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不足成绿证“硬伤”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3188查看 | 2018-05-22 16:29:00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当前累计突破1000亿元且仍在一天天扩大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时刻提醒着行业主管部门这样一个事实:强力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是条“死胡同”,必须及时创新管理方式。10个月前“出生”的绿色电力证书曾被寄予厚望:宣传绿色电力理念,引导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对冲市场化风险,为补贴资金链的退出形成“缓冲地带”;积累核发认证、组织交易、行业监管等多方面经验,为势在必行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投石问路。

  绿证随后的认购工作,也得到了不少企业、个人的积极响应。企业打出了“社会责任感”的大旗、个人购买者揣有“荣誉感”的情怀,1738名“认购先锋”自愿花费数百万元为绿证“捧场”“造势”,希望交易市场能够“热闹”起来。

  但10个月累计不到3万张的交易量还是难掩市场的“冷清”模样。“交易量仅占核发量的0.12%”这一现实,对绿证支持者来讲,也不乏“噩梦”的感觉——300天的时间,不但没有培育出蹒跚起步的绿证交易市场,反而将其熬得“奄奄一息”。不禁要问,绿证到底是怎么了?其“存在感”为何渐失?

  究其原因,“含金量”太低或许是绿证“滞销”的根本原因。企业购买者普遍表示“和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个人购买者反映“没有实质性作用”,在这样的“产品评价”声中,绿证很难“畅销”起来。

  绿证作为一种商品,没有买卖就没有未来。

  连续10多年的强力补贴赋予了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迅速崛起的巨大动能。无论是在产能规模扩张、关键设备研制上,还是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能力上,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领域目前都已具备引领全球发展的“硬实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公众绿色电力消费意识、环保意识等“软实力”方面仍存明显短板,这也是绿证“不得宠”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绿证购买者多是电力行业“圈内人”,且其“朋友圈”极小,甚至仅仅局限于新能源企业,鲜有“老大哥”火电和电网企业“关注”“点赞”。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证更像是新能源人“自导自演”的“自我吆喝”,没有在能源电力行业和社会公众中“转发”“刷屏”开来。

  有专家呼吁,可以让“电费单”成为绿证“宣传单”,即把绿证的宣传放到与公众生活密不可分的电费单据上;还有声音呼吁将绿证认购与电费缴纳挂钩;也有企业建议,尽快推出类似于节能标识一样的“绿证标识”,给购买绿证的企业产品打上绿色环保的“烙印”。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不错的点子,或许也能在培养环保意识、增加“粉丝”方面起到良好作用。但在做好这种“广告”的同时,让绿证本身变得更有价值或许才是当务之急。

  计划于2018年推出的“强制约束交易”或将从体制机制层面为绿证交易打开新局面。2018年几近过半,相信绿证强制交易的启动不会太远,届时绿证的价值将不再只是给购买者以“精神慰藉”,而更多的是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当然,无论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还是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都必将影响电力行业整体的消费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打铁还需自身硬。”绿证强制交易还必须从健全价格机制、理顺考核环节、加强资金监管等环节同步发力。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