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发布者:wwh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0评论 | 3120查看 | 2019-03-01 11:11:33    

多年来,我国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比重不高。


数据显示,2017年,在我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存量占比达58%、非标融资达23%、债券融资占11%、股权融资占8%。由于非标融资实际资金来源也大量出自银行,同时银行还是市场上最大的债券投资者,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属性还有待加强。可见,银行占企业融资绝对主导地位,股票融资市场改革亟需加快推进。


2018年,情况有了新变化。随着金融监管工作逐步推进,非标融资进入显著规模压降阶段;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债券融资增速下滑;股权融资,包括股票及私募股权融资,呈现增速下滑趋势。总体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现象进一步突出。


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处于稳中有降过程中,但是我国储蓄率较高,如果直接融资渠道不能打通、拓展,资本市场很难得到发展,宏观杠杆率也很难稳住。因此,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扩大金融市场准入,已迫在眉睫。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一能降低中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二能降低中国企业的杠杆率;三能分散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此举既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也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具有积极意义,既是一个紧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该如何破题呢?


总体讲,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导向,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原则,既大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也要发展和完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债券品种创新,扩大优质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近期,在股权融资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上交所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即将落地等政策不断释放积极信号。科创板支持优质创新型“硬科技”企业上市,在企业上市条件方面,形成多元化上市标准体系,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是对现有上市规则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优质企业直接融资的重大利好。


与此同时,深化创业板改革,稳步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促进新三板成为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加快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举措,已箭在弦上。这意味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可为直接融资提供更多渠道。


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退出机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等,有力支持股权市场积极增加市场供给,扩大直接融资。


在债权融资方面,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加大银行间、交易所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最终形成统一的债券市场;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支持企业加大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发展和完善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鼓励发行双创专项金融债券,孵化专项债券等;推动债券品种创新,扩大优质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此外,间接融资方面也需加大创新力度。比如,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稳妥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等。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