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转型入手,苏州加快推动城市能源革命落地
发布者:lzx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4035查看 | 2019-04-08 10:37:16    

近年来,苏州能源革命进程不断加快。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全面分析能源系统,有助于苏州未来能源系统建设发展有的放矢。


工业用能占比超过八成


苏州是经济大市,也是能源大市。2018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列全国城市第2位,仅次于上海。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提高,苏州市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也不断增长,2018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包括加工转换投入量)超过8500万吨标煤,全市电力消费超过1562亿千瓦时。


苏州是超级工业大市,终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支撑了苏州经济持续发展,也直接决定了苏州终端能源消费结构。苏州工业用能占比接近终端用能的8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除了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几个行业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来源。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总量为4235.6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49.8%;焦炭消费总量为1181.7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3.9%。


苏州产业结构相对偏重,单品能耗较低。虽然从整体上看,苏州的单位GDP能耗不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同类企业在行业中大多处于领先位置。以沙钢为例,2017年去年能源消费总量超过1100万吨标煤,电力消费接近100亿千瓦时,达到中等规模城市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尽管能源消费量巨大,但沙钢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在同行业中居于前五。


苏州能源基础设施完善,在长三角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苏州电网是全国规模第二的城市电网,也是全国首个拥有交直流混联特高压电源支撑的城市电网。苏州天然气管网储运系统发达,也是长三角海上清洁能源的重要接收基地。


生态承载能力遭挑战


苏州转型升级需要更高质量的能源支撑和驱动。


苏州的转型一直持续稳步推进。2016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中新兴产业占比超过50%,新旧动能转换明显,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正在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2015年苏州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首次过半,实现了从“制造业大市”到“服务业大市”的转变。苏州经济发展质量效益逐步提高,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对能源需求也从保障供应向提高质量转变。


苏州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正在遭受挑战,需要控制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的持续增加。


苏州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速的城镇化进程等,带来了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但能源总量有限,环境容量有限,如何既要保持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成为了苏州面临的问题。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成能源变革动力


苏州从产业转型入手,从源头推动城市能源革命落地。一是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加强新兴产业的增量提升和存量优化。二是深入推进“去产能”,关停及淘汰低效产能。三是推进绿色制造,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苏州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打造清洁高效能源系统。从能源系统自身来说,主要是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一是全力推进减煤工作。通过整治燃煤锅炉、淘汰过剩产能、实施热电联产、深化节煤改造、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降低企业煤炭消费量;二是加强天然气协调保供工作。通过加强管道建设,争取资源,做好用户端管理等方法,合理高效利用天然气,逐步提高天然气在总能源中的占比;三是加大清洁电力的输入。持续提升大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与电力消纳能力,实现区外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四是大力推进城市能源配置智能化。构建城市级、园区级、小区级和用户级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综合能源管理方案,加强电、气、冷、热等能源生产耦合集成和互补利用。


苏州以节能为抓手,构建和谐发展的城市能源生态体系。以系统节能为基础,以高效用能为方向,将高效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领域。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既有建筑能效提升技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用能示范区和智能配用电示范区建设,实现产能、供能、用能、蓄能和节能相互协调统一。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培育“共享型”交通运输模式。


创新“互联网+”能源商业模式,构建普惠共享的能源服务。积极发展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在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实现用户侧用能信息的全面采集、监测和分析,支撑企业能源的精细化管理,促进节能改造,辅助用能管理考核,支持能源管理决策,充分挖掘节能潜力。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