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源洞察 | 0评论 | 3583查看 | 2013-10-30 17:41:46
对于政客和企业管理者来说,能源独立的构想“看起来很美”。但畅想容易,实现却很难——这也就间接解释了为何从上世纪40年代起,美国不论怎样努力,始终无法摆脱“石油进口国”的称谓。
“能源独立”被咨询机构和一些智库鼓吹的成分更大,但事实数据却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最近,曾经预言过全球石油出口收缩的Jeffrey Brown使用简单算术证明,美国为维持目前的产量已经“应接不暇”,更不必说实现所有石油和天然气自给自足。
Jeffrey Brown是一名独立石油地质学家,管理着一家勘探合资企业。近期他表示,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估计,最近4周平均原油生产率约为760万桶/天,炼化达到1580万桶/天,平均净原油进口为800万桶/天。在目前的生产问题上,如很多人注意到的一样,美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页岩领域中石油天然气的产量递减率居高不下。
假设美国的原油产量递减率为每年10%,那么在未来10年中,美国需要有10个新的巴肯油田才能维持现有产量。花旗银行的研究机构视美国天然气产量递减率为24%,那么美国需要30个新的巴奈特页岩田(Barnett Shale),才能在未来10年中维持产量。可见,维持现有产量将耗费巨额精力和资金。
实际上,自2012年初,美国天然气产量已经保持平稳,原油产量持续走高。但美国仍然需要生产目前产量的2倍多才能满足全国的能源需求。
有一点不能忽视,所谓的美国能源独立更多与石油有关。美国煤炭产量已经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能够满足美国消费需求。而美国天然气消费量中,自1990年至2010年,平均约16.8%来自于进口。美国几乎所有天然气进口都来自其北方的邻居兼长久以来的同盟——加拿大。
2011年和2012年,美国天然气进口量占比分别跌至14.2%和12.5%。因此,按照这个趋势,美国有可能通过提高本国产量而将天然气进口占比降低至0。然而,现有天然气井的产量递减非常严重,让很多人怀疑产量能否攀高并维持稳定。
反观石油方面,1990年至2012年间,为了满足国内石油消费,美国原油和石油产品进口占比约为54%。2012年,平均进口占比降到48.3%——这是个进步,但远不足以使美国达到能源独立的程度。
数据使人们能够清楚看到美国能源独立其实更多的是石油独立,但这个前景并不乐观。
Jeffrey Brown指出,上世纪80年代,因为在阿拉斯加发现普拉德霍湾拥有巨大石油储量,美国石油产量得以大幅上升,华盛顿因此一度做过“能源独立”的美梦。但普拉德霍湾自1988年起开始出现产量递减,并持续至今。这个前车之鉴不得不引起业内关注,因为历史很有可能重演。
由于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的发展,美国石油产量增长明显,但这种增长仅仅能够维持一时。同时,产量递减是一个无法回避和克服的障碍,美国原油产量将继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再次下滑。
有人辩驳认为,现在美国石油行业的技术、资金、运维等方面的成熟和支持能够使美国有效规避上世纪发生过的产量递减,将产量维持在稳步增长的节奏上。
对此,Jeffrey Brown坚信,现有页岩油井的产量递减将导致数年后产油量下降,而新井所产油量仅够用来填补旧井的产量递减。直到产量能够与目前水平持平之后,剩余石油产量才能贡献于产量上涨。很多人认为,对于新井来说,既补贴旧井产量,又提振总石油产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Jeffrey Brown断言,美国原油产量将不会超过960万桶/天——这是美国在距今40多年前创下的成绩。产量递减永远走在产量上涨的前方,后者疲于追赶,但效果甚微。
更为讽刺的是,很多石油峰值论者一边视美国为“石油峰值”的典型,一边叫嚣着美国将实现能源独立,这是根本行不通的逻辑。
石油的时代仍在继续,但对于全世界来说,石油峰值的脚步已经趋近。这意味着,人们正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欣赏石油乐观论者的靡靡之音,却很可能失去为“后石油峰值时代”做足准备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