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用天然气三季度或将降价0.4~1.0元/方
来源:中国证券报 | 0评论 | 3011查看 | 2015-08-05 16:33:00    
  继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非居民用气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后,近期市场关于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预期再度强烈。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供求态势、鼓励清洁能源消费、解决环境问题等角度出发,天然气价格下调是大势所趋,预计三季度将公布调价方案,非居民天然气的降价幅度或在0.4-1.0元/方之间。

  若气价下调,将首先利好天然气下游产业的发展,对天然气工业、发电、车船交通、城市燃气等企业都将形成一定利好,但对上游生产开采尤其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来说将造成一定冲击。如何统筹上下游利益,推动天然气价格更加合理地反映供求关系,将是调整价格的同时需要思考的命题。

气价下调预期强烈

  “按现在市场供求态势看,如放开管制,价格应该是下降的趋势。”一位石油公司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罗佐县也认为,目前全球天然气供应充足,而从解决环境问题的角度考虑,短期内天然气作为低碳能源,是现实的可供利用的手段,因此天然气降价是大势所趋。

  “以美国为例,美国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靠的就是天然气价格的低廉。而且,其国内还在规划新建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发电等产业。而中国这么多人口,环境问题这么严重,应该鼓励推动天然气消费。”罗佐县称。

  安迅思天然气资深分析师陈芸颖指出,按照今年上半年的进口数据测算,天然气调价幅度在1元/方左右。但发改委在天然气价格调节时点选择多久的计价周期,会影响最终的调价幅度。此外,若调价幅度过大,会对上游企业造成较大压力,需要统筹考虑上下游需求。“考虑到各种变量,我们作出的调价预期范围在0.3-0.5元/方之间。”陈芸颖称。

  申银宏源认为,今年4月天然气价格实现并轨,为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我国积极调整进口能源结构,有意控制进口能源价格,也显示了国内天然气价格仍存在下调空间。加上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压低了国际天然气价格,国内气价下调势在必行。“我们预计下调空间在0.5元/方。下游对价格敏感,若天然气价格下调1元和0.5元,对应的工业需求增量分别为320亿方和160亿方,对行业需求带动明显。”

  方正证券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及液化石油气价格从2014年6月份开始大幅下跌,半年时间内跌幅接近50%。预计发改委采用10个月计价周期的概率较大,天然气门站价应在2015年2月价格基础上下降约17.03%,即约0.44元—0.47元/方。

  “目前国内天然气供大于求的局面已基本形成,下游用户议价能力提高,加上直供用气可以上下游自行商量价格,实际上,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天然气价格已经降低。”陈芸颖称。

下游用气企业受益

  业内人士指出,气价下调将首先利好天然气下游产业的发展,对天然气工业、发电、车船交通、城燃等行业形成一定利好。

  方正证券认为,城市生活燃气消费增量主要是城市天然气普及率提升以及天然气对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的替代;工业用气增量主要是工业燃料中新增的锅炉煤改气以及制氢等化工产业对天然气原料的需求增长;交通用气则取决于加气站建设力度和油气经济性对比。

  “非居民增量气价格下调,短期内给燃气分销市场带来成本端的下降。目前,包括居民用气、工商业用气在内的终端燃气价格尚未建立联动机制,在门站价快速市场化的背景下,终端价格对原油价格敏感性要大大弱于门站价,城市燃气分销商有望在此轮油价下跌中获取更高收益。”方正证券指出。

  目前,城市燃气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深圳燃气、长春燃气、重庆燃气、陕天然气、国新能源、金鸿能源等。

  交通用气行业也会比较受益。据陈芸颖介绍,目前全国CNG车保有量有三四百万辆,天然气价格下调会通过政府调价传导,拉低CNG车的用气成本。而对于LNG车来说,目前LNG市场价格已经比较低,弹性可能没有CNG车那么大,但还是会间接分享国内LNG出厂价降低的利好。

  目前,车用天然气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福田汽车、宇通客车等。配套设备商如天然气发动机制造、车用气瓶制造等也将受益,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潍柴动力、中集安瑞科、富瑞特装、蓝科高新等。

  但对于上游企业而言,气价下调无疑将大大挫伤其上游开采利润,尤其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

  “目前油气价格都低,上游承受的压力比较大。但对国家层面而言,对民众而言,创造了福利,可以说上游是一种‘政策性亏损’。”罗佐县表示,“如果油气价格持续低迷,对于下游的石油化工、天然气加工利用等是利好,有利于一体化石油公司平衡收益。”

渐进推进市场化

  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从2011年“两广”试点开始,2013年正式启动,经过2013、2014年两次存量气上调,今年4月增量气下调,实现了天然气存量气和增量气的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在今年2月初调价方案公布时指出,天然气价改的最终目标是完全放开气源价格,政府只监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道运输价格和配气价格。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总结放开直供气价格的经验,继续推动天然气交易市场建设,在2015年全面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完善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管道运输价格。

  一位石油行业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目前实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是在高油价时期制定的,已不适应当前油气价格的调整速度和幅度。低油价时代,首先需要对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进行调整。

  陈芸颖认为,若要对现行定价机制进行修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可以考虑缩短调价周期,但同时也要兼顾调价成本;二是是否可以考虑调整替代能源的替代系数(目前是85%);三是参考的替代能源(目前是燃料油和LPG)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同时,考虑到定价机制的其他方面,例如,解决居民用气价格与门站价格之间倒挂的问题,消除居民用气与工业、热力用气的交叉补贴现象,使得工业气定价趋于合理化;完善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气及储气价实施办法。

  不过,通过定价机制测算参考门站价格,仍然不能有效反映天然气的供需关系。天然气价格的真正市场化,最终应交由市场供需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由“三大油”、多家城燃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试运行。目前,中心投入试运行的主要有管道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两个现货交易品种,未来还将推出LNG接收站接转能力品种的交易。

  该交易中心成立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实现价格发现功能,通过市场供需关系确定国内天然气价格,另一方面帮助中国增强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话语权,希冀在未来建成与美国HenryHub天然气交易中心、英国天然气国家平衡点(NBP)并驾齐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地区天然气和石油交易中心。

  “天然气市场化,一看决心,二看方式。需要上中下游统筹协调,以及改变行业参与者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等。天然气价格市场化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时间。”陈芸颖称。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