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节能降耗成能效提升重要支点
来源:中国电力报 | 0评论 | 3715查看 | 2017-02-27 11:35:04    
如何用1千克标准煤的能量,创造出更多的GDP?这涉及到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能效越高,浪费就越少,产生的价值就越多。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升能效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能效现状如何?低能效会带来什么危害?提升能效的路径又有哪些?对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我国能效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单位GDP能耗水平,是考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优化与否的重要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耗总量巨大,能效水平相对较低。”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吴鹏告诉记者,“2014年,我国能耗强度高达4.1吨标准煤/万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是美国的2.2倍,是日本的2.9倍。”

  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能耗强度为3.7吨标准煤/万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2.6吨标准煤/万美元,发达国家平均为1.8吨标准煤/万美元,其中英国低至1吨标准煤/万美元。

  吴鹏认为,我国能效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高耗能产业比重大,高附加值产业相对落后;二是生产技术、装备、工艺相对落后;三是节能管理水平较低。不难看出的是,这三个问题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分地域看,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由于高耗能产业集聚,能耗强度相对较高;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轻’,能耗强度相对较低。”吴鹏告诉记者。

  低能效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一方面,低能效是最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使国家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另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带来大量污染物排放,造成雾霾频发,严重威胁到国民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能效提升工作,通过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节能减排等,使能耗强度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另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能耗强度下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据了解,2016年,我国能耗强度整体上下降了5%左右。目前,各省区“十三五”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均已对外公布。记者梳理发现,京、津、冀、鲁、苏、浙、沪、粤八省市提出的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最大,均为17%;新疆、西藏、青海、海南四省区最低,均为10%。

  煤电行业节能降耗是提升能效的核心任务

  关于2017年能效发展目标,《意见》主要提出,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要下降5%以上;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要达314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减少1克;煤电节能改造要完成6000万千瓦。

  针对上述任务,吴鹏表示:“我国能耗水平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2017年下降5%的目标,既是我国政府实施节能减排决心的体现,也是倒逼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既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效措施。在国家的科学部署下,在经济动能转换的大环境下,实现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注意到,《意见》提出的后两项目标,均与煤电有关。显然,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煤电行业的节能。这是为何呢?

  “其一,煤电行业消耗的能源总量很大。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量为27.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4%。在所有的煤炭消费中,发电生产及供热消耗煤炭量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55%左右。”吴鹏表示,“抓好了煤电节能,就相当于抓住了主要矛盾。”

  “其二,煤电生产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因而煤电的能效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环境治理水平;其三,我国煤电能耗水平还有一定下降空间,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煤电厂。”吴鹏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4年,国家能源局就印发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2015年12月,为推动该计划“提速扩围”,国家又制定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6年,国家能源局下达全国煤电节能改造任务18940万千瓦。

  《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实施煤电节能改造3.4亿千瓦。记者经计算发现,仅2016、2017两年需要实施节能改造的煤电规模,就占总任务的73.35%。

  从全局着眼提升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能效的提升涉及到方方面面,煤电节能改造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支点。从全局着眼,提升整个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才是重中之重。这在《意见》中也有所反映。

  “针对调峰能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等瓶颈制约,着力优化能源系统,着力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增强系统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系统效率。”《意见》如是提出。

  据记者了解,国家能源局已于近期连续下发开展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选取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地区的22个项目进行试点。预计到2020年,“三北”地区将实施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其他地区纯凝改造约450万千瓦。

  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显示,若按照国家能源局试点标准,对东北地区50%的燃煤机组和西北地区75%的燃煤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则有望将东北和西北的整体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下。

  此外,国家能源局力推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特别是水电、风电外送通道建设,以遏制弃水、弃风、弃光现象;加快跨省区油气长输管道、重点地区和气化率较低地区油气管道建设,以推动油气对煤炭的替代。

  在加强能源系统集成优化上,国家能源局还鼓励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抽水蓄能电站,促进储能规模化参与调峰应用;完善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鼓励多元主体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

  “从能源产业自身看,提高能源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也是提升能效的重要路径之一。”吴鹏最后告诉记者,“比如,火电建设要继续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方向发展。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已用实践证明,煤电同样可以做到清洁、环保、高效,对环境友好,不逊色于燃气发电。”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