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时报 | 4评论 | 4776查看 | 2013-12-22 14:53:03
无论是大气棕色云团还是雾霾,邪恶的两“兄弟”尽管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它们还是有着共同的“事业”—使全球变暗。
全球变暗有着言之凿凿的证据: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全球系统观测以来,人们发现地球表面接收到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地球接收到的直接太阳辐射已经减少了4%。
另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晴日能见度也不断下降,这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罗伯特·迪克森和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两位同事追踪了1973年到2007年间全球3250个气象观测站采集的能见度,即晴日最远目视距离的数据,得出以上结论。
人们研究发现,由燃烧化石燃料和其他能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微粒或液滴等气溶胶颗粒物,是全球变暗的罪魁祸首。美国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结论,把损害日光能见度的矛头指向ABCs和灰霾—煤烟、灰尘、二氧化硫颗粒以及其他可悬浮物。
研究指出,悬浮在空中的颗粒污染物可以吸收太阳能,也可以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从而冷却大气,并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不过,最近一些研究显示空气中的黑碳也会增加全球变暖,研究者们认为黑碳可以吸收太阳的能量,然后将这些能量转移到其他区域,比如冰川正在消融的喜马拉雅山脉。其次,黑碳的沉降也使得北极的冰面“变黑”,从而减少了冰面的反射率,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无论如何,大气棕云和雾霾这些人类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能正在严重地影响地球的水循环,这造成降雨减少,导致淡水供应紧张。2001年,一份由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黑碳及其他颗粒物污染物对水循环有重要的影响。
“维持水循环的能量来自于阳光。阳光加热海洋,水经过蒸发转入大气,然后又通过降雨回到海洋。因此,当气溶胶大量消减阳光时,它们也可能正在减慢地球的水循环。”研究人员维拉布哈德兰·拉马纳森指出。
值得玩味的是,全球变暗效应可能会造成“全球变冷”,从而部分抵销一些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效应。有科学家建议,应该通过地球工程学的手段来精细地操纵这种黯化效应,以用来减缓全球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