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简言之,绿色金融要求金融部门在投资决策时考虑环境的潜在影响,通过将社会经济资源引向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起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要发展具有高质量的金融,利用金融来规避经济的不确定性。绿色金融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正是规避这种不确定性的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基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的金融创新,其先进性体现在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之上,把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之内,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制高点和平衡点,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绿色发展是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惟一途径。对于青海省金融发展来说,绿色是内核,也是发展的未来所在。要确保“生态立省”战略目标的实现,就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以此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制度安排。因此,要加快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对青海实体经济的引导和服务能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全省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青海绿色金融发展概况
基于青海省独特的生态特点和优势,近年来,青海省绿色金融发展意识逐渐增强,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16年8月,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要建立凸显青海生态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以绿色信贷为载体,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明确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并从制度建设、金融服务、风险防范、统计评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实施举措,有效增强了绿色金融在青海发展的可操作性。目前,青海通过不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绿色信贷发展迅速。绿色信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绿色金融的主体。各金融机构把绿色信贷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支持的绿色项目从浅绿到深绿,涵盖绿色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绿色债券。2016年,青海第一次成功发行了非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新能源电站建设,丰富了绿色企业融资渠道,实现了绿色债券“零”的突破。绿色保险稳步发展。为促使保险业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青海省已经搭建“一个办法、三个指引”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为保险业促进绿色发展提供了契机。绿色基金和PPP绿色融资开始起步,在PPP项目融资的选择上,形成了从养老、医疗等浅绿项目到生态保护、林业、可再生能源、污水治理等深绿项目逐步过度的多层次绿色PPP项目融资模式。
二、青海省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作用日趋凸显,但绿色金融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绿色金融认可度不高。金融机构部分从业人员不仅对环保领域专业知识和原理认知不到位,社会公众对绿色金融也缺乏全面的了解。二是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多样性,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单一,对绿色信贷的依赖程度高,以至于其发展潜力有限。三是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不协调。制度体系不健全,没有合理的考核指标,发展形式单一,使得绿色金融的发展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绿色发展,进而制约了绿色发展进程。
三、绿色金融助推青海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构建青海绿色金融体系。“十三五”时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未来青海绿色产业发展的投资需求将会呈现快速增长,而财政资金只能满足较少部分的绿色投资需求,大量绿色投资必须来源于社会资本。因此,要引导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普及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环境证券化及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市场支持绿色融资的功能,以绿色金融体系引领绿色发展。
进一步明确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方向。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应把握以下重点方向:一是支持国家及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项目,如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祁连山和柴达木水源涵养地等重大生态工程等。二是支持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以太阳能产业、特色生物资源加工等为重点的绿色产业集群,着力构建青海绿色工业体系。三是支持高原生态旅游产业,重点支持开发高原生态旅游产品,推动青海旅游向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四是支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围绕有机农牧业的研发、加工、推广、销售、冷链物流等进行金融支持。
强化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政府相关部门要向各类金融机构传导绿色金融理念、知识、技术、工具,并组织培训;在监管工作中,嵌入绿色金融要素,推动绿色金融实践。建立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制度,将金融机构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表现纳入金融机构绿色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之中,对于表现良好的金融机构给予较高的绿色信用评级,从社会责任形象、区别监管政策等环节对金融机构施加外部压力,从而鼓励金融机构践行绿色金融,承担社会责任。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资源性产业在青海绿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而碳交易市场作为治理污染的一种有效市场手段,能够促进企业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开发节能技术部环保技术,同时增加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损失,对企业污染行为形成约束,实现生态保护。开发绿色信贷产品。结合《绿色项目清单》,实现绿色融资产品的创新与推广,如绿色消费信贷、清洁能源、生态项目收益权等,并将之广泛地应用于绿色消费、生态产业、绿色交通等领域,满足绿色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扩大绿色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加快绿色企业上市步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鼓励绿色企业申请上市,调动创新型、科技型绿色中小企业在青海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中小板上市融资的积极性,并为之开通绿色通道。适时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发行有利于达成筹资目标的绿色金融债券;允许企业在满足特定条件后发行绿色债券,挖掘新的融资渠道,尝试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污水处理等绿色项目的收益权或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
发展绿色金融是青海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需求,也是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的青海省,如何依托自然禀赋优势来促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金融作为典型的市场化制度安排,对于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进而实现青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