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 0评论 | 5191查看 | 2013-11-07 11:39:00
记者日前在沧州市高新区看到,总投资16亿元的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航天神舟太阳能光热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截至9月下旬,生产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用的厂房已完成主体钢架结构,生产线设备近期将全部进场,并完成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前竣工投产。届时,年可实现生产高温太阳能集热管5万支。
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是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产品,功能是在太阳能聚集状态下高效吸收太阳辐射能,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用于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由于涉及到航天真空、卫星涂层及航天材料等尖端的航天应用技术,建设人员喻称技术是从“天上来的”。
天瑞星公司副总经理范兵介绍,生产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最尖端的技术就是涂层和真空封接,难点是耐高温、长寿命和破损率等。“涂层技术应用了两种:一是中国航空卫星专用热控涂层技术,可以使产品在800℃以内的真空环境中或450℃以内的大气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另一种是玻璃管专用太阳光增透涂层技术,使用溶胶-凝胶方法,可将原玻璃管的太阳全光谱透射率从92%提高到96%。”他说,封接环节主要采用金属-玻璃真空封接技术,通过实现匹配性熔封,降低了电站运行中真空漏气的破损率,是全球第二家采用该技术的集热管产品。
“高温太阳能集热管主要应用于大型发电企业。”该公司项目经理李冰说,建设一个总装机量50MW的光热电站,约需2万支高温太阳能集热管。但是,由于国内光热发电正处于起步阶段,产能难以满足眼前的市场需求。“根据产业园区规划,全部达产后年产高温太阳能集热管30万支,也只够6个光热电站使用。”
据了解,世界上能够研发制造高温太阳能集热管及其生产设备的企业共有3家。作为其中之一,天瑞星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他们依托相关航天应用技术,不但开发出新产品,还自主研制出生产装备,将生产线成本降至进口生产线的1/5。
目前,天瑞星公司已累计获得相关核心技术专利20余项,自主研发的高温太阳能集热管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中广核、天威、首航节能、西班牙Aries等试验项目,部分出口到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德国宇航中心和西班牙PSA产品检测和认证的专业生产厂家。
专家表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的,具有近30年商业化运行实证,可与传统火电发电技术相结合,未来有望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和用煤量。相关数据显示,当达到一定工作温度时,相比同类产品的热损值,天瑞星高温太阳能集热管将减少损失72W;在规模50MW的集热场中,可节省热能约5.7MW,等于多输出2.3MW电能。
“到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的比重将从7%提高到14%,预计在2015年至2020年间,国内会出现一个热发电电站建设的高峰期。”范兵说,公司将充分把握“十二五”期间国内光热电站带来的近50万支需求,力争抢占5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
预计到2014年底,航天神舟太阳能光热产业园将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3亿元,利税2.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