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 深化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发布者:lzx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0评论 | 4113查看 | 2019-10-30 09:51:53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加快推进“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其中“三型”即枢纽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共享型企业;“两网”指的是建设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那么,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什么关系?“两网”融合发展有哪些典型应用场景?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调查。


“两网”区别明显但紧密联系


“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二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国网公司董事长寇伟此前表示。


从内涵、定义来看,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在物理构成上,坚强智能电网的构成是变压器、开关、断路器、避雷器、线路、电缆等电力设备,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构成是传感器、路由器、交换机、信息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等。


从运营原理来看,电网原理是传统的电路、电磁场,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信息通信网络,基础是摩尔定律,即信息论的原理;在承载的内容上,坚强智能电网承载电能、能源,泛在电力物联网“跑”的是数据;在建设任务、要求上,智能电网要建成安全、高效的坚强网架及现代化的配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则要求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广泛连接内外部、上下游资源和需求,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国网公司互联网部副主任汪峰近日介绍:“‘两网’虽然有所侧重,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一个整体,‘两网’共同融合发展,才能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只有融合起来,才能产生价值、创造价值。”例如,滴滴打车,其物理世界是道路、汽车、人,相当于坚强智能电网;线上的信息系统,则相当于泛在电力物联网。


融合让能源互联网更安全


近年来,国网公司管辖的输电线路长度迅速增长,电网安全运行压力与日俱增。为此,从2013年起,无人机和可视化装置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输电巡视人员的一双“千里眼”。跨江过河、翻越群山,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状况,随之产生的是海量图片,这需要人力逐一查看。如山东电网配置600架无人机,年产生120万张图片;安装4.5万套可视化装置,年产生1.8亿张图片,要每天8小时不间断地看,需安排92人年。


对此,国网公司设备部会同国网山东电力等10家内部单位协作攻关,30家外部科创企业共同参与,攻克了图像智能分析技术难关。目前,无人机巡视图像智能分析技术在国网山东、浙江等多个省电力公司共享应用,试点第一个月,就确认缺陷6800个,成效显著。“我们的算法模型进行了8轮升级迭代,现在已将大型施工机械等重点隐患识别准确率从40%提升到95%,烟火和导地线异物识别准确率从30%提升到90%。”国网山东电科院项目负责人李程启此前介绍,“全省需人工确认的图像数量由原来的日均50万张缩减到5万张,人工判图工作量减少90%。”


图像智能分析技术在输电巡视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两网融合”的典型实践案例之一,开启了智能运检新时代,推动线路通道防护迈上新台阶。


此外,基于泛在能效表征数据,开展电力绿色调度应用,构建多维电力绿色调度体系,从源、网、荷、储四个方面协同发力,深化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助推能源转型也是“两网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的典型应用场景。


满足社会、群众多样化新型用能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曾介绍:“智能电网就是能源(电力)的信息物理系统,电力物联网就是能源(电力)的社会元素,因此,两者融合后就是能源(电力)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即泛在电力物联网将社会元素融入坚强智能电网。


据了解,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国网公司提出建设“网上国网”统一在线服务平台,全新打造APP,采用“一户多面、千人千面”的设计理念,推出住宅、电动车、店铺、企事业、新能源五类服务频道,为客户提供互动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电力综合服务。


“目前,‘网上国网’已在国网浙江、山东、上海、江苏、湖南电力上线,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全方位智能互动、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国网营销部副主任刘继东介绍。该平台打通政企共享数据,优化办电流程,加强与第三方服务窗口合作,实现跨行业“一证通办、一窗通办”;接入线上线下办电、交费、个人光伏、充电桩业务,实现自助预约、进度查看、催办评价;推出分布式光伏建站、并网、结算“一网通办”及买车、买桩、建桩、接电“一网通办”服务等。


实践证明,“网上国网”上线以来,客户体验得到极大提升,电力获得感不断增强。如国网浙江电力应用“网上国网”以来,用户已达719万户,减少群众跑腿90余万次,高压、低压业扩接电平均时长同比缩短27%和10%,降低企业办电成本超过4700万元。


刘继东表示:“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推进客户、产品、渠道、终端设备及业务、员工等智慧互联,可高效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新型用能需求。”


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能力


蓝色的中心侧预测曲线、绿色的场站侧预测曲线在走势图上起起伏伏,紫色的实发功率曲线向上攀爬;紫色实际走势与中心侧、场站侧预测的路径基本吻合……这是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园区——基于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的创新园区集控中心监控大屏上显示的一幕。


“泛在电力物联网最终要解决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缓解弃风弃光。一是预防管道化倾向;二是技术上有效控制可控负荷,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国网相关人士介绍。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据了解,该平台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国内首个集数据存储、服务、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开放共享平台。该平台相关人士此前向记者介绍:“通过源网荷三方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更容易判断明天的风可以转换成多少电量、一周后的光照可以满足多少人用电。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在电网运行中进行相应调整。”


在电源侧,平台开发了集中监控、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等16类业务,促进发电企业运维模式向“无人值守、少人值守”转变,提升了电站运营效率和效益,运行人员成本节约40%,运维人员工作量减少15%以上;在电网侧,开发资源评估、源网规划、网源协调、蓄热装置响应、共享储能等7类业务应用,为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电站选址规划等提供支撑和决策依据,为电网制定灵活调度计划、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新能源消纳;在负荷侧,开展开发生产线设备健康诊断及能耗监测2类业务,细化优质服务颗粒度,为负荷侧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增值服务,推动传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由此可见,“两网融合”后,将使电网更坚强、智能,进一步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优势,构建能源互联网,有力推动清洁能源消纳。

最新评论
0人参与
马上参与
最新资讯