绕“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做文章,一体化打造海外“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业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