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产业研究院研制的反应堆堆芯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国家重大任务中实现了批量应用;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研发的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技术已在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得到商业化推广应用;种业产业研究院育成的新品种“甘农薯7号”打破国内加工型马铃薯长期依赖国外品种的局面……
为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等“三位一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瓶颈,切实通过教育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甘肃省教育厅于2022年启动了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共批准建立18个高校产业研究院。
从“生根”到“深耕”
新年伊始,在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浓厚氛围中,“产业研究院”格外引人瞩目,成为甘肃高校谈论聚焦的热点。
2022年,甘肃省教育厅联合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等部门印发了《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致力于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引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和科技体制创新示范平台、产业技术供应方、新兴产业策源地、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者、开放合作新高地和新型研发机构试验区。
随后,探索发展机制、分步实施建设、深入调查研究、强化技术攻关……快马加鞭,捷报频传。
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水平,打造高能级产业研究院,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高校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在已批准建设12个高校产业研究院基础上,又积极培育6个国家级产业研究院。
眼下,各产业研究院邀请合作企业开展建设实施方案的优化论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铺就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依托兰州大学成立的甘肃核产业研究院与中核集团就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讨;甘肃农业大学种业产业研究院与甘肃五谷种业、甘肃亚盛种业等企业就合作科研基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过去一年,这样的思路碰撞有多次。
所有的探索,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努力探索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在新时代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振兴中展现更大作用。
按照既定的目标,截至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批准建设的6个产业研究院已完成揭牌和实施方案论证工作,并已开始相关产业的技术攻关。
担起“卡脖子”技术攻关的时代重任
敦煌,这里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多个小时,炽热的阳光肆意倾泻在这片广袤的戈壁上。
戈壁滩上,建成了世界上首座商业运行,且兰州交通大学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正常天气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
该项目以高温熔盐作为集热、传热、储热和换热统一工质,整体实现了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新工艺流程,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当高校的人才智力遇上企业的生产力、创新力,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些产业研究院给出了答案。
兰州交通大学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联合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设“资源整合、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市场运营”四大功能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核产业研究院瞄准国家战略、服务甘肃核产业以及中核集团核产业发展,构建集研发载体、产业需求和创新资源于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包括人才生态、金融生态、空间生态在内的产业创新生态。
精准对接各地产业需求,各产业研究院开展校企联合攻关,让科研与经济的现实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把人才培养落到田间地头
七月中下旬,是河西玉米开花散粉的关键期,每天从早晨7点到下午6点,冒着酷暑,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彭云玲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在武威黄羊镇玉米试验田里进行着套袋、授粉及农艺性状表型数据采集等工作。
如今,在河西走廊、陇中黄土高原区的多个科研试验站点,一份份样品、一组组数据,生于泥土、用于生产。
“唯有把双脚深深扎进泥土里,才能长出真本事来!”在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柴强看来,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和种业振兴提供了强力的硬件支撑,为学科的持续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时也兼顾了培养人才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协同育人不可或缺。高校产业研究院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和科研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此外,选派优秀教师进驻企业,让龙头企业有了教授总工。
各高校产业研究院表示,接下来,将完善研究院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青年学科骨干队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