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在哈密建设的1500兆瓦“光(热)储”一体化基地项目迎来关键节点——219米高的吸热塔正式封顶。
工人正在浇筑汽轮机基础。融媒体中心记者公伟摄
该项目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不仅是新疆最大的单体光热项目,更是我国“光热+光伏”多能互补模式的创新实践,标志着我国在荒漠化地区开发大规模清洁能源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项目总投资46.96亿元,总装机容量1500兆瓦,其中150兆瓦光热电站整合了约73万平方米定日镜与百万千瓦级光伏组件,通过储热型光热与光伏的深度耦合,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中国能建新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伟说:“该项目按照‘光热+光伏’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白天可以保证光伏全容量发电,光热既可以在白天发电也可以在晚上发电。”
反射镜面生产线。融媒体中心记者公伟摄
作为新一代光热示范项目,该项目承担着技术探索与产业培育的双重使命。项目生产线从最初日生产20-30面定日镜,经过半年调试后提升至单线80面、双线160面的产能,产品质量合格率大幅提升。更关键的是,项目国产化率已达99%以上,较上一代示范项目50%的国产化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此外,该项目还引入智慧化电站管理系统,通过无人机巡检,去工业化设计、融合当地文化元素,展现了“工程美学”与技术创新的结合。“目前该项目土建已完成70%—80%,安装工程已全面启动,计划年底前完成主体设备安装,预计明年7月并网发电。”张伟说,光热与光伏一体化开发既能高效利用土地,又能通过光伏板减少地表蒸发、定日镜反射光抑制局部荒漠化,形成“发电+生态修复”的双重效益。
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工作。融媒体中心记者公伟摄
项目建成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达28.9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5.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