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财网 | 0评论 | 4054查看 | 2015-05-20 21:24:00
2015年的5月20日,对新首富李河君来说绝对是个难忘的日子。在这个所谓的网络情人节这一天上午10点15分,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突然下挫,20分钟之内掉了47%,报3.91港元,成交1.75亿股,成交额10.51亿港元。汉能薄膜发电随即发布了公告,宣布10点40分起短暂停牌,汉能集团内部人士不愿意对股价暴跌置评,表示随后将发布更多公告。
汉能今天大跌,身家缩水近千亿的李河君,出席了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成仪式,神色自若并发表讲话,讲话内容依然是为太阳能薄膜的发展大力布道。据凤凰财经记者现场观察,李河君前后只露面了大约10分钟,他在清洁能源展示中心开馆仪式上发言,继续布道其清洁能源观点。他表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发现能源、利用能源的历史。清洁能源展示中心作为国际交流、合作与公众教育平台,将面向全球展示人类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为推动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变革贡献力量。
短暂发言之后,李河君可能是得到了股价暴跌的消息,“黑着脸离开了现场”,现场人士称。
有消息称,就在上午10点钟,汉能在香港九龙香格里拉召开股东大会,公司主席李河君并没有出席,而是由行政总裁代明芳主持会议。值得留意的是,代明芳在股东会期间突然离开座位接电话,直至股东大会结束才返回座位。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无常,20分钟之前,坐拥2486多亿港元的李河君还被称为是内地首富,20分钟后,其身价缩水1167亿港元。在资本市场有“妖股”之称的汉能薄膜发电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可谓独孤求败:它从去年5月的1港元左右一路狂飙突进,到今年3月5日的9港元,整体涨幅近5倍。作为汉能薄膜发电的最大股东,李河君持有的股票为80.75%,也就是说,公众持有股票远低于港交所《上市规则》规定的25%底线。
公众对于汉能股票的质疑由来已久,前不久《中国企业家》和《第一财经日报》都花巨大篇幅披露了对于汉能集团在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存在“利用率不足”或“投产滞后”等问题,李河君对此表示了严正抗议要求这两家媒体公开道歉甚至表示不惜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然而,这两个大幅度质疑并未阻挡李河君继续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步伐:除了此前众所周知的“121”计划,汉能仍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其薄膜应用产品的直营店,截至目前其直营店已经达到300家。上述浸淫光伏行业多年的人士也因此表示:“这么大的品牌效应,加上沪港通,汉能股价涨回去问题不大。”
而今天的股价暴跌之所以被称为是“误伤”,有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与英利上周五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一份报告有关。在上周五的这份报告中,英利绿色能源就其自身持续经营能力提出“实质性怀疑”,这一消息令其股价大跌37%,报收0.94美元,市值跌至1.7亿美元。受此影响,港股上市的太阳能板块出现了多只股票下跌的情况。
缘何暴跌?
针对汉能股价遭腰斩,多位业内人士各自给出了各自的看法。汇业证券分析岑智勇认为汉能大跌或是外资斩仓有港股通资金抄底。
岑智勇表示,汉能大跌或是外资斩仓。根据Powerticker大户盘路数据,汉能薄膜发电今天的沽盘主要来自中信证券,沽出的金额达2098.2万元,重磅价为7元。其他主要沽家还包括UBS、高盛及招商,重磅价都是7.01元,涉及的沽出金额分别为1985.5万元、1901.8万元及1673.5万元。由于在10:17出现的跌势甚急,未知是否涉及大行斩仓的活动。
在汉能薄膜发电急跌之后,港股通资金有抄底迹象,买入股份的资金共6524.1万元,重磅价为4.95元,交易次数也是最多,达763次。这亦是港股通资金中,是日最大成交的股份,可见内地投资者仍钟情于此股。
有业界人士对凤凰财经表示,之前有传香港证监会早就开调查,但一直找不到确切证据,因为这种操控股价外面很难找证据,除非有人举报并提供有力证据。现在估计有利益纠纷,有人提供证据了,或帮忙做庄的人突然有资金压力,所以抛售。
著名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称,股东会日期由全体董事自行决定,所以董事们都应该参与,如果一间国内企业的主席未能来港出席股东会,自然让人疑窦。
李河君是谁?
这位今年2月初曾以1600亿元登顶首富的48岁广东河源客家人,从1988年大学毕业向大学老师借了5万元创业开始,到九十年代涉足水电,再到新世纪后入主光伏,将汉能打造成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全球最大的太阳能薄膜发电企业,声称致力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李河君一路走来,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
并购水电站、主导光伏发电,李河君因此博得了并购高手和资本高手称号。然而,在二级市场上,他被媒体曝出左手买右手卖的关联交易而备受诟病。不过,与其他富豪不同的是,面对媒体的质疑和采访,李河君多选择“不接受”。截至长江商报发稿时止,记者发给汉能集团的采访提纲仍未获得片言回复。
但不论毁也好,誉也罢,李河君始终“固执”地喜欢较真,在规则下自由穿行,并在争议中不断前进。
发迹于水电
27年前,谁也没想到李河君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首富。尽管在这个位置上,他坐的时间并不太长。
1988年,来自广东省河源市的李河君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由于家境并不好,毕业时李河君壮着胆子向老师借了5万元创业。
利用这笔钱,李河君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做起了倒卖电子产品和玩具等生意。哪个赚钱就做哪个,就这样,四五年后积累了七八千万元的资本。此后,手握“巨资”的李河君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式的倒腾,开始转向于收购公司。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小水电蓬勃兴起。在朋友建议下,李河君步入了火热的水电行业。直到如今,汉能集团依然坚持认为,汉能产业基础是水电。
1994年, 李河君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家乡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只有150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自此,他在收购水电站方面一发不可收拾。通过各种并购,他将水电站的装机量从几千千瓦扩大到了几十万千瓦,地域也不仅限于河源,而是覆盖了广东之外的浙江、广西、云南等地。
2003年7月,李河君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大事。他通过旗下的华睿集团(汉能控股集团的前身)斥资12亿元收购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尼那水电站,这一项目成为迄今中国最大宗的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并购案。
在一笔笔并购案中,不得不提的是云南金安桥水电站,也正因此,才使李河君的华睿集团跻身于百万级大型水电站企业行列。直到如今,金安桥水电站仍是李河君的重要现金“奶牛”。
2002年,云南省规划建设8座百万级千瓦水电站,尝到了甜头的李河君一口气签下了其中的6座,总计规模达到2300多万千瓦。但困难随之而来,随着五大国有发电集团的成立,李河君投资的金安桥项目一直无法得到发改委的批准。李河君因此对媒体“抱怨”,“所有的部委都批了,只剩发改委不同意”,“因为不相信民营企业有能力干成”。
尽管遭受如此磨难,金安桥水电站还是动工了,只是在不断投入中资金越来越紧张。为了全力保住这个项目,李河君停下了其他的在建项目,甚至一个一个卖掉了已经建好且效益不错的水电站。在这段艰难岁月中,有知情者称李河君“一度写好了遗书”。
公开信息显示,“未批先建”为李河君带来了银行不再贷款给他的麻烦,也让他一急之下将发改委告上了法庭。最终几番博弈,当初签下的6座水电站,也只给李河君留下了一座,这便是2011年投入运营的金安桥水电站。
汉能控股集团官网这样介绍金安桥,金安桥水电站是目前全球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水电站,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度。
业内人士称,金安桥水电站仅仅是李河君和汉能控股集团水电站中的一部分而已。汉能目前或控股或参股的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已高达600万千瓦。这些水电站成为李河君源源不断的“印钞机”,也为他之后入主光伏发电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富达于光伏
依靠水电站发电积累下的巨额资本,李河君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清洁能源发电。这一次转型,便有了现在的汉能薄膜发电。
早在金安桥项目还未竣工时,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