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见APP | 0评论 | 3313查看 | 2018-06-28 13:55:23
近日传闻,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存量项目的补贴方式要改变:超过保障小时数的发电量用绿证交易代替补贴,在行业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近年,新政策会不会影响存量项目的问题,经常被金融机构,投资者,开发商追问。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法不溯及过往”。所谓“法不溯及既往”,系指一项法律制定生效之后,它只能约束此法律生效之后所发生的事项,有关机关不得以此为依据重新处理此法生效以前的事项。我国在“立法法”中,将“法不溯及既往”作为普遍原则,被普遍确立。
促平价、去补贴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十三五”末期我们力争实现的目标。按照目前的情形,只要有效的去除各种非技术性成本,在2021年左右实现平价上网应该是大势所趋。方方面面已经展现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正在按这样的节奏向“平价”迈进。但是,如果真的如消息所说,改变老项目的补贴方式,势必产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说“急于求成”反而会干扰平价目标的实现呢?因为,信心意味着资本的流向,信心意味着融资成本的高低。政策的不稳定性历来被金融界视为最大风险,可怕的不是已知风险,而是不确定性。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市场一直非常关注,国家是否会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存量项目的既有补贴发生变化。当年的投资收益模型,是按照当初固定电价政策做出来的,政策改变,一切就都变了。传闻一出,新能源股市大跌,真假不知就已经引发恐慌性抛盘。如果对存量项目实施大的政策调整,资本对未来的市场和政策更加不信任,股市大跌之后,随后就是银行对项目20年稳定的现金流失去信心,其结果就是不得不提升融资成本。资金成本是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里最大的一块,融资成本的上升会严重拖后平价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主观上为去补贴,客观上失去早日平价的目标,打乱整个产业的发展节奏。
为什么政策不稳定危害最大?因为信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平稳有序,度电成本进入快速下降通道,这是政策保驾护航的结果,也是产业界共同努力的成效。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只要政府能够给外界释放确定性的信号,坚定支持产业发展,就能够完成平价目标。政策不连续不稳定,将致使企业利益受损,致使行业发展受损,更会使政府信誉严重受损。产业投资热情没了,以后恐怕也就没人敢进入新能源行业了。不稳定不持续的政策,只会抬高能源转型的成本,更不利于我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做出的关于减排目标承诺的兑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中央对发展新能源的态度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有关部委也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的精神,大力支持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不论是新能源行业从业者,还是金融机构,都应该对我国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充满信心,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